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军老兵来中国 日军到底有多依赖掷弹筒?日本老兵:射手被打死其他人趴了两小时

火烧 2023-04-16 08:29:10 1081
日军到底有多依赖掷弹筒?日本老兵:射手被打死其他人趴了两小时 在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观众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每当日寇遭到顽强抵抗时,他们都是第一时间架上迫击炮增加火力,而中国军队往往因此受到很大

日军到底有多依赖掷弹筒?日本老兵:射手被打死其他人趴了两小时  

在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观众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每当日寇遭到顽强抵抗时,他们都是第一时间架上迫击炮增加火力,而中国军队往往因此受到很大伤亡。其实这是有夸张的成分的,日军受国力等原因,当时迫击炮并不是普遍装配给部队的武器。那么,剧中的类似情节并难道是虚构的吗?不是的,只是主角原本是“掷弹筒”。

虽然迫击炮当时是奢侈的东西,但是掷弹筒作为退而求其次的装备,在日军中是普片存在的。抗日战场上日军使用的掷弹筒多为八九式掷弹筒,口径50毫米,全长413毫米,重量2.7公斤,有效射程500米。

作为一款步兵武器,掷弹筒重量很轻,相对于迫击炮动辄超过6公斤的重量而言,掷弹筒不到迫击炮一半的重量非常适合单兵携带。而它所发射的榴弹也只有半公斤左右,这样来看,一个配8发榴弹的掷弹筒火力系统总重不过7公斤而已,其机动的特点一展无余。

日军老兵来中国 日军到底有多依赖掷弹筒?日本老兵:射手被打死其他人趴了两小时

掷弹筒可以说是日寇小队的火力支柱,不得不承认,掷弹筒确实给中国军队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对于有丰富经验的掷弹筒射手来说,400米范围内可以保证80%以上的命中率,而这样的命中率导致中国军队的重机枪等火力点极易被破坏。

在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第18军的一个旅架设的36挺重机枪,在火力暴露不久就被日军用九二步兵炮和掷弹筒摧毁了32挺,剩下的重机枪不得不频繁更换射击位置,而对于重大50公斤的“大家伙”而言,变换位置谈何容易!火力输出不免大打折扣。

据日本老兵回忆,战斗中他们只要发现中国军队坚固的火力点就会立刻停止进攻,即刻隐蔽起来等待掷弹筒小组“解决问题”。日军这样的进攻方式逐步被中国军队所认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打死日军掷弹筒射手是非常有效的做法。这在日军老兵的回忆中得到了印证,一次,日军一个小队遭到抗日武装的袭击,掷弹筒射手开战就被打死了,其他日军愣是在掩体后面趴了两个小时没敢动。

二战期间,日军制造了相当数量的掷弹筒分发给部队,一般每个步兵小队都会配置一个掷弹筒小组,配备两套掷弹筒。掷弹筒之所以这样普及,“便宜”是直接的原因。掷弹筒造价非常低廉,用制造一支三八步枪的钱就可以制造四部掷弹筒,这样的“性价比”显然非常划算。

掷弹筒的作用、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也让中国军方十分认可,八路军和国民党都曾下令研制仿制掷弹筒。抗战后期,无论是国民党军队仿制的民国二十七年式掷弹筒还是八路军仿制的“五零小炮”都在战场上严重的打击了日寇。

多行不义必自毙,1942年,新任的日军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本带着300多人的卫队巡视到一个叫宋庄的村子时,被八路军伏击,经过激战,坂本毙命,而头颅被炸的粉碎的坂本正是死于掷弹筒发出的榴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