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七年级下册历史一单元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火烧 2023-02-04 21:41:55 1161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知识要点:明太祖加强君权、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满洲与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知识要点:明太祖加强君权、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满洲与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清政府与西藏、土尔扈特回归、明清的经济、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清文化一、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明朝的是()①内阁 ③三司 ③行中书省 ④丞相A、③④ B、②③C、①④ D、②④3、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是()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六部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唐诗 B、元曲 C、宋词 D、四书五经5、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A、选拨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6、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A、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B、喜欢北京城C、加强北京的防御力量 D、寻找建文帝7、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A、土木之变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靖难之役 D、设禁军8、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9、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A、明太祖 B、明武宗 C、明成祖 D、建文帝10、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A、显示明朝实力 B、寻找失踪的建文帝C、加强对外贸易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1、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A、葡萄牙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C、英国殖民者 D、荷兰殖民者12、 明朝后期,()国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A、葡萄牙 B、西班牙C、英国 D、荷兰1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当隶属于()省A、广东B、浙江C、福建D、台湾14、亲自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皇帝是()A、顺治B、康熙C、乾隆D、雍正1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A、顺治B、康熙C、乾隆D、雍正16、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立()来管理新疆地区。A、达赖B、班禅C、总督D、伊犁将军17、下列作物中不是清代从国外引进的()A、玉米B、花生C、向日葵D、马铃薯18、()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A、南京B、上海C、苏州D、杭州19、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二、填空题1、北平的燕王 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

2、郑和曾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 个国家,最远到达 和 。3、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为 。

后来, 改女真为满洲,并改国号为“清”。4、1662年, 收复台湾,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5、1689年,中俄双方第一个边界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乌苏里江流域的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6、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赐封五世达赖为 。

7、 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8、1727年清政府设立了 ,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9、北京城中心的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国和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0、明长城东起 西至 ,蜿蜒六千多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1、 的《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2、明清时期,有不少的戏剧家, 是明朝后期最有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13、明朝的书法家 ,吸收古有的书法的精华,兼有“颜骨赵姿“。14、明末著名的画家 善于泼墨,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的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2、简单介绍一下“清文字狱”?3、简单介绍一下清前期疆界民族?4、清前期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5、说说明清时期小说方面的成就?四、材料分析题1、“机工出力,机户出资”——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某一现象①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②机工指的是什么阶层?③机户指的是什么阶层?两都之间什么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五、识图题1、请回答:①这幅图反映明朝哪位航海家的事迹?②他曾几下西洋?③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④他的远航有何意义?2、请回答:①他是谁?②他从哪国的手中收回了什么地方?③他的贡献有何意义?④他的身上体现一种什么精神?举一例说明他收回的地方自古以就是中国领土?第三单元一 1、A2、A3、A4、D5、C6、C7、B8、C9、C10、A11、A12、D13、C14、B15、C16、D17、C18、C19、C二 1、朱棣;靖难之役2、七;三十多;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3、努尔哈赤;金;皇太极4、郑成功5、《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库页岛6、达赖喇嘛7、康熙8、驻藏大臣9、皇城10、鸭绿江;嘉峪关11、宋应星12、汤显祖;《牡丹亭》13、董其昌14、徐渭;扬州八怪三、1、戚继光组建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他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他又进入福建和广东,与当地的明军并肩作战,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所以戚继光是一位民族英雄。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

初一下册第三单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36分,每小题1.5分)l、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A、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C.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2.下列有关元朝宗教状况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①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②毁弃佛教寺院,限制佛教发展③首次刊印《大藏经》④伊斯兰教在此时传入我国⑤喇嘛教势力最盛Ar> ⑤喇嘛教势力最盛A①③⑤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⑤3.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A.建康 B.杭州 C.海南岛 D.松江4.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中,有哪几位在相同领域内取得了成就?①张衡 ②贾思勰 ③孙思邈 ④沈括 ⑤李诫 ⑥郭守敬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③ D、④⑤⑤5.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6.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 B、词 C、散文 D、话本7."大江东之,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该词的作者是A、辛弃疾 B、李清照 C、陆游 D、苏轼8.劝说蒙古统治者让汉人从事农业,恢复发展经济,以稳定统治的著名是 A、耶律楚材 B、耶律大石 C、耶律德光 D、韩延徽9.元朝的制瓷业工艺先进,瓷器色彩明快,釉质光润,最著名的是景德产的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10.元朝时期最大的外贸港口是A、刘家港 B.泉州 C、杭州 D、广州11.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1206年 B、1271年 C、1276年 D、1279年12.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13.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手册,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是A、《梦溪笔谈》 B.《营造法式》C.《授时历》 D、"十二气历"14.元朝最著名的画家,集绘画和书法于一身的是A、张择端 B.赵孟? C、李公麟 D、黄公望15.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尤为盛行的是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著名诗句出自A、 岳飞 B、文天祥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17.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蒙古人与汉人的矛盾 B、汉族地主阶级与各族人民的矛盾C.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蒙古贵族与各族人民的矛盾18.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最盛行时期是A、宋太祖统治时期 B、宋徽宗统治时期C、成吉思汗统治时期 D、忽必烈统治时期19.南方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是在A、五代十国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20.元朝时,我国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它是A、蒙古族 B、契丹族 C、藏族 D、回族21.棉布成为江南人民的主要衣料,是在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问逼? D、元朝时期22.元朝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国籍是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2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朝时期24.佛教的一个派别喇嘛教,来自于A、蒙古 B、吐蕃 C、印度 D、日本二、填空(50分,每1分)1.___年,___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____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___年,元朝统一全国。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宋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宋四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一单元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3.元世祖时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使运粮船可从___直通____。元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____。

4.发明活字印刷的是北宋的____。

我国活字印刷的发明比欧洲早__年。元朝郭守敬编制的《____》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___年。

宋朝优秀建筑师李诫著有《_____》一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著作。5.宋朝出现了许多在散文创作上很有成就的文学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有____、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___。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作品的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南宋的____,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

6.___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___"。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____。

____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7.北宋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____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种先进的合理的历法,他所著的《_____》一书,记叙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他自己的许多创见。

8.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突出体现在山水画、___画和___画的创作中。政府设有_____,鼓励绘画创作。

9.两宋绘画的一大特色是表现人民生活的____的出现和日益增多。大画家张择端创作的《______》,描绘了北来东京广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10.宋朝统治者提倡佛教,宋太祖下令雕刻《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

11.元朝棉纺织业发达,____成为江南人民的主要衣料,这是我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___是元朝棉纺织业中心。

当地农家妇女___,推广了___人民先进的根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发展有很大贡献。12.元朝政府在中央设_____,在地方设_____。

元政府建立的_____对后世影响深远。13.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是"___、第二等是___、第三等是___、第四等是____。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1368年 B.1399年C.1421年 D.1402年2.中国古代设置和废除丞相制度的朝代是( )A.秦朝――唐朝 B.秦朝――宋朝C.秦朝――明朝 D.秦朝――清朝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 )A.元世祖 B.明太祖C.明神宗 D.明成祖5.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唐诗 B.三通四史C.宋词 D.四书五经6.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 B.蒙古族C.吐蕃族 D.党项族7.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属于( )A.维吾尔族 B.回族C.蒙古族 D.契丹族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9.金瓶掣签制度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10.清朝前期管辖今东三省的管职是( )A.达赖 B.班禅C.将军 D.参赞大臣 11 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顺治帝C.康熙帝 D.明成祖12.明朝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 )A.蒙古族 B.匈奴族C.女真族 D.契丹族13.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是( )①起止地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③都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 D.②④14.下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①敦煌莫高窟 ②都江堰③故宫 ④长城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5.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孙思邈C.李时珍 D.华佗16.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A.1405年 B.1433年C.1616年 D.1565年17.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18.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C.《水浒传》 D.《牡丹亭》19.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 B.松江C.刘家港 D.泉州10.请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 正确答案为 A 2 正确答案为 C 3 正确答案为 D 4 正确答案为 D 5 正确答案为 D 6正确答案为 A 7 正确答案为 A 8 正确答案为 D 9 正确答案为 D 10 正确答案为 C 11 正确答案为 D 12 正确答案为 A 13 正确答案为 A 14 正确答案为 D 15 正确答案为 C 16 正确答案为 A 17 正确答案为 D 18 正确答案为 A 19 正确答案为 C 20 正确答案为 B 21.明朝前期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有何影响?22.下面是甲乙两同学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与清朝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对话: 甲:“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上下听命于皇帝一人,文字狱的兴起,使知识分子更加温顺。”

乙:“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初衷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客观上不是统治的巩固,而恰恰是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反映。”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更道理?答:21.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使明初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得以安定,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些措施也给明朝统治埋下了危机,特务统治造成了宦官专权,统治黑暗;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君臣之间严重缺乏信任,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等。

22.乙同学的观点更有道理。军机处的设置是强化君权的工具,官员们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使这些官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3.鲁迅认为:旧中国留给新中国的就是一部《红楼梦》……其创作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完成:(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举出对它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的例子。

(2)《红楼梦》原名什么? (3)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4.明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这些成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23,.(1)曹雪芹、高鹗。“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2)《石头记》 (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4,明代科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原因: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个人的积极努力等。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今日免内给我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CBDADADDDBA题号14151617181920答案BABAADB二、比较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第一个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第二个长城起了开拓疆土的作用.22.第一个“和亲”是被迫的,是为了抵御匈奴进行的;第二个和亲是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的.三、辨析指正题(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8分,共22分)23.(1)正确 (2)错误,蔡侯纸在当时未出现 (3)错误,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 (4)错误,尼姑庵应在东汉时期出现24.错误:“焚书坑儒”,改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错误:班超,改正:张骞四、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1)张骞出使西域.(2分)(2)促进了西域和中原经济,文化交流.(3分)(3)西域都护府,(2分)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同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3分)26.(1)是由“商鞅变法”所致.(2分)(2)不正确.(2分)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政治改革,它使秦过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分)秦朝迅速灭亡,主要是亲的暴政所致.它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3分)五、活动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7.(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秦的统一.(2分)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2分)(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接受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4分)(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知识要点:明太祖加强君权、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满洲与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清政府与西藏、土尔扈特回归、明清的经济、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清文化 一、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明朝的是() ①内阁 ③三司 ③行中书省 ④丞相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六部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唐诗 B、元曲 C、宋词 D、四书五经5、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A、选拨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6、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 A、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B、喜欢北京城 C、加强北京的防御力量 D、寻找建文帝7、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 A、土木之变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靖难之役 D、设禁军8、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9、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武宗 C、明成祖 D、建文帝10、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 A、显示明朝实力 B、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C、加强对外贸易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1、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荷兰殖民者12、 明朝后期,()国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1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当隶属于()省 A、广东B、浙江C、福建D、台湾14、亲自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皇帝是() A、顺治B、康熙C、乾隆D、雍正1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 A、顺治B、康熙C、乾隆D、雍正16、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立()来管理新疆地区。A、达赖B、班禅C、总督D、伊犁将军17、下列作物中不是清代从国外引进的() A、玉米B、花生C、向日葵D、马铃薯18、()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A、南京B、上海C、苏州D、杭州19、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 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二、填空题1、北平的燕王 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

2、郑和曾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 个国家,最远到达 和 。3、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为 。

后来, 改女真为满洲,并改国号为“清”。4、1662年, 收复台湾,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5、1689年,中俄双方第一个边界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乌苏里江流域的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6、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赐封五世达赖为 。

7、 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8、1727年清政府设立了 ,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9、北京城中心的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国和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0、明长城东起 西至 ,蜿蜒六千多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1、 的《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2、明清时期,有不少的戏剧家, 是明朝后期最有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13、明朝的书法家 ,吸收古有的书法的精华,兼有“颜骨赵姿“。14、明末著名的画家 善于泼墨,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的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2、简单介绍一下“清文字狱”?3、简单介绍一下清前期疆界民族?4、清前期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5、说说明清时期小说方面的成就?四、材料分析题1、“机工出力,机户出资”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某一现象 ①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②机工指的是什么阶层?③机户指的是什么阶层?两都之间什么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五、识图题1、请回答:①这幅图反映明朝哪位航海家的事迹?②他曾几下西洋?③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④他的远航有何意义?2、请回答:①他是谁?②他从哪国的手中收回了什么地方?③他的贡献有何意义?④他的身上体现一种什么精神?举一例说明他收回的地方自古以就是中国领土?第三单元 一 1、A2、A3、A4、D5、C6、C7、B8、C9、C10、A11、A12、D13、C14、B15、C16、D17、C18、C19、C 二 1、朱棣;靖难之役2、七;三十多;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3、努尔哈赤;金;皇太极4、郑成功5、《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库页岛6、达赖喇嘛7、康熙8、驻藏大臣9、皇城10、鸭绿江;嘉峪关11、宋应星12、汤显祖;《牡丹亭》13、董其昌14、徐渭;扬州八怪 三、1、戚继光组建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他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他又进入福建和广东,与当地的明军并肩作战,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所以戚继光是一位民族英雄。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2、大家知道今天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秦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是A.殷墟 B.邯郸 C.临淄 D.咸阳3、“高峡出平湖”是我国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如今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我国有重视水利工程的历史。你知道吗?秦统一后,为了解决运输困难派人开凿了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4、电影《英雄》中的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除,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汉重视‘以德化民”在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6、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7、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纸的国家,其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8、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D.太学9、一个东汉地主家的账房先生计算地主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A.《缀术》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10、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A.都是外来宗教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11、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A.长平之战 B.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C.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12、“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出塞”是在A.汉文帝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元帝13、导演在拍《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在告别场景中不应摆放的道具是A.葡萄 B.铁剑 C.麻布 D.刺绣14、你知道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A.张骞通西域 B.西汉设西域都护 C.开辟丝绸之路 D.班超出使西域15、有一次,华佗给一个病人动手术,可是病人因疼痛无法配合,华佗这时该怎么办呢?A.将他打休克 B.喂“麻沸散” C.打麻醉针 D.强行动手术16、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17、下列宗教中,属于产生在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18、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20、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 A.西亚和欧洲 B.日本 C.东南亚 D .朝鲜21、下列不属于秦汉文化昌盛原因的是 A.国家的统一 B.封建经济的繁荣C.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D.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广泛融合22、下列叙述与华佗有关的是 ①.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②.被尊称为“医圣” ③.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④.编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3、秦国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24、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监察百官 C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负责皇帝的起居25、以下人物中曾属于秦末农民战争领袖的是① 陈胜②吴广③张角④刘邦⑤项羽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④⑤ D①②④⑤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1分)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三: 东汉画像砖(见右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1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1分)2)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2分)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2分)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中的政策又有什么联系?(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材料二: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的西域指什么地方?(2分)在哪年此处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⑵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与汉朝的关系怎。

历史,政治,地理,生物,七下试卷各一张

://bbs.school-edu/thread-851729-1-1. 七年级(下)英语期中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3025-1-1. 06学年下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无答案)://bbs.school-edu/thread-836648-1-1. 七年级(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03[人教版]://bbs.school-edu/thread-836633-1-1.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bbs.school-edu/thread-839080-1-1. 赣榆汇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2943-1-1.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7711-1-1.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七年级下://bbs.school-edu/thread-851617-1-1. 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材过关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9007-1-1. 七年级(下)期终数学试卷(北师大版)D://bbs.school-edu/thread-851595-1-1. 七年级(下)英语期中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6523-1-1. 七年级历史试卷—下册学年检测卷://bbs.school-edu/thread-851585-1-1. 外研版2009中考英语模拟试卷2七年级下://bbs.school-edu/thread-832883-1-1. 2008-2009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51565-1-1. 2009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考试调研试卷及答案【仁寿县联谊学校】://bbs.school-edu/thread-836486-1-1. 烟台市初级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bs.school-edu/thread-854773-1-1. 七年级(下册)语文2004——2005学年度下学期3月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8911-1-1. 七年级下期末试卷(华师大://bbs.school-edu/thread-838910-1-1. 重庆市綦江中学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数学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1535-1-1.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1300-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282-1-1. 语文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338-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试卷(课内检测)://bbs.school-edu/thread-830686-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714-1-1.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831-1-1. 外国语学校2007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1115-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达标测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428-1-1.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同步期中期末试卷32套://bbs.school-edu/thread-829653-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9655-1-1.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210-1-1.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下语文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30237-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全套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9429-1-1. 漳州市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9186-1-1. 2008春季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六单元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862-1-1. 外国语学校2007七年级下册第二次三周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630-1-1. 泉港区美发中学2008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四六单元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7584-1-1. 江背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051-1-1. 语文版七年级(下)总复习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060-1-1.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295-1-1. 沿山中学200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261-1-1. 2008年4月份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358-1-1.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8408-1-1.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至第六单元练习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6712-1-1. 200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6814-1-1. 七年级(下)语文月考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6937-1-1. 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7148-1-1. 复兴中学08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7464-1-1.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7512-1-1. 2006-2007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7543-1-1.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26071-1-1. 七年级下册语文质量调查试卷(第一单元)及答案://bbs.school-edu/thread-826041-1-1.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字词测试卷://bbs.school-edu/thread-8。

7年级下册历史1、2单元试题 后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 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

材料中的他是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 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

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20、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10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2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

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 图二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C A A D B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B B A C D D A B.1-5:ACBCA 6-10:ADBAB 11-15:BBBBA 16-20:CDDAB 21.(1)唐玄宗、开元盛世(每个1分,共2分。)

(2)真实、愿意。(1分)因为那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