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讲义气的故事 谁有关于义气的故事?
谁有关于义气的故事?
关于义气的故事:
魏国的鲍子都有一天傍晚在荒野行走,遇到一位书生突然发作心脏疼痛,鲍子都下马为书生按摩心脏。
不一会儿,书生就死了。
鲍子都看到书生的口袋里有一册兵书和十个金饼,他便卖了一个金饼,用所卖的钱将书生安葬了,并将剩下的九个金币枕到书生的头下,兵书放到书生的肚子旁边。
几年以后,鲍子都在路上发现有一个骑着黑白相杂的马的人追赶他。
等到那人追上他以后,说他是强盗。

那人还问鲍子都他儿子的尸体哪去了。
鲍子都将当时的情况说了,带领那个人来到书生的墓前,挖开坟墓将书生的尸体取出来,看到九个金饼仍在书生的头下枕着,兵书还在书生的身旁放着。
书生的全家都非常感谢鲍子都的大仁大义,从此鲍子都名声也响了起来。
基本介绍:
义气,读音yìqì ,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
引申为刚正之气。
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1.节烈、正义的气概。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仇牧、 孔父 、 荀息 之死节, 公子目夷不与 楚国,此皆执权存国,行正世之义,守惓惓之心,《春秋》嘉义气焉,故皆见之,复正之谓也。
”《宋书·沉庆之传》:“泣血千里,志复深逆。
鞠旅伐罪,义气云踊。
” 唐 柳宗元《唐故特进南公睢阳庙碑》:“惟公与 南阳张公巡 、 高阳 许公 远 ,义气悬合,訏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
2.谓刚正之气。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3.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水浒传》第五一回:“他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
” 明 陶宗仪《辍耕录·结交重义气》:“於此可见前辈结交重义气,不以贵贱贫富易其心,诚可敬也。
”《老残游记》第七回:“虽如此说,然当时的交情义气,断不会败坏的;所以我写封信去,一定肯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