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是如何成为中国最高领袖的?
hg是如何成为中国最高领袖的?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那些日子的中国报纸上,几乎在每一个版面上都能见到用黑体字印刷的md的“最高指示”:“你办事,我放心。”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首署名“胡工”的《md放心,我们放心》的诗,十分形象地勾画出md写的这六个字在人民群众中所产生的对于hg的无限信任的情感。
在一片“放心!放心!放心!”声中,hg走上天安门城楼;在一片“放心!放心!放心!”声中,hg成为中国的最高领袖。
在一片“放心!放心!放心!”声中,1976年10月29日,不是以两报一刊齐出面,而是单独以《解放军报》的名义,发表了重要社论《hg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解放军报》的这篇社论发表后,全国各报予以转载,全国各地进行学习。这篇社论,对于hg的“无可争辩”的、“当之无愧”的领袖地位,进行了论述。
data-filtered="filtered" hg
自从hg拿出md的手书“你办事,我放心”之后,报刊上铺天盖地宣传这一“最高指示”。md那张纸条上六个潦草的字,仿佛成了md“遗诏”,成了hg领袖地位的重要支柱。
最可惜的是,md给hg写那六个字的时候,没有摄影记者在场,因此也就没有留下当时的照片。
没有照片,反而成了画家们发挥创作想象力的最好空间。
著名画家刘文西和秦天健、谌北新、黄乃源合作,在1977年1月,创作了油画《你办事,我放心》,填补了这一空白。
著名国画家李延声精心创作了中国画《你办事,我放心》,此画在1977年印了几千万张。在北京,几乎家家户户都贴着这幅画。
然而,时隔25年之后,2002年6月,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章含之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对“你办事,我放心”提出了异议。
据md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回忆,在hg准备公布md的字条时,作为hg坚决的支持者——汪东兴当时曾为这张字条专门找过她,要她证明字条的真实性。
在1976年,md的谈话记录者主要是张玉凤、汪东兴和毛远新三人,而其中最重要的记录者是作为md机要秘书的张玉凤。
汪东兴对张玉凤说,这是政治大问题,是一次政治立场的考验。但是张玉凤当时就说:“对这张字条,我没听到,我也没有记忆。”
不过,张玉凤回忆,自1976年初起,由于md病重,常常在和人谈话时写下一些纸条作为重点之意,而当时也有人专爱收集这类纸条。
由于md与hg的那次谈话,张玉凤并不在场,所以张玉凤会说“对这张字条,我没听到,我也没有记忆”。但是,从字条上的字迹来看,那确实是md手迹。
还应提到的是,qj在受到审判时,曾经谈到md的这一字条,一语惊人。
data-filtered="filtered" qj
那是1980年12月3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第一法庭开庭,审判qj。这次审判主要是关于qj迫害lq的问题。
qj在回答问题时,离开主题,居然说起那张字条的事:“主席那天晚上给hg写的‘你办事,我放心’,这不是全部,后面至少还有6个字‘有问题,找qj。’”
照qj所说,md的字条上写着的是12个字,即“你办事,我放心。有问题,找qj。”
qj的话,是否可信,不得而知。
data-filtered="filtered" hg与md
hg“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袖。各地的“双庆”大会,无一例外地要发出“致敬电”——这原本是因袭“文革”中各地成立“革命委员会”时要发出“致敬电”的惯例。各地的“双庆”大会所发出的“致敬电”,一开头无一例外地写着:“华主席、党中央”。
查阅当时的报刊,可以发现一些变化:
在md去世之后至粉碎“四人帮”之前,只是提“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之类的话,因为宣传大权掌握在姚文元手中,不可能提“以hg同志为首”;
在粉碎“四人帮”的第三天,即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出版〈md选集〉和筹备出版〈md全集〉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以hg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粉碎“四人帮”的第五天,即1976年10月10日,两报一刊社论《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最紧密地团结在以hg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
此后的报道中,出现“hg同志代表党中央号召……”;
不久,“hg同志”被“华主席”所代替,成为“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 谷牧谈hg与qj的一次较量,qj这个人不讲理
♦ hg最后的遗憾:没有看上北京奥运会

♦ hg辞去党主席的内情:十二大谁当主席作报告?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