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哪个皇帝活的时间最短 《劝学篇》何以在最短时间内创造了现代图书销售史的记录?
《劝学篇》何以在最短时间内创造了现代图书销售史的记录? 一些中国人认识到变革不可避免,就开始着手组织改良派。改良派的规模不大,但是其中有一些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他们拥有精准的判断力,从来不会因为失败而减

《劝学篇》何以在最短时间内创造了现代图书销售史的记录?
一些中国人认识到变革不可避免,就开始着手组织改良派。改良派的规模不大,但是其中有一些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他们拥有精准的判断力,从来不会因为失败而减弱他们的改革热情。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帮了他们大忙。事实上,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争,因为那时候新闻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速度很慢,中国只有少量的铁路,现代电报和报纸还没有普及。清朝国民的活动范围很小,以其出生地为圆心,他们的活动半径通常不会超过20英里。但是关注甲午战争的人都明白,日本正是依靠西方技术赢得了战争,于是中国的精英们急切地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他们把传教士团团围住,请求传教士教他们英语,介绍现代知识的书籍销量也随之大增。几位影响力极大的皇帝的老师,也热衷于学习西洋的科技以及政治经济学。从1893年至1898年,5年之内,广学会的书籍销售额从817美元上升到18457美元,中国国内所有的传教士办的印刷厂都得开足马力才能赶出新的订单所订购的书籍。 甲午海战 >湖广总督张之洞是当时新学最有力的倡导者。他在著名的《劝学篇》中分析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呼吁进行快速的社会变革。该书由总理衙门印刷,皇帝命令帝国的高级官员必须熟读。所有中心城市的城墙上都贴出皇榜,要求士子们阅读这本书,短期内,100万本《劝学篇》就被抢购一空。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在最短时间内创造了现代图书销售史的记录,它震动了一个王国,撼动了一个帝国,引发了一场战争”。 >张之洞 >改良派急切地要求年轻的光绪皇帝运用皇帝的大权让他的子民进步。皇帝被他们诱导,主张急进式地学习西方。1898年的第一个月里,他购买了超过129本的外文书籍,其中包括一本《圣经》和几本科学著作,一架地球仪,还有地图以及季风和洋流的图表。在改革热情的驱使下,光绪皇帝颁布了变法诏书,如果这些法令能真正落实,将根除很多清朝官员滥用职权的腐败现象,并将使整个中国向现代世界开放。 >光绪皇帝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阿瑟·贾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译,重庆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名传教士、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他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学者,布朗对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著有《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近东与远东》《远东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译者 季我努 国内著名民间学术团体,以整理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为职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等。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很赞哦!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