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白《凤求凰》全诗 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火烧 2022-11-09 14:13:29 1035
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當年“昌黎先生”韓愈的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在當時衆文人眼中,算得上是誇張了。但如果當時衆人能看到後世千年來對二人的崇拜,他

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當年“昌黎先生”韓愈的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在當時衆文人眼中,算得上是誇張了。但如果當時衆人能看到後世千年來對二人的崇拜,他們定會明白,說“光焰萬丈長”其實是保守的。唐詩作爲我國的文化瑰寶,流傳了千年,而李、杜二人的詩作,仍被如今的孩子們吟誦,這光焰豈止萬丈長。

在世人眼中,李、杜二人一人是詩仙,一人是詩聖,大家是青菜蘿蔔更有所好。有人愛詩仙“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情,也有人愛詩聖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沉鬱。有人愛詩仙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也有人愛詩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溫潤。但不可否認的,論起想象力的奇絕,李白還是略勝一籌,就連杜甫本身也是李白的頭號粉絲。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這首《勞勞亭》,這首詩在李白衆多作品裏並不惹人注意,畢竟有《將進酒》、《行路難》、《靜夜思》在,這首20字的五言絕句初看並不驚豔,只有細細讀來才能覺知它的妙處。這是一首送別詩,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勞勞亭》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李白《凤求凰》全诗 李白不惹人注意的經典,前10字夠大氣,後10字夠悽美,一字不可改

這首詩大概作於李白40歲左右,詩名中的勞勞亭是南京的一座古亭,此詩不細寫亭子周圍的風光,而是借景抒情。詩的大意是:這天下間,最令人傷心之處,就是這送別友人的勞勞亭。或許春風也懂得這離別之苦吧!所以它纔不催着柳條兒轉青。

詩的前10個字,夠大氣!與其它的送別詩不同,李白用極誇張的說法,將天下的傷心都放在了勞勞亭上。短短10個字,既交代了送別的地點,也表達了詩人的不捨,一開篇就將離愁推向高潮。這樣的寫法不可謂不新,這樣的離愁不可謂不濃!

詩的後10個字,夠悽美!這兩句也是驚世之語,詩人筆鋒一轉,不寫送別、也不寫亭子,寫起了春風楊柳來,這一轉承可謂相當精妙。這場送別是在楊柳未青時節,詩人抓住了這個季節的特色,展開想象,將春風擬人化,它知道離別的苦處,所以不讓楊柳變青。在古詩中,“柳”同音“留”,折柳常指代惜別之意,楊柳未青是春風的有意,也是詩人的不捨。

這首詩明如白話,全文無一生僻字,遣詞用句似信手拈來,短短20個字,卻字字珠璣,被後世認爲一字不可改。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和小編討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