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那些容易被認錯的書法,第一眼你讀成了什麼
那些容易被認錯的書法,第一眼你讀成了什麼
還有多少人記得那些被認錯的書法嗎?以下這幾幅書法作品,當年曾經被不少人認錯,也許是其中一個字,又或者是幾個字,一起來看看你還記得幾個?
先看這幅“蕩婦”,實際內容是“坦蕩”,古時候人們寫書法,尤其是匾額一類,絕大多數都是從右向左書寫,如今因爲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不瞭解書法,也就很自然地從左往右讀了,其實簡單想想,怎麼會有人把這樣兩個字掛牆上。
再看這幅“婦女至寶”,在當時也成了笑話,實際內容是“賓至如歸”,其中“賓”字和“歸”字都是繁體字,爲了方便學習和推廣,繁體字簡化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70後80後也許還認得一些繁體字,但90後00後就極少能認得幾個繁體字了。
還有這幅“杜甫能動”,怎麼杜甫能動不能動這件事也值得寫出來嗎,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寫的是“勤能補拙”,但總有少數人是真的不認識,尤其還是繁體字行書,被認錯也就很正常了。
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山東情婦館”了,這幅字實際寫的是“山東博物館”。其實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建築,就知道這八成是博物館之類的,但因爲題寫的是草書字體,所以導致無法辨認或者很難辨認,從字形上的確很容易被認作“山東情婦館”,甚至還有更逗的“心在情婦那”。據說因爲太容易被認錯,最近山東博物館已經準備更換題字了。
這幅就是最近比較有名的“六歲當豬”,實際上寫的是“獨步天下”,這幅書法作品剛出現在網絡時,除了被認作“六歲當豬”之外,還被讀成“小三當雞”、“六歲生豬”、“六月生猴”等等,看了這些讀法簡直讓人笑出了鵝叫。
再看這幅“風景這邊獨好”,雖然原本是一句俗語,但因爲寫的是草書,所以只看字形的話,的確容易被看成“好狗邊上飄”,也有人認作“風景山遛狗好”。而接下來的這幅字就更有趣了!
這是一幅刻在石頭上的篆書四字作品,寫的是“大道無爲”,這四個字原本出自道德經“大道無爲,上善若水”,但因爲寫的是篆書字體,所以被網友認成了“採藥超人”,乍一看還真有些像。
某博物大V看到,還專門轉發並開了小玩笑,採藥超人應該放在神農架才對。
除了以上被認錯的的書法作品之外,最近又出了一些專門惡搞的書法作品,比如故意說自己寫的是“春池嫣韻”和“前程似錦,繼往開來”的這兩位。
“春池嫣韻”這幅其實大多數人一看就知道寫的是什麼,而下面這幅“前程似錦,繼往開來”的真實內容其實是”逮住蛤蟆,攥出尿來“,簡直笑死人了,如果沒有說明,你會認成什麼字?
那麼這些被認錯的字,是書法的錯嗎?我覺得肯定不是!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千年來涌現出了很多偉大的書法家,比如趙孟、王羲之、黃庭堅、蘇軾、米芾、張旭、智勇、褚遂良、顏真卿等等……古人自幼習書,無論楷書、隸書還是行書、草書等各種字體,相對來說都要比現代人熟悉得多,所以在古代,人們認錯字的機率肯定也要小很多。
而在現代,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書法早已成爲少數人的愛好,相信絕大多數人看到一些從未見過的字體,尤其是行書和草書,被人錯的機率可以說非常之大,也常常會鬧出很多有趣的笑話,這其實也不能怪大家不認識,畢竟大多數人都不是專業學書法,認錯字就很正常了。
最後再來一幅有趣的書法,大家不妨試着認一下,歡迎認出的網友在評論裏留下你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