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十大旅游景点 威海的来历和传说
威海的来历和传说
威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
夏、商、周三代,今市境为东方夷之地,属青州,有菜夷聚居。
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境内设文登县,今市境尽属之。

此后,朝代更替,但隶属文登县未变。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即由此而来。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
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属英国殖民部。
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1950年5月, 成立文登专区,辖威海、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
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今威海地域改属莱阳专区。
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 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今威海地域属之。
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 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为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 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1988年10月,文登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荣成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1993年7月,乳山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传说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威海是一个被视为仙界的地方,这里山水奇丽,风景入画,住着很多的神仙.闲来无事的时候,神仙们会聚在一起,乘云踏浪到海上垂钓极为美味的仙物,吃了能增加道行,修炼功力,,常人吃了有如百神护体,可以青春不老,脱凡胎而成仙体.于是历朝历代众多梦想长命延年,天界为仙的人,都不远万里纷纷前来寻求不老仙方和仙物.那就是威海灰刺参.所以威海灰刺参便具备了极品海参的品质,以及很多的神奇的食补食疗功效.
刘公岛为什么叫了这么个名字呢?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东汉末年刘氏皇族的一支人,不堪曹魏政权的迫害,迁居岛上避难;一是与民间流传的刘公刘母的故事有关。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南方北上的商船突遇狂风袭击,数日不见陆地,粮食淡水都用光了,人们绝望了,只好听天由命地随波逐流。
一天夜里,一个水手无意中忽然发现前面有火光,便兴奋的大叫起来:“有救了,有救了!”他们知道有火必有人,有人就有救了。
这一线希望马上激起了人们的力量,他们拼命地向火光方向划船,终于看清前面是一海岛,有一位老人站在岸边,手举火把为他们引路。
船靠了岸,船上的人们跳进浅水,扑向岸边,一个个先后栽倒在沙滩上。
老人把他们背到自己的草屋子里,介绍说:“我姓刘,大家叫我刘公好了。
”刘公的老伴也是位和善的老人,只见她抓了一把米放到锅里,一会儿就煮熟了。
十几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锅里的饭始终不见少,船民们恍然大悟:这是遇到救命神仙了,忙跪下磕头。
等抬起头来,刘公夫妇已不见了。
第二天打听岛上的居民,他们也说刘公刘母经常做这样的善事。
后来这些人为了感谢刘公夫妇的救命之恩,联合岛上的居民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岛取名叫刘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