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赤胆忠心形容什么 赤膽忠心,直面生死!北京檔案館《明代諫臣楊繼盛遺書》非常感人
赤膽忠心,直面生死!北京檔案館《明代諫臣楊繼盛遺書》非常感人 北京檔案館「中國檔案珍品展」(四),北京檔案館「中國檔案珍品展」展出的《明代諫臣楊繼盛遺書》(現珍藏於河北省容城縣檔案館),是明代第一諫臣
赤膽忠心,直面生死!北京檔案館《明代諫臣楊繼盛遺書》非常感人

北京檔案館「中國檔案珍品展」(四),北京檔案館「中國檔案珍品展」展出的《明代諫臣楊繼盛遺書》(現珍藏於河北省容城縣檔案館),是明代第一諫臣楊繼盛在臨刑前寫給妻兒的。在遺書展開的部分,我得以細細拜讀。遺書里,楊繼盛囑咐兩個兒子如何做人、讀書、交友、處世等,讀起來簡單易懂,情真意切,非常感人。讓人悲傷的是,楊繼盛妻子在丈夫被害後,不久也自殺了。,楊繼盛畫像及遺書,現將楊繼盛遺書部分內容附上,讓您也來感受一下這個錚錚鐵漢濃濃的愛子之情和高貴的人格。楊繼盛遺書被很多人當做修身、治家、勸世的箴言。,「人須要立志。初時,立志為君子,後來多有變為小人的。若初時不先立下一個定志,則中無定向,便為天下之小人,眾人皆賤惡你。你發憤立志要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先立起志來。心為一氣之主,如樹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壞了心。心裡若是存天理、存公道,則行出來便都是好事,便為君子這邊的人。心裡若存的是人慾、是私意,雖行好事也有始無終,雖欲外而做好人,也被人看破你,如根衰則樹枯,蒂壞則果落,故我要你休罷(把)心壞了。心以思為職,或獨坐時,或夜深時,念頭一起,則自思曰:「這是好念?還是惡念?」若是好念,便擴充起來必見之行;若是惡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則思之,以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為分毫違心害理之事,則上天必保護你,鬼神必加佑你。否則天地鬼神必不容你。」,楊繼盛遺書局部,「你兩個年幼,恐油滑人見了,便要哄誘你,或請你吃飯,或誘你賭博,或以心愛之物送你,或以美色誘你,一入他圈套便吃虧,不惟盪盡家業,且弄你成不得人。若是有這樣的人哄你, 便想我的話識破他:合你好是不好的意思,便遠了他。揀著老實厚道、肯讀書、肯學習的人,你就與他肝膽相交,言語必信,逐日與他相處。你自然成個好人,不入下流也。」,楊繼盛遺書 局部,臨刑前的楊繼盛,還做了一首詩:「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與後人補。」這赤膽忠心、浩然正氣,天亦泣之。,楊繼盛究竟是經歷了什麼呢?為什麼被處死?,放牛娃楊繼盛,七歲母亡,十一歲父病故,哥嫂薄情。他歷盡艱辛,刻苦學習。《楊繼盛自書年譜》記載:「十月初,乃與同庠王諱世雄,號奕山,同約共親爨於社學,所居房三間,前後無門,又乏炭柴、炕席,嘗起冰霜,而寒苦極矣。」皇天不負有心人,楊繼盛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32歲時喜中進士(與張居正同科進士),但這位耿忠之士仕途註定不會平坦。楊繼盛40歲被冤死,38歲就被投入了監獄,仕途只有短短的6年時間,最高官職只為次五品員外郎,但他干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情。,楊繼盛自書年譜,一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上書《請罷馬市疏》,彈劾大將軍仇鸞之「十不可五謬」,被貶為狄道典史。楊繼盛在狄道期間興辦學校、疏浚河道、開發煤礦、讓妻子傳授紡織技術,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離任時,當地老百姓泣淚相送於百里之外,稱他為「楊父」。《楊繼盛自書年譜》記載:「狄道之多西番回子,俱習番經,通不讀儒書。予乃聘教讀二人,於員(圓)通寺設館,募番、漢童生讀書者百餘人。至三月後,各生俱知揖讓、敬長上,出入循禮,其資質可進者三十餘人。其各父兄亦因而知道禮,棄番教,舉忺忺(忻忻)然,相謂曰:「楊公來何遲也。」,「邊方之民久被殘虐,易於感化,故予在任則謳歌滿道,去任則哭泣,而送於百里之外者千餘人」。,二是在嘉靖三十二年上《請誅賊臣書》,彈劾內閣首輔嚴嵩,曆數其「十罪五奸」,痛斥嚴嵩篡權蒙上,敗壞朝綱,陷害朝臣,禍國殃民,為一大內賊,最後被嚴嵩投入詔獄直至冤殺。力劾權勢熏天的嚴嵩,楊繼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捨生取義,心繫天下,一心一念報答嘉靖的恩賜。,嚴嵩,《楊繼盛自書年譜》記載:「臣前諫阻馬市,謫官邊方,往返一萬五千餘里,道途艱苦,妻子流離,宗族賤惡,家業零落。幸復今職,方才一月,臣雖至愚,非不知與時浮沉可圖報於他日,而履危冒險攻難去之臣,徒言取禍難成僥倖萬一之功哉!顧皇上既以再生之恩賜臣,臣安忍不舍再生之身以報皇上?況臣狂直之性生於天而不可變,忠義之心癢於中而不可忍,每恨壞天下之事者惟逆鸞與嵩,鸞已殛死,獨嵩尚在,嵩之奸惡又倍於鸞,將來為禍更甚。使舍此不言,再無可以報皇上者。」,投入監獄後的楊繼盛備受盡酷刑,傷痕纍纍,又少食缺葯。他傷口化膿,自己用小刀刺膿,破瓦割去腐肉,掌燈的獄卒嚇得燈都掉地上了,楊繼盛還自詡比關公刮骨療傷強,關公是別人替他刮骨,而他自己親自動手。這堅強的信念,錚錚鐵骨誰能比!,《楊繼盛自書年譜》記載:「兩腿腫脹,衝心不能忍,又無葯可用,又無刀針可刺,正無計間,司獄陝西涇陽劉時守送茶一鍾,予飲之,心稍定。因茶思起「人以瓦尖打寒」事,遂將鍾打碎,取瓦之尖而銳者,將竹箸破開,夾瓦尖在內,用線拴緊,以尖放瘡上,用鼓錘打箸入肉五六分,」,「予曰:此瘡潰已深,非瓦尖所能到也。遂以小刀,先用針線將腿皮穿透提起,乃將刀刺入約一寸深,周圍割一孔如錢大,膿血流出,方予割肉時,獄卒持燈手顫至將墜地,乃曰:關公割骨療毒猶藉於人,不似老爺自割者。」,在嘉靖三十四年,楊繼盛遇害。「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這就是做為士大夫楊繼盛的最好詮釋。楊繼盛遇害七年後,嚴嵩被罷官(兩年後病死)。明穆宗繼位後,楊繼盛被平反。「楊繼盛」,這個熠熠生輝的名字,是赤膽忠心、錚錚鐵骨的代名詞,註定被後人所銘記。,如果您也喜歡歷史,喜歡文物背後的精彩故事,請關注「涼拌古今」。
很赞哦! (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