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叛逆 拋棄老人在中國是叛逆,爲何日本卻很自然?日本歷史專家這樣解釋
拋棄老人在中國是叛逆,爲何日本卻很自然?日本歷史專家這樣解釋
引言:歷史上,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傳統認知就是尊老愛幼。而在尊老愛幼中,尊老尤爲重要。普遍來說,尤其是在中國古代,如果誰對自己家中的老人不好,那肯定會受到家人的譴責,還會被古代的主流社會所唾棄,正因爲如此,中國歷史上才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忠孝難兩全的事情,比如英雄花木蘭和岳飛,無不是忠孝難兩全的例子。在中國,從古至今,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只要誰敢於拋棄自己的父母,那麼這種行爲就是絕對的叛逆,,都會無一例外受到譴責。那麼爲何日本和中國的文化一脈相承,卻衍生出對於孝敬老人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先說說日本古代社會整體爲何拋棄老人很自然?
首先是資源是最根本的原因。衆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十足的小島國,真正能住人的地方和可供開發的地方其實是很少的,但是日本在歷史上的人口數字都不小,到了近現代,日本人口更是上億了。正是因爲古代日本的人均資源很少,再加上日本古代並不發達,所以其實事實上的古代日本是很難實現“老有所養”的孝道原則的。
其次,這就很自然,在古代,日本老人和年輕人一有矛盾出現,在日本年輕人看來,老年人搶走了年輕人的資源了,而且還不能發揮對等的作用,那麼拋棄老人在古代日本就很自然了。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日本人對拋棄的老人的處理方法可以說是比較殘忍的。在古代日本有一座叫做“姨舍山”的山,這座日本“姨舍山”的唯一用途用來專門處理拋棄老人的地方。實質上就是讓日本老人在這裏自生自滅。
再說說現代日本拋棄老人爲何很自然?
據權威資料統計,2016年,全日本退休後還繼續選擇工作的老年人已超過了300萬人。那麼,爲何現代日本高度發達,不缺乏資源,拋棄老人仍然很自然呢?
其實啊,現代日本社會的老人,拋棄並非是被日本年輕人主動拋棄,其實現代日本社會的老人更多的其實是自願被拋棄,這是爲什麼呢?
其一,現代日本是一個高消費的國家,雖說日本的福利制度相對較好,日本老人退休後也都有足夠基本吃喝開銷的養老金,但是日本老人只要走街串巷或者拜訪親友,這點養老金就不太夠用了。所以,現代日本老人主動而自然的自我拋棄,其實是爲了去追尋更美好的新生活。
其二,日本政府也很自然的願意鼓動日本老人再次創業,以此來維護日本國家的正常運轉,因爲日本老齡化實在是太嚴重了!
其三,某些日本老人願意自我拋棄,以此來實現自我人生理想。目前的日本老人,如果只用養老金的確可以滿足日常的吃穿用度,可是人生而爲人,並非只會吃喝拉撒,而是要追尋更遠大的目標。故而,很多現代自然拋棄的日本老人,其實是爲了追尋人生理想,才主動自我拋棄。

值得一提的,日本歷史學家曾就日本爲何拋棄老人很自然,做出過所謂合理的歷史解釋,那就是:就整個動物界而言,人類也保持了某些動物的天性,而很多的動物並沒有所謂贍養老人的習慣,自然而然,在某些日本歷史學家的眼裏,拋棄老人就變成了“理所應當”的本能行爲?的確是有點不可思議。
參考資料:《漢唐文化與古代日本文化》
看完這個,您有什麼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喜歡也請多多點贊,收藏轉發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