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孫殿英盜遍天下古墓,有三座古墓不敢盜,原因為何?
曹操、孫殿英盜遍天下古墓,有三座古墓不敢盜,原因為何?
古代的時候,古人是非常重視喪葬文化的。在這一點上,古人更加重視壽終正寢,能夠壽終正寢,肯定是古人最願意的。可是大部分古人都是壽終正寢的,只不過在戰亂時期,想要壽終正寢就是難上加難了。由此說來,古代也出現了墓葬文化。
根據現如今的考古發現來看,最早的墓葬文化發生在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這時候古人就已經有了完整的喪葬制度。盜了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墓葬制度,從此之後,墓葬文化就越來越完善,一直到了封建王朝時期,墓葬制度已經相當完善。
隨着古代的技術不斷進步,古人在喪葬方面的方法也是不斷進步的。古代的時候,陪葬品都是很豐富的,大部分墓主人生前喜歡的東西都會被埋葬進墓中。同時這些陪葬品也是有影響意義的,考古人員可以通過陪葬品對墓主人的身份進行判斷。
陪葬品的數量以及質量是可以顯示出墓主人生前身份地位的。由於陪葬品是非常珍貴的,因此就出現了盜墓賊。在古代史上,出現了很多盜墓賊,最為知名的就是曹操。東漢末年時期,天下大亂之際,曹操為了籌集軍餉,選擇了盜墓。
正是因為盜墓,才讓曹操養活了三年軍隊,根據推測來看,曹操盜取的很可能是梁孝王劉武的墓。為了給盜墓賊一個好聽的名字,曹操還給盜墓賊起了一個名字,就是摸金校尉。近代史中,仍然出現了一位盜墓賊,他就是孫殿英。
當時的孫殿英借着演習的名義,將清朝的皇陵盜取,由此洗劫了清東陵。在這些皇陵中,孫殿英是盜取了數不勝數的珍寶。那么古代的眾多古墓中,有三座古墓是沒有人敢盜取的,分別是秦始皇陵、唐朝的乾陵、成吉思汗墓。
這三座古墓在古代是沒有人敢盜取的。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很多方面都是為後世王朝奠定基礎的。作為華夏大地大一統的皇帝,秦始皇的功績肯定是無人可以相比的。由此秦始皇也被後世稱之為「 ”千古一帝”,這一點毋庸置疑。

秦始皇陵是勞民傷財的,光勞力就高達72萬,修建30余年才建成。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駕崩之後,埋葬進了很多珍寶,由此防盜墓就成為了難題。於是秦始皇陵中出現了很多水銀,假如沒有這些水銀,恐怕秦始皇陵早就被盜了。
唐朝的乾陵就更是難以盜取的了。乾陵中埋葬了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乾陵在陝西乾縣以北,要知道,唐朝一共有18座古墓,其中17座都被盜取了,只有乾陵是一個例外。乾陵除了埋葬了一代女皇武則天之外,還發生過很多離奇的事。
比如說黃巢派40萬人挖乾陵,卻啥也沒挖到。五代十國的溫韜挖乾陵,只見頃刻間風雨大作。歷史上有很多人想要盜取乾陵,但是都無功而返,時至今日,乾陵已經成為了國家級保護文物,就沒有人再想要盜取乾陵了。由此說來,乾陵還是具有一定的神秘事件。
只不過現如今對這些神秘事件無法做出解釋。最後一座古墓就是成吉思汗墓。成吉思汗橫掃歐亞,世上竟無一合之敵。只不過在征戰西夏的過程中,成吉思汗病逝途中,由此一代梟雄銷聲匿跡。在成吉思汗去世後,沿途所有的人全被殺死。
到了成吉思汗墓的埋葬地點,全部的人都沒有回來,而是陪葬成吉思汗,由此成吉思汗的墓到底在哪里,已經成為了歷史謎題。時至今日,人們對成吉思汗墓到底在哪里也是充滿了爭議的,更為重要的是,成吉思汗墓根本就沒有發現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