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可帮帮忙在哪里 帮帮忙地理
帮帮忙地理
七年级生物检测题
1.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下列哪种血细胞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 )
A.白细胞,纤维蛋白原 B.红细胞,纤维蛋白原 C.血小板,血红蛋白 D.红细胞,血红蛋白
2.血液中的细胞包括(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红细胞和血浆 C白细胞和血浆 D血小板和血清
2006年四川地区生物七年级下半期考试-人教版 2006-4-29 10:44:22免费
1、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
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突增。
3、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其表面有许多
2006年广东惠来初中第四单元生物圈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教案和课件-北师大[原创][整理] 2006-4-12 10:25:38免费
:初中第四单元生物圈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教案课件,实用,适合教北师版的教师备课上课用。
浙教版[原创]七年级科学下植物的一生 2006-4-5 10:11:42免费
浙教版[原创]七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的一生
血液循环图片 2006-3-25 13:46:28免费
介绍血液循环途径
细胞是如何构成人体的?-苏教版 2006-3-14 11:22:49免费
本课件供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多细胞生物体的形成的第二课时使用,课件介绍的简明扼要。
很实用!
2005-2006学年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新课 2006-3-9 10:59:44免费
1、男性和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部位分别是 ( )
A、睾丸 子宫 B、阴茎 阴道 C、附睾 卵巢 D、睾丸 卵巢
2、胚胎在母体中发育的场所是 ( )
A、卵巢
人教版2005-2006初一期中生物试题 2006-3-3 8:44:12免费
2005-2006初一期中
1.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的生物特性是
A.新陈代谢 B.生殖 C.遗传变异 D.进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草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蚯蚓在生活中能自己制
人教版2005-2006初一期末生物试题 2006-3-3 8:43:29免费
2005-2006初一期末
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2.转动时能使镜筒快速升降的是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反光镜
3.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2006-1-24 10:14:03免费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2、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哪一结构受到了酒精的麻痹(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下列反射中哪一个反射最高级 ( )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4、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 ( )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胎盘
2006年元月四川省青神县七年级生物期末检测卷 2006-1-21 10:38:27免费
:(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鼠妇 B.桃树 C.香菇 D.禽流感病毒
( )2.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资源匮乏 B.环境污染 C.粮食短缺 D.飞船上天
(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
新课标北京版[原创]合理饮食和食品安全 2006-1-19 9:17:36免费
新课标北京版[原创]合理饮食和食品安全,为区研讨课使用课件,小组学习方式进行的一节汇报课
地理: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 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
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
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
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 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
§2.1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
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
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0度
经线 半圆(弧形) 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 赤道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 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2.4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作者: binbin_9206 2007-1-2 10:2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请问,有没有初一上学期的地理复习资料、试卷等...
第三章
§3.1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
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2 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3.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教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典:《圣经》 伊斯兰教: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佛教:庙宇:金碧辉煌;分布:亚洲;概述: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3.4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村庄: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集镇: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四章
§4.1 天气和气候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2 气温和降水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春分、秋分:太阳与赤道(0°)成垂直角。
夏至:太阳与北回归线(23.5°N)成垂直角。
冬至:太阳与南回归线(23.5°S)成垂直角。
根据这三条线划分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第五章
§5.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不同类型的国家:全世界有60多亿人,分别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
世界国家面积居世界前十名世界国家人口居世界前十名
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国家 单位(亿人)
俄罗斯 1707 中国 12.67
加拿大 997 印度 9.98
中国 约960 美国 2.76
美国 937 印度尼西亚 2.09
巴西 854 巴西 1.68
澳大利亚 768 巴基斯坦 1.52
印度 297 俄罗斯 1.45
阿根廷 278 孟加拉国 1.27
哈萨克斯坦 272 日本 1.27
苏丹 250 尼日利亚 1.09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
§5.2 国际合作
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当代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3 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缩写:UN;常任理事国: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行政负责人:秘书长。
总部:美国纽约;主要职责: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缩写:WTO;行政负责人:总干事;总部: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精神: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理想:和平、友谊、进步;总部:瑞士洛桑 红十字会:宗旨:人道主义;任务: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上海合作组织: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初一历史 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归纳)
上学期
1.主要国家建立情况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亡国者 都城
夏 前2070年 禹 桀 阳城
商 前1600年 汤 纣 亳、殷
西周 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
秦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西汉 前206年 刘邦 长安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2.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禅让制:原始社会首领产生方式; 王位世袭制:从夏禹传子启开始
分封制:西周开始; 中央集权制:秦朝开创,包括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5.称号与人物
神农氏:炎帝;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 大禹:禹
医圣:张仲景; 神医:华佗; 书圣:王羲之
6.人物与成就
李冰:都江堰 张骞:出使西域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麻沸散 司马迁:《史记》 祖冲之:圆周率 贾思勰:《齐民要术》
郦道元:《水经注》 王羲之:《兰亭序》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7.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
8.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
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西周时的司母戊鼎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都江堰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秦朝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西汉
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纸最早发明于西汉
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是华佗
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算方法的书籍是《九章算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写的《史记》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的人是祖冲之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
东晋南北朝时,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下学期
1.主要朝代建立情况
朝代 隋 唐 元 明 清
建立者 杨坚 李渊 忽必烈 朱元璋 皇太极
称号 隋文帝 唐高祖 元世祖 明太祖
都城 长安 长安(今西安) 大都(今北京) 应天、北京 北京
2.主要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创设,包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科 举 制:隋朝创设,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唐朝时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行 省 制度:元朝创设,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明朝设立,主要有明太祖设的“锦衣卫”和明成祖设的“东厂”。
八 股 取士:明朝的科举制度,考试范围在“四书五经”,文章称“八股文”,对读书人危害甚巨。
军 机 处: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
3.著名盛世及皇帝 贞观之治:唐太宗 贞观遗风:武则天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4..宋代三大词人及代表作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5.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6..四大名著及作者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7.人物与成就 李春:赵州桥 毕升:活字印刷术 孙思邈:记载火药配方 司马光:《资治通鉴》关汉卿:《窦娥冤》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郑 和:七次下西洋
8.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孙思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
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
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
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修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
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