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逝去不可遏前一句 成语: 势不可遏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势不可遏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势不可遏 成语简解 编号: 3649成语: 势不可遏注音: ㄕˋ ㄅㄨˋ ㄎㄜˇ ㄜˋ汉语拼音: hì ù kě è参考词语: 势不可当释义:
成语: 势不可遏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势不可遏 成语简解 编号: 3649成语: 势不可遏注音: ㄕˋ ㄅㄨˋ ㄎㄜˇ ㄜˋ汉语拼音: shì bù kě è参考词语: 势不可当释义: 义参「势不可当」。见「势不可当」条。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势不可遏”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势不可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晋书.卷六七.郗鉴列传》载,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定都建康。但天下仍是纷乱的局面,各地都有贼寇造反,甚至想要取帝位而代之。当时王含、钱凤进逼京师,朝廷百官莫不忧心忡忡。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王含、钱凤军力虽多,京师地小兵弱,难以久守,应乘敌人军力尚未集结前,由皇帝率军亲征。郗鉴却独排众议,认为:「王含、钱凤人多势众,且来势汹汹,朝中军力无法阻挡,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敌。而且王含军纪不严明,所到之处极尽搜刮,早已失去民心,只要能善用情势,必能克敌致胜。所以只要我方坚固自守,必有更多的忠义之士加入剿灭贼寇的阵容,让晋军更有胜算。如果今日与对方硬拼,我军力弱而敌方强,若是遭对方击败,就算有伍员之类的忠义之士愿意相助,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晋明帝听从郗鉴的建议,暂时按兵不动。原文中的「势不可当」,就用来比喻来势迅速、猛烈,无法抵挡。典源: 此处所列为「势不可当」之典源,提供参考。《晋书.卷六七.郗鉴列传》时议者以王含1>、钱凤2>众力百倍,苑城3>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4>自出距战5>。鉴6>曰:「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7>,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百姓惩8>往年之暴,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往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9>一战,旷日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谋猷10>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强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11>,虽有申胥12>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从之。 〔注解〕 (1)王含:生卒年不详,字处弘,晋山东沂水人。凶顽刚暴,为当时人所不齿。后与其弟王敦叛变,敦败逃至荆州,王含为刺史王舒沉于江中而死。 (2)钱凤:生卒年不详,字世仪,晋朝武康人。与王敦勾结谋反作乱,并做为王敦与沈充之间的密使。王敦败后,钱凤亦被诛。 (3)苑城:即今南京城。本为三国吴之后苑城,东晋南渡后,成帝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 (4)大驾:皇帝。指晋明帝。 (5)距战:迎战。 (6)鉴:郗鉴(西元269∼339),字道徽,东晋名臣。博览经籍,明帝时,拜为安西将军,移车骑将军,与王导、卞壸等同心辅政,封南昌县公。苏峻之乱,誓师勤王,复安晋室。諡文成。有文集十卷。 (7)屈:降服、折服。 (8)惩:警戒、教训。 (9)豕突:野猪向四处冲撞,比喻贼寇到处侵犯。 (10)谋猷:谋略。 (11)呼吸:比喻瞬息、顷刻之间。 (12)申胥:伍员(西元前?∼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伍员逃至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霸,因功封于申地,故称「申胥」。书证: 书 证: 01.《太平广记.卷三五六.韦自东》引《传奇》:「自东不顾,仗剑奋衣而往,势不可遏。」 02.《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卷上.木果木之败》:「适有持铜匜沃水者,误落于地,惊曰:『追者至矣。』群起东走,势不可遏,其丧胆也若此。」 成语接龙“遏”字开头的成语
遏断行云“势”字结尾的成语
虚张声势趋炎附势装腔作势拿班做势破竹之势拿腔做势趋权附势趋炎奉势捉班做势拿腔作势虚作声势虚张形势伪张声势炙手之势拿班作势装腔做势妆乔作势妆腔作势妆么做势“势”字开头的成语
势如破竹势不两立势均力敌势成骑虎势不可当势不并立势不两存势极必反势不可遏势如劈竹势不可抑势可炙手势钧力敌“遏”字结尾的成语
势不可遏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势不可遏”分成的单字详解:
势, 不, 可, 遏。

很赞哦!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