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宫 武将发动叛变,3千叛军包围皇宫,皇帝只说了3个字,叛军立马溃败逃散
武将发动叛变,3千叛军包围皇宫,皇帝只说了3个字,叛军立马溃败逃散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黑暗而动乱。在这一百六十多年里,各方势力割据混战,阴谋、背叛和杀戮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光怪陆离之事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而位于北方的北齐,就是南北朝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朝代。
北齐的第四个皇帝,是武成帝高湛。很多人并不熟悉此人,但应该知道他的老婆——胡太后。这个胡太后真是臭名昭著,因荒淫无度和秽乱宫闱而极有知名度。而高湛和胡太后是臭味相投,一样的好色残暴,许多北齐皇族子弟,都被他除之而后快。
而武成帝的儿子们都尽得武成帝"真传",就没几个成器的。武成帝驾崩之后,他的二儿子高纬继位,是为北齐后主。而北齐的江山,正是断送在高纬手里。根据《北齐书》的记载,高纬从小就"性懦不堪,言语涩呐,无志度"。他不关心朝政,整日与一帮小人厮混在一起。高纬继位没多久就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致使百姓怨声载道。高纬十分喜欢斗鸡和飞鹰,甚至还给他养的鹰和鸡封官,和大臣享受一样的待遇。
面对高纬的荒唐行为,他的弟弟琅琊王高俨很是气愤。与高纬不一样,高俨从小就十分胆大,且性格刚烈。《北齐书》里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高俨小时候生过一场病,喉咙又肿又痛,太医只好用钢针刺入高俨的喉咙放血,别的小孩被如此对待,只会大哭,可高俨却神色不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高纬被武成帝封为皇太子时,高俨曾对武成帝说:"兄长性格懦弱,怎能当此重任?"武成帝曾对别人称赞道:"高俨颇有心计,日后定会有一番成就。"
高纬在位期间,虽然高俨才十几岁,却身居要职,身兼大司马、大将军、司徒和尚书令。看着哥哥一天比一天荒唐,高俨越来越不满,想废了哥哥,自己取而代之。当时胡太后又一个宠臣,名叫和士开,仗着胡太后对自己的喜爱,为所欲为,干下不少人神共愤的事。高俨决定,就以铲除奸臣和士开,清君侧为理由发动兵变。
经过一番精心筹划,高俨行动了。他先派人埋伏在北齐皇宫的神兽门外,待那和士开像往常一样经此处上朝时,便一拥而上将他杀死。而高俨则假传圣旨,调集三千士兵,将皇宫包围。
高纬得知兵变的消息之后,被吓得不知所措。正好大将军斛律光也在宫中,他听到高俨造反的消息,反而抚掌大笑。在身经百战的斛律光眼中,高俨的这场兵变,就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他立即向高纬建议道:"琅琊王此次兵变不值一提,只要一出手,必能将他击败。陛下只要亲自前往千秋门接见叛军,琅琊王就会无计可施。"
高纬将信将疑,但还是战战兢兢地摆驾千秋们。只见那高纬身骑御马,传下一道三字圣旨:"大家来!"大家,是古时对皇帝的尊称,高纬此话的意思是告诉三千叛军,皇帝驾到。果然,正如斛律光所言,那些叛军本来就是听信了高俨的假圣旨,这才来执行任务的,一看到皇帝出面,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自己是被琅琊王诓骗来造反的,三千人一转眼就跑没影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败局,高俨慌了神,跑也不是,打也不是。这时斛律光走上前去,拉着高俨的手说道:"你可是皇帝的亲弟弟,不就是杀了个无关紧要的大臣吗,只要你好好跟皇帝说清楚,没什么过不去的。"然后就将高俨拉到高纬面前,让他下跪向皇帝请罪。斛律光又对高纬说道:"琅琊王年纪还小不懂事,等日后长大了,自然就会改过自新,还请皇帝放过他这一次。"
虽然高纬此时恨不得将高俨五马分尸,但斛律光已经这样说了,也只好暂时将高俨囚禁起来。没过几个月,高纬就派人在夜里暗杀了琅琊王。虽然北齐后主高纬侥幸地将这场兵变化险为夷,但他却我行我素,一如之前那般荒唐行事,没过几年,北齐就灭亡了。
相关文章
- 明朝皇宫 神秘男子住进皇宫内:一个月后慈禧竟突然怀孕
- 古代皇宫 神奇的老汉神奇的龙灯为什么老汉要烧了皇宫?
- 唐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唐朝存续近三百年期间, 发生在皇宫里的三大悖逆人伦事件
- 黑衣宰相 皇帝祭祀时遇到大雨,偷偷溜回皇宫,宰相大怒:太气人了,我要辞职
- 明朝皇宫 明代的疯狂贪污:皇宫修扇窗户要5000两白银
- 狂热行动中 败局已定,狂热日军皇宫门前上演大招:胆大的剖腹,不敢的用手雷
- 王太医 太医身为正常的男人却可以进出皇宫 皇帝为什么一点也不担心他们
- 明朝皇宫 把年幼的女儿送入皇宫,上官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 明朝皇宫 天下风云聚皇宫:咸阳雄!未央正!大明丽!紫禁威!一宫镇一朝
- 明朝皇宫 这个女子只是满清皇宫中的侍女,死后为何被按照嫔妃之礼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