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书五经名句赏析 “四書”中的名句知多少?

火烧 2021-05-12 08:17:51 1032
“四書”中的名句知多少? “四書”包括《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一、《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四書”中的名句知多少?  

“四書”包括《論語》、《孟子》、《中庸》、《大學》。

一、《論語》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

解釋:見到一個品德能力超過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已要努力跟他一樣;見到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樣的缺點。

2.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篇》

解釋: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3.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篇》

解釋:當父母雙親還健在的時候,不要外出。實在非要外出不可的話,你將要去的地點也要讓父母知道。

4.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篇》

解釋: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浮雲一樣。

5.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____

《論語·學而篇》

解釋: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論語》中的名句太多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孟子》

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的。

1.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節》

解釋: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的歷史任務交給這個人,一定要首先磨難他的心志,勞累他的筋絡骨骼,飢餓他的肉體皮膚,空匱疲乏他的身體,所作所爲總是被幹擾攪亂,藉以撼動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堅韌,以增加他原來不具備的能力。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節》

解釋: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節》

解釋:在上位的人有什麼愛好,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厲害啊。

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

解釋:如果不用圓規和角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圓形和方形。

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八節》

解釋: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孟子》中的名句也不侷限於此。

三、《中庸》

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爲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

四书五经名句赏析 “四書”中的名句知多少?

1.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

解釋:萬物同時生長而不相妨害。日月運行四時更替而不相違背。

2. 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中庸·第二十二章》

解釋:只有天下極端真誠的人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衆人的本性。

3.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第二十章》

解釋:君子不能不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不能不侍奉親族;要侍奉親族,不能不瞭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四、《大學》

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 第一章》

解釋: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2.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 第三章》

解釋: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3. 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第六章》

解釋: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行爲。

歡迎各位關注,感謝閱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