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好人 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
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
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
净空法师---我们的心是善,没有一样不是善;恶人也是善人,害我的人也是善人,统统是善人
问:「听师父讲经,一切法由心想生。又说外面一切善恶缘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但是有时确确实实看到有同修,有理无理对人发脾气,对人不友善,自己有时也都成了受害者,怎么会是自己的错?请老法师开示。」净空法师答:你自己再做深度的反省,你就晓得都是自己的过失,都是自己的错。错不在别人,总是自己做得不好,才引起别人发脾气。所以在这一点,中国古圣先贤舜王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读历史知道,舜王的后母,他自己的母亲死得早,他父亲娶了个继母,继母虐待他;父亲听继母的话,父亲也虐待他,继母生的儿子也虐待他。他在这个家里头没有地位,时时刻刻受虐待。不但受虐待,而且家里面的几个人都希望他死,想方法来害死他。他得到一个帮手,就是他继母生了一个女儿,他的妹妹。这个人心地很善良,常常帮助他,告诉他,他们想什么方法陷害你,所以他就有防备、有预防。
他在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想到父亲不对,继母不对,继母生的弟弟不对;都是想到自己错,天天改过。这样子三年下来之后,把一家人感化了,这个真的是不见别人过,只见自己过,一家人感化了。尧王知道了这桩事情,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传给他,他做了王。真诚心,至诚能感人,这是属于《二十四孝》里头,他摆在第一个,真的不见父母过。那邻居看到都打抱不平。他去责问,他说:这是我家的事情,你怎么可以批评我的父母?所以说是邻里乡党统统被他感动。
所以你自己再想一想,他的父亲、他的继母、他继母生的弟弟是菩萨,来成就他的德行。他要没有这个,他怎么会做到王位?他怎么会在历史上留下这样的大名?所以他那个继母、父亲、继母生的弟弟是他的逆增上缘,把他的地位抬得这么高,抬到了圣人。他的父母是圣人的父母,他的弟弟是圣人的兄弟,你想想看多么光彩。你们能这样学的话,你也成了圣人,大家都成圣人,这个道场是圣贤道场。
所以这个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是善,没有一样不是善;恶人也是善人,害我的人也是善人,统统是善人,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世间没有一个人不善,都是善人。没有这些表现,就跟唱戏一样,他唱反面的,这唱正面的;反面、正面都是教化众生,都是无量无边功德。
所以过去我听人家在讨论岳飞跟秦桧,对待岳飞赞叹,对待秦桧那真是非常痛恨。我听了之后,我说两位都是我们民族的大圣人,怎么回事情,两位都是?我说对!岳飞教我们尽忠报国,秦桧教我们不要做汉奸,不都是好人吗?他那个铜像在岳王坟里头跪了一千多年,你看看教化多少众生。秦桧今天在哪里?在天堂享天福。你们想想对不对?这才公平!都在那里教人,跟唱戏一样,唱反派的,唱得很成功,好角色,是不是?所以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真正晓得佛讲的世间没有恶人,人性本善,没有一样不是来教化众生。人生一场戏。你的心,心开意解了,全都是教化我的,他们都是演戏的,我是来看戏的,我在这里接受教训,正面的老师、反面的老师都是提升我的境界。你要看错了,那问题在自己,不在别人。
没有绝对的君子,也没有绝对的小人,每个人都有小人的一面
看人看其大流,常人是非四六开则为好人,若达三七开,君子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世界上有绝对的好人吗?
都是相对了 之所以好 是因为有比他差一点的 没有绝对的好
满意请采纳

有…但我没见过!,因为太稀少啦!比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都少!o(∩_∩)o...哈哈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下一句是什么?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做错了事的好人
蜘蛛 --十宗罪
世界上有绝对的坏人吗?
没有,坏人也有好的一面 环境造就一个人,生存的环境迫使他变得无情,变成一个想受到关注的坏人
没有,人无完人,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 人,每个人都做过错事,或大或小,重点是勇于改正。依然还是一个好人。当一个人当坏人的时候,也可能有自己的不得已吧。
麻烦采纳,谢谢!
“人性本善”,“恶”从何而来?因为天性受到私欲的蒙蔽。王阳明在《大学问》里说小人“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纪类,无所不为”。唐代李翱在《复性书》中认为无论圣人百姓,“性”都是一样的,纯净无暇,只是百姓往往受到“情”的遮蔽,看不见自己的“性”。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他打比方说,水火本是纯净的,只是因为沙和烟,水才变得浑浊,火才变得阴郁,“沙”和“烟”,犹如人之情,虽暂时遮蔽纯洁的本性,却无损于“性”本身。
人性本善,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恰如佛家说“人皆有佛性”一样。正因为人皆有“良知之性”,所以每个人都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大学》有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也就是说,小人尽管无恶不作,但是他仍知道什么是善恶,所以在君子面前要掩盖自己的恶性,表现得像一个好人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人之所以知道善恶,是因为教育的缘故。这种看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驳斥。其一,若人非天性本善,因为教育才去恶得善,今日社会教育不可谓不发达,教育普及之广,前所未有,那是否可以说现代社会之道德水准远超古代?是否可以说受高等教育之人群,道德一定远胜愚昧之人?恐怕并非如此。其二,从整个人类角度来看,若非人性本善,何以人类有史以来,无论中西古今,何种社会形态,均劝人为善?这种教人为善的理念从何而来?若说统治阶层为奴役百姓,所以教百姓为善、做一个顺民,那统治阶层、达官雅士,一定都是无恶不作的恶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儒家“君子”“小人”对举。何谓“小人”?一是小孩,二是蔽于私语、天性埋没之人。教育或教化之功效,并非改变小人之本性,而正是令其去除私欲,发现人类共有之天性。情欲寡浅,天性方得以彰显。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正是此意。人之天性本是寂然不动、清净无为之本体。
现代人之所以惑于善恶之辩,乃是不知何谓“性”,将“情欲”也归于人性,所以雾里看花,辨不清,道不明。就像我们说一物之“属性”,“性”必然是“向来如此”、“不可变易”的,可以改变、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就不能叫“性”。人之情欲,正是一天一个模样,如风中扬尘,飘无定向,必得尘埃落定,方见亘古如一的朗朗乾坤,这才是“天命之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一无所得。
因果循环,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善有善道,恶有恶道?
是的,若凡人皆能有此觉悟,则世俗必化为天堂矣!岂还有恶乎?!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吗
自我感悟,人是有两面性的,这话说得能否中听,且没有研究,我认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人都有着另外的一面,只不过表面上都不肯承认吧了。这一面也许是最能反映我们自己内心世界最全面的一面,因为这一面的展示不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在家里,在少数人之间,这一面的展示并不想让更多人甚至一些熟识自己的人了解和知道。恰恰这一面才可能是一个人的真正内心世界,俗话说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难识庐山真面目。这一语就把这就道白了我这篇文章的内函,人是有两面性的。 人是衣服马是鞍,人是需要包装的,包装就是人的一面,是人的表面,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表面,这个表面无论是什么形式,是真实的也吧,是虚假的也好,人人都会表现自己,近可能的展示出自己的精华来,让领导、同事、同学、战友、朋友、亲戚以及周围人甚至连一些陌生人欣赏,给他们留下自己认为最美好最为需要的印象。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也是人人所表现的一个方面。 那么,另一个方面呢?就是内心世界的一面。这一面才是真正的一面,也是使人与人之间很难了解的一面。喜欢上网的人大都知道,上网发帖回帖一般不用真实姓名,用网名,甚至一人申请一个网名后,还要在申请几个马甲,其目的就是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一面。马甲多无可非议,也并不是不好。网络平台的开通,给人们带来了信息上的沟通,但是一些别有用心和心里缺陷的人,不敢直接面对真正的实现,由于在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压力大,有不顺心的事,又没有勇气以包装的一面交流和沟通,就脱掉了自己的伪装,在自认为别人看不见的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刺激窗口,无事找事乱骂一团,彻头彻尾地暴露出了自己的另一面。这一面可能才是一个人的真实面孔。 人有两面性并不是不好,也无需都要看透。人的两面性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刚一初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不存在两面性的,人的两面性是从儿童懂事那天起,受到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和周围环境的教育和熏陶而逐渐形成的。至于一个人在两面性中间所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程度有多大的区别,还是因人而宜的,其关键的内函还是在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准则而决定的。 人的外表需要装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是少,是贫还是富,人总是要把自己打伴的美美丽丽漂漂亮亮,给别人一种美的享受;人的语言需要修饰,无论你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话,见了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邻居、领导或下级,总是要说上几句客气话、鼓励甚至是赞扬的话,使别人听得顺耳清心。这就是人生的大舞台,人人都是演员,天天都在演戏。品质高尚的人是善意的包装,为的是别人享受,外在美和内心的美相一致的。而品质底下的人虽然外表包装也很美,说话也很动听,但这种人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种邪恶。 人有两面性,那么如何正确看人的两面性呢?人的两面性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不足,要客观现实的看问题,一个人的表现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出现,不管是如何淋漓尽致地表面展现自己的优点,暗地极力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要是不对国家、单位、个人和社会有伤害,都应该给以支持和理解。 在茫茫的人海中生活,无需对人的两面性去辨别,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你都不可能辨别的清楚,因为人是肉眼凡胎而不是孙吾空,人追求完美,却达不到完美。 人有两面性,但不做两面人,要面对现实,正确面对自己,切记做人的准则,要有一颗平常人的心,要有一个做人的良知,做人就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