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阿拉伯人入侵印度 为什么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的1都是一条竖线,中国的一却是横线?
为什么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的1都是一条竖线,中国的一却是横线? 关于数字,印欧语族颇有些默契,譬如罗马数字,伸出一个手指就是Ⅰ,打开五指就是Ⅴ,阿拉伯数字,一个手指同样也是1。 请注意,他们的1,都是

为什么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的1都是一条竖线,中国的一却是横线?
关于数字,印欧语族颇有些默契,譬如罗马数字,伸出一个手指就是Ⅰ,打开五指就是Ⅴ,阿拉伯数字,一个手指同样也是1。 请注意,他们的1,都是一条竖线。 但中国人,却是一条横线。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史前中国人,已经使用一种叫做算筹的计数工具。具体而言,就是用竹子或木头,做成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而后扎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那么,中文数字,是不是就是这种算筹的摆放方式呢? 实际上,算筹是这样摆放的,八个字叫做:从右到左,纵横相间! 从右到左好理解,问题什么是纵横相间呢?也就是说,先纵式(个位)、再横式(十位)、用纵式(百位)、再横式(千位)、再纵式(万位)。 按照这样一个规则,中国人的第一个数字,也应该是1啊? 事实上,古人的数字,并不是按照算筹来描写的。 按照什么呢? 三国时吴国人徐整,写了一部《三五历纪》,书上说: 「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正是这本书,解释了《说文解字》对一的标注:「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这些文字,看上去有点深奥,其实却很简单。古代中国人,认为这世界上的万物,都诞生于一个远古的鸡子,即鸡蛋。然而由这混沌的「 ”一”,分为二,上为天,下为地,而在天地之间,再生出第三者,即人! 所以中国人的一,是对一个浑沌世界的描述,那便是一条横线。 中国人的二,则是这混沌世界的划分,所谓上为天,下为地。 中国人的三,则是在天地之间,又多了一个人。 当然这个解释毕竟有些玄妙,很可能来自后世道家人士的发挥。中文「 ”一”字为什么是一横而不是一竖,归根结底还得从古人的书写方式来讲。中文的书写模式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这样的书写模式之下,阿拉伯数字模式的那种一竖,便给人一种书法的很不协调感。 或许,这才是当初造字者不考虑一竖的缘故,书写的不方便,再加上对字义:天地之间一条线的考虑,那自然是一横,而不会是一竖! 很赞哦!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