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被别人利用 要利用而不要被利用
要利用而不要被利用
要化菩提
《摩诘》:弟子,意之所,道品善知,由是成正。

【後注】:摩诘居士,是他的人。是,中文形容世界是,是中原文化,因中原地是土高原,沙一起,空中都有色的埃。代的都市,像台北有沙,但是空污染,就不是,而成了。是指世界,是指世界中的生苦。在中的生,每天都有。佛生在一念之有八四千。何一念?一呼一吸叫作一念。你自己有多,不起,那是你查不出而已,那不格佛。管你在研究佛,也到去,什活都有份,只不是佛油子,佛教中的老油,一用有,自己都不清楚。要是自己起心念可以查出,你佛可以算入了。
摩居士就是我的弟子,我利用促成我道成,怎我有人?我到有人!
回教的教叫作阿訇,是回文的呼。研究起也很有意思,在咒中一切大的西都是阿字音,是口音,像基督教告束阿,嗡阿,阿陀佛,阿訇。有回教的故事,有位王打射中一只鹿,鹿著箭逃走,逃至一山洞,有位老阿訇在其中修道,阿訇就用自己的衣服住鹿。王的有位追至,就阿訇有到受的鹿。了多次,阿訇都不理他。就,再不口我了你。阿訇就眼,你是不是某人(他直呼王的名字)的部下?大怒,阿訇王不敬。阿訇,王也不是我奴的奴,何不能叫他的名字?正想了阿訇,王到了,把禀,阿訇欺君。王就阿訇什。阿訇,所有的人都作了欲望的奴,人王的欲望是要治天下,家盛,你道不想?而我修道的已不用欲望的了,它在要我的。你王要欲望的,所以你是我奴的奴,有。王了表示同意。阿訇就,那只鹿跑了,不要再追它了,不要再作欲望的奴了。王至此大折服,就拜阿訇。回教的故事就可以用明“弟子”。
佛用功夫就在下一句“意之所”,自己不要情所困住,要把思想,成菩提。摩居士可以意,指它像指人一。
他接著“道品善知”,三十七菩提道品四念、四正勤等等,都是他的善知。“由是成正”,佛的人必走路才能得道,才能大大悟。你去搞,符念咒……些都不相干。而是要能在之中,意之所,成菩提,修三十七菩提道品(就是三十七修佛道的次),如果不走路,不管你修什法,永不有真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