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朝皇帝得知英国女王 知英國女王23歲,道光帝:納她為妃兩國就不作戰,此話成為笑柄
知英國女王23歲,道光帝:納她為妃兩國就不作戰,此話成為笑柄 清朝到了道光帝這裡時,已經是非常腐敗了,國內閉關鎖國的狀態已經奠定了清朝滅亡的基礎,但是國家領導人卻不自知,就以一種是自大的態度生活著。在

知英國女王23歲,道光帝:納她為妃兩國就不作戰,此話成為笑柄
清朝到了道光帝這裡時,已經是非常腐敗了,國內閉關鎖國的狀態已經奠定了清朝滅亡的基礎,但是國家領導人卻不自知,就以一種是自大的態度生活著。在和英國人的較量中這些自大的官員以為斷絕提供茶葉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殊不知這樣做只會激起英國的怒火。英國後來之所以會發動戰爭,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在廣州十三行有大量的英國船隻被扣押,並且還受到了很多不合理的?對待,本來就心貪的英國人以此為借口吹響了戰爭的號角。
在作戰的過程中,英國有哪些優勢呢?他們不僅有堅硬的鐵船,還有強有力的炮彈,以及整齊的軍隊。而清朝有什麼呢?清朝只有生了銹的船,以及萎靡不振的官員,想要組織一場有效的作戰都是難上加難。在這場戰役的前期,道光帝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威脅,反而還自大的以為這一個小小的國家又能做出什麼事情?直到英國軍隊直逼南京,道光帝才有了危機感。
在作戰的過程中,有一名英國士兵被俘虜了,道光帝便押他前來問話,按理來說,詢問的問題應該都是有關作戰的,比如說,有多少軍隊?有多少武器等等。但是道光帝所詢問的內容卻是國家有多少人?有多大的土地?領導人又是誰?多少歲了?這些無聊的問題。當道光帝得知英國領土和人口僅清朝一個縣那麼大的時候,他心裡更是發癢的想要踏平這塊土地,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小國也能讓他輸得慘烈。
更可笑的是,當他得知英國女王才23歲時,他竟然笑著說想要將英國女王納為後宮妃子,這樣兩國之間就不用作戰了。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他成為了千古笑柄,也表現出了道光帝的昏庸糜爛和醉生夢死。一個大國的領導人在面對俘虜時,不但不詢問有關作戰的問題,反而還奢望想要將另一個更強大的領導人納入自己的後宮,真是可笑!
不過道光帝心中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在英國的強烈攻勢下,道光帝不得不向英國屈服,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他以能屈能伸大丈夫的名義默許了以《南京條約》為主的各種不平等條約。這件事在傳開以後,道光帝自知為祖上蒙了羞,還命人在自己死後將墳頭矮上幾分,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贖罪,其實道光帝到死也一直沒能意識到自己在管理國家時到底哪些地方出了問題。
很赞哦!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