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簪王玉林 苏轼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的下联很经典
苏轼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的下联很经典
苏轼是北宋的大才子,民间相传他有一个聪慧的妹妹叫苏小妹。年龄相差不大的兄妹相处,大都像《快把我哥带走》中演的那样,生活有波折时,兄妹是彼此的依靠,但在平日里,打打闹闹,相爱相杀都是常态。
苏轼与苏小妹见面时,免不了互相嘲笑一番。苏轼作诗“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来嘲笑苏小妹额头突出和面颊凹陷。
苏小妹听了之后不甘示弱,随后就反击到“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嘲笑苏轼胡须和头发像丛草一样蓬乱,不修边幅。
除此之外,苏小妹还不放过苏轼的,嘲笑他额头扁平和脸长,诗曰“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也只有感情好到极致,才能够这般肆无忌惮地嘲笑对方。
还有天傍晚,苏轼跟苏小妹在院中闲聊,苏轼突然起了兴致,想要为难一下苏小妹,就对她说他这有个对联想要她对上一对,当然可以给她一夜的时间来思考下联。苏轼给出的上联是:“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这个上联难就难在其中嵌入了三个词牌名“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对联并不是简单地字数相等,它还讲究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当然更重要的是上下联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汉字拥有无穷的魅力,将运用于对联之中又会形成不可言说的巧妙。

苏轼的上联无缝嵌入了三个词牌名,所以苏小妹要对的下联也得满足这个要求,而且不能是生搬硬凑,还得有一定的意境,所以这个对联确实难住了苏小妹。对联虽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但它却脱离不开生活。
苏小妹正在思考下联之时,抬头看见月光下一个丫鬟端着茶水像他们走来,顿时有了灵感,给出了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这个下联嵌入了“虞美人”,“红绣鞋”和“步步娇”三个词牌名,不仅贴合实际,而且还与上联完美相对,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好一个聪慧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