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帝一览表 东汉和西汉皇帝哪个强,东汉和西汉哪个更强大?
东汉和西汉皇帝哪个强,东汉和西汉哪个更强大?
东汉和西汉哪个更强大?
这个很难比较,每一朝都是极盛和衰弱的时候,哪怕都是极盛时期相比较,来凸显强大的周边环境也是不同的。拿匈奴来说,西汉碰到是的是一个统一的强盛的匈奴,汉武帝不惜耗费前人累计的财富,将匈奴击败,东汉碰到的是一个分裂的衰落的匈奴,导致东汉政权可以灭了匈奴。再拿西域来说,西汉碰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不信任的西域,与西域的关系很难调和,东汉碰到的是复杂的强盛的西域(贵霜、安息),但是班超可以把西域经营得很好。
请问东汉皇帝为什么比不过西汉的的皇帝?
两汉虽说是两个历史时期,但由于统治集团没有发生巨大改变,制度一脉相承,所以在西汉时期尚没有顽固的利益集团,还能做到选贤任能;而东汉在继承西汉的各种政治制度时并没有打破利益藩篱,同时由于后期皇帝利用宦官去与利益集团斗争,造成了宦官当权,统治更加不堪。西汉皇帝即位时一般年龄较长,同时由于有窦太后、霍光这样的贤人理政,为皇帝的统治打好了基础;东汉的孩子皇帝是出了名的多,且由于近亲繁殖基因不良。另外,可以想象一个皇帝与贤臣相处和与宦官相处长大的区别。
西汉和东汉出过哪些有作为的好皇帝?
小时候读过<<增广贤文>>,书中有句:汉称七制,唐羡三宗.说得就是汉代有七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唐代只有三位.
这七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一般来说前l四后三,即西汉有四位,东汉有三位,分别是: 西汉: 孝文帝 刘恒 孝景帝 刘启 孝武帝 刘彻 孝宣帝 刘病已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孝明帝: 刘庄 孝章帝: 刘炟西汉和东汉哪个国力更强?
当然是东汉啦!
虽然我们都知道西汉时汉王朝的中央控制力强,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南伐闽越,但这并不能代表国力的强大 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主要在于其人口、经济、文化等。 汉武帝即位时因文景之功全国有4000~5000万的人口,到他死时全国只有2000余万人口,而东汉人口至始至终都在5000万以上。 东汉时期全国的耕地面积以及技术都远超于西汉,东汉时期特别是东汉中期丝绸之路非常活跃,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远远大于西汉时(西汉时主要是对西域开疆拓土),所以东汉时不管是商业还是农业都强于西汉。 其实国力的强盛并不是看他的文治武功,初唐时也一样,太宗皇帝文治武功一代雄主,但其国力也比不上安史之乱后的唐中期,如唐德宗时,中央政府的政令甚至出不了长安,但当时中央府库充盈远远胜过唐初之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东汉和西汉哪个更强大
若论军事,西汉更强;若论综合国力,东汉更强。两汉的特点各不相同,西汉是扩展型的,而东汉在扩展的基础上更讲究文化包容的软实力。
1、西汉强在军事

西汉的天下是打出来的,刘邦斩蛇起义,约法三章,楚河争霸,十四埋伏,四面楚歌……尽管被迫与匈奴和亲,但是汉武大帝横空出世,卫青七战七捷大败匈奴,霍去病千里逐敌,直捣漠廷,封狼居胥,汉民族为华夏子孙奏响世界最强音。打开汉书看一看人物列传,伴随西汉而行的始终是强悍的血性贲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李广射石搏虎,周亚夫细柳阅兵、平判七国;赵充国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可称得上“战神”的前有韩信,后有卫青、霍去病,名将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而陈汤纵横漠北,不用汉朝兵卒粮草就把北匈奴斩草除根。如果没有西汉立国的军事强悍基因,名将何来用勇之地。
当然,西汉也有独尊儒术的文化之举,第一次把汉文化圈延展到周边各国,卫满朝鲜、南越、西南夷、大宛尽数纳入版图。国土面积北至阴山、西逾葱岭、南包交趾、东并朝鲜 ,故“秦皇汉武”被历朝历代视为雄主!
2、东汉强在综合国力
东汉开国君主刘秀虽然也是马上皇帝,但骨子里透着皇家传承下来的气象,“光武中兴”一脉相承于“文景之治”,并有明章之治、永元之隆 。使综合国力达到空间有的高度,军事上重创匈奴,使匈奴王朝廷西迁,从此再也不能侵入中国,但更伟大的成就在于文化、科技的软实力,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兴盛。东汉大兴儒学,太学林立,文人学者的论述不断。政治上三公分权,尚书台正式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也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最早雏形。
需要特意指出的是:东汉一朝其实包括了蜀汉历史,从历史事实上出发,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等实为汉臣,与东汉一脉相承。所以蜀汉的历史也是东汉的历史。
汉朝哪个皇帝最强?
西汉还是东汉,应该是武帝。
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 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王莽篡权,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汉朝哪个皇帝最强
西汉还是东汉,应该是武帝。
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 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王莽篡权,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西汉和东汉皇帝顺序
高祖刘邦前206年——前193年
惠帝刘盈前194年——前186年 文帝刘恒前179年——前157年 景帝刘启前156年——前139年 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前140)——后元二年(前89)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年(前86)——元平元年(前74) 宣帝刘询本始元年(前73)——黄龙元年(前49) 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成帝刘骜建始元年(前32)——绥和二年(前7) 哀帝刘欣建平元年(前6)——元寿二年(前1) 平帝刘衎元始元年(1)——元始五年(5) 孺子婴居摄元年(6)——初始元年(8) 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建武中元二年(57) 明帝刘庄永平元年(58)——永平十八年(75) 章帝刘炟建初元年(76)——章和二年(88) 和帝刘肇永元元年(89)——永兴元年(105) 安帝刘祜永初元年(107)——延光四年(125) 顺帝刘保永建元年(126)——建康元年(144) 冲帝刘炳(永熹元年〔145〕) 质帝刘缵(本初元年〔146〕) 桓帝刘志建和元年(147)——永康元年(167) 灵帝刘宏建宁元年(168)——中平六年(189) 献帝刘协初平元年(190)——延康元年(220) 在汉代可视为“帝”的有30多个,我这里只写了“二十四帝”。 吕后在惠帝后虽擅政8年,《史记》也将她列入“本纪”,但她并未直接称“帝”;惠帝后有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留传下来的“少帝”,昭帝后有一个继位仅27天的刘贺,安帝后有一个在位7个月的“少帝”刘懿,灵帝后也有一个在位7个月的“少帝”刘辩,这4个人在位均未跨年度,未及改元;反莽战争中,刘玄虽称帝,也建有年号,但并未建立统一的国家;王莽虽与汉关系紧密,但另立一朝。所以,这七个人均不计算在内。 东汉(26)西汉(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