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安在历史上的称呼 关于清末民初改称呼的历史故事

火烧 2021-09-23 01:15:57 1106
关于清末民初改称呼的历史故事 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大清门更名为中华门。“中华”二字是民族与国家的象征。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前一天)人们摘下“大清门”匾,将“中华门”匾悬挂起来。中华门匾是

关于清末民初改称呼的历史故事  

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大清门更名为中华门。

“中华”二字是民族与国家的象征。

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前一天)人们摘下“大清门”匾,将“中华门”匾悬挂起来。

中华门匾是黑底白字横式,长宽比约为2比1,上面“中华门”三个字很大。

在更换匾额时还有一个小故事,流传颇广:说是辛亥革命胜利,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大清门改称“中华门”。

在辛亥革命一周年庆典前一天,即1912

年10月9日清晨,人们将刻有“大清门”三字的旧匾额取下,准备翻过来用其背面刻字,却发现匾额背后已有“大明门”三字。

原来两百多年前的先人们也有同样

的想法,清朝更名“大清门”时,就利用了匾额背面。

于是民国政府又赶制了一块匾额,“中华门”三字由时任京兆尹王冶秋书写。

西安在历史上的称呼 关于清末民初改称呼的历史故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