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定慧西里 定慧等
定慧等 定慧等 gt 定慧一,不是二。定是慧,慧是定用,即慧之定在慧,即定之慧在定。此,即是定慧等。 gt 定慧的的修行法,是:“相”,“住本”,“念宗”。 gt 1、相 gt 《》:
定慧等

定慧等> 定慧一,不是二。定是慧,慧是定用,即慧之定在慧,即定之慧在定。此,即是定慧等。> 定慧的的修行法,是:“相”,“住本”,“念宗”。 > 1、相 > 《》:“相,於相而相。······外一切相是相,但能相,性清,是以相。”生易名言度分,於相而著相,正如明障住真如本性。反之,若能相,於一切相而不著,就能性本清,因此自性以相。 > 2、住本 > 敦煌本《》:“住者,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有。······念念中,於一切法上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於一切上,念念不住,即也。此是以住本。”依所,人的本性是念念相,不的。生迷昧本性,念念住著,而流生死,反之,若能前的一念,念念相就是本性,而且於一切法不生著,就是解了。故:“住本”。 > 3、念宗 > 敦煌本《》:“於一切境上不染,名念,於自念上境,不於法上生念。莫百物不思,念除,一念即死,受生。”道者用心,莫不思法意,自尚可,更他人迷,不自迷,又法,是以念宗。······世人,不起用念,若有念,念亦不立。者何事?念者念何物?者二相;真如是念之,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即知,不染境,而常自在。敦煌本《》以,念是自性所起的作用。人的自性本就是念念不住的,因凡夫於境上有念,一切妄念便由此而生。反之,若能念――於自念上境,不於法上念生,心便不境流,即知,能不染境而常自在了。到此,不但於境上有念的有念不生,不於法上念生的念也不立了。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