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之四和七分之五水大 如何大“七”?
如何大“七”?
如何大“七”?新春期,朋好友面互道恭禧。而佛中人,互道的是恭禧七。此非彼。有了佛法之七,不只世得利益,亦靠它超凡入,永苦海。七是哪七呢?
第一是“信”。就是有了信受正法的富。因佛法是佛陀教生苦得,了生死的方法,能信受三,心不疑,必能吉避凶,蒙佛念。信有如手,人一走佛陀之山中,就能自由自在的采取物。有了信,就能增一切的善法,除所有的疑惑。所以信是佛人的第一富。
第二是“戒”。戒就是守佛陀戒律的富。戒是清,有了戒就能防非止。有了戒是趣佛道的要具。有了戒德熏四方,其香比。有了戒,必能莫作,善奉行,自其意。有了戒,止之念,存不失,它是善法的梯楷。戒是佛人的第二富。
第三是“”。就是有能正法的富。佛法是四之一,能了之佛法,就有了得度的因,是十分殊的富。法是於心,不是於耳。今之人,福,一打收音,,所收到的不是淫就是,些迷惑倒的音,怎道,苦果呢?所以佛人要有正法的富。>> 第四是“”。就是自己的行,深加反省,一旦有了,上生出羞心,力誓改。常言:“不怕念起,只怕”。能察自己的失,就是有向之心,道自然不。所以佛人有。
第五是“愧”。愧是能省自己那些事愧了人,而露忏悔。替人想,是菩度的悲心。能底除心之高我慢,心存恭敬,永不造愧人事,心中有所悟,光明在望。是佛人必有的富。
第六是“”。就是能一切,而心染著。世俗人被、色、名、食、睡所,生生世世,在六道中回不息。修行人能些,放下,所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有了的境界,心一片平等,毫著。就是佛最好的富。
第七是“慧”。慧就是具有通事理,疑念的能力。有了慧,就能生道,就能除,光明量。它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但必前面六先具足,才能得到慧。
以上是佛陀教生追求的七。是真正永不失落,不造成副作用的富。世人因多而遭身之,或的甚多。而七是出世的,只要努力行一分,就得一分的益,它令修行人身心安,智能通。友人人此,得真正吉祥如意,步步向人境界。
白:法心,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