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方山恶 山西方山南村古城址,城池築於戰國,公元140年為南匈奴統治中心

火烧 2021-07-30 22:02:27 1066
山西方山南村古城址,城池築於戰國,公元140年為南匈奴統治中心 若愚 文圖山西省方山縣南村古城遺址漢代為縣治,晉代為左國城。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古城坐落在四周陡峭的黃土原上,是兵家必爭的要塞。古城形制

山西方山南村古城址,城池築於戰國,公元140年為南匈奴統治中心  

方山恶 山西方山南村古城址,城池築於戰國,公元140年為南匈奴統治中心
若愚 文圖
山西省方山縣南村古城遺址漢代為縣治,晉代為左國城。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古城坐落在四周陡峭的黃土原上,是兵家必爭的要塞。古城形制特殊,為適應自然地埂條件和軍事 防禦措施的需要,城址平面布局在國內實屬罕見,城外西南邊有北川河及其支流,遠眺城周的東、南、西三面被土丘陵環繞,唯古城之北,地勢開闊而低平。古城最 外圍周長為9932米。此外戰國的皋狼城遺址位於中部,漢代的皋狼縣和晉代的左國城是在戰國邑的基礎上擴建的。出土文物有:仰韶文化的紅陶雙耳平地瓶、 杯、石鏟,龍山文化的灰陶碗、罐,戰國時的銅鏃、陶鬲、瓮,漢代陶壺、罐等。
南村左國城有著不尋常的歷史,它是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之都。古城遺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城池築於戰國,春秋戰國為白狄、皋落所居之皋狼邑,漢為皋狼縣。從公元140年西河郡內遷離石起,這裡建為左國城,南匈奴的首腦機關——南單于庭就入駐這裡。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在左國城做大單于,自稱漢王,公元308年稱漢帝,建漢國(也叫前趙)。公元309年遷都平陽(山西臨汾西南附近)。
左國城在南單于居住期間,是匈奴人政治、軍事中心也是內遷胡人中央聖地。成為北方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的核心基地,先後輝煌400多年,孕育了一支強大的「離石胡」人,這裡作為南單于庭匈奴左部帥駐地,統領並督察石樓、汾陽、文水、忻州和祁縣五部胡人(匈奴)軍事。指揮五胡千軍萬馬攻城掠地,推翻了西晉王朝,統治了山西大部分及長安、洛陽等中原的核心部位。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內遷少數民族在內地建立的國家政權。這裡是陝北內蒙交界處匈奴大夏國統萬城的祖庭。左國城作為匈奴早期的都城有著輝煌的歷史。
左國城遺址就在方山縣峪口鎮南村,南村北半部分在左國城內,左國城西邊和南邊為北川河,北川河是呂梁境內較大一個河流,它貫穿呂梁北部,從呂梁市向西匯入黃河,北川河在此處向東繞了個彎後向南流去。左國城北邊峪口河從東向西流入北川河,東部城外為大山,緊鄰北川河西部也為高山,左國城夾在兩邊大山中間,扼守著北部通向離石的要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北方少數民族進犯中原這裡是一個重要會合點。
劉淵(約251年-310年),字元海,新興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北)。為五胡十六國時代中,漢國的開國君王。劉淵是西漢冒頓單于的後代,本姓攣鞮,因漢高祖劉邦嫁公主給冒頓單于和婚並約為兄弟而改姓劉。劉淵亦是東漢末年南匈奴單于於扶羅之孫,匈奴左部帥劉豹子。劉淵在父親死後接掌其部屬,直至八王之亂時諸王互相攻伐,劉淵乘朝廷內亂而在并州自立,稱漢王,建立漢國(後改為前趙),5年後稱帝,改元永鳳。310年,劉淵病死,在位六年,被謚為光文皇帝。
劉淵是 西漢時期 匈奴首領 冒頓單于的後裔。漢高祖 劉邦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與冒頓單于相約為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
東漢 建武初年(25年), 烏珠留若鞮單于之子右奧鞬 日逐王比自稱南單于,進入西河的 美稷定居,當時離石的左國城就是單于遷移的宮廷。 中平年間(184年―190年), 羌渠單于派其子 於扶羅率兵援助東漢,討平 黃巾軍。當時正碰上羌渠單于被國人所殺,因此於扶羅將所率的兵眾留駐在東漢,自稱單于。緊接著 董卓叛亂,於扶羅率兵劫掠太原、河東,後駐紮河內。於扶羅死後,其弟 呼廚泉繼位,任命於扶羅之子 劉豹為 左賢王,劉豹即劉淵的父親。後來, 曹操將呼廚泉的兵眾分為五部,任命劉豹為左部帥,其餘部帥也都由劉姓擔任。
太康年間(280年―290年),改變舊制,設置都尉,匈奴各部中,左部居住在太原的 茲氏(今山西高平),右部居住在祁地,南部居住在 蒲子,北部居住在新興(今 山西 忻州北),中部居住在大陵。劉姓雖然分居在五部,但是從大的範圍上看,他們都是居住在晉陽的汾水和澗水一帶。
永興元年(304年),劉淵在南郊築壇設祭,自稱漢王,赦免境內囚犯,建年號為 元熙,追尊 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立妻呼延氏為王后。署置百官,任命劉宣為 丞相, 經師崔游為御史大夫,宗室 劉宏為太尉,其餘的人授官各有等差,國號為漢(史稱 漢趙、 前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