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读书目 历史读物入门书单
历史读物入门书单
历史入门书籍有哪些
这要看你想达到怎样的深度,历史著作一般分为通史和专史,如果是入门,就多读一些通史类的书籍,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类的,读这些书可以了解历史概况,提高学习兴趣;如果想研究的专业一些,就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的选择性看一看,重点了解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还要重视书中的史论部分。
想当历史老师的话,个人感觉不需要想教授学者那样钻的太深,只需要了解基本的历史史实,平时多涉猎一些和历史有关的故事就好了。教历史的人只是一定要渊博,让学生了解到他不曾听过的东西,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此外,自己一定要对历史感兴趣,坚持学习,这是最重要的!
祝你成功!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有趣的讲历史的书籍
许多讲历史的书,读起来都难言轻松,今天推荐书小编要给大家推荐的这四本书,可以说都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历史那些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通俗易懂并不意味着不深入,如果你看过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份书单,感兴趣的话,不妨找来读一读?这些书能把历史讲得易懂又有趣1.《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约翰·赫斯特/著 席玉苹/译 “欧洲,为什么老是抢第一?”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本书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 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哲学思维、民主制度的渊源、政治权力的传递、甚至是医学、生物学使用拉丁文的源始,这种种欧洲因素不断形塑了现代文明的各种特质,使欧洲遥遥走在现代世界的前列。
本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本书曾入围以下书单 深圳读书月2011“年度十大好书”复选50本图书名单 《新周刊》第394期:开卷读史-20位史学达人开列200本历史书单/毛佩琦 新浪中国好书榜社科榜 万圣书园2011年度非学术翻译十大好书 《新京报》书评周刊书评推荐(2014年2月22日)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这31位媒体人在2014年读了哪些历史好书?/张冉 季风书园一周排行-非学术类(2015年4月3日) 《深圳商报》媒体人2015读书单/王昉 麦田年度书单100本好书2011年度引进版社科类获奖图书2.《世界小史》[英] 恩斯特·贡布里希 / 著 吴秀杰 / 译 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撰写,一经出版便受到热烈欢迎。
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历程浓缩在这本小书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神态鲜明、脉络清晰的景象: 猛犸象猎人栖身的简陋山洞,在广阔水域上闪闪发光的雅典卫城,黑烟滚滚的迦太基城废墟,充满雄性荷尔蒙和血泪的罗马斗兽场,折戟沉沙的无敌舰队,只剩断壁残垣的圆明园,还有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随着贡布里希的讲述慢慢推进,当我们意识到历史的存在的时候,它已经近在我们眼前了。
从来没有一本讲述世界历史的书,像《世界小史》一样,能用如此简练生动、优雅平和的语言,勾勒出时而辉煌灿烂,时而暗夜茫茫的文明进程中,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不屈不挠的追求,以及对抗压迫、邪恶、黑暗的无畏勇气。如果说《世界小史》能带给读者什么,那边是对人性、对人类未来永不止息的美好期待。
本书曾入围以下书单2016年1月 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晶报》深港书评-周榜(2016-02-20) 《中华读书报》2016新书推荐(社科) 凤凰江苏人气书榜 慢书房:慢师傅推荐书丨帮你快速了解世界历史的20本书 《出版商务周报》-一周书情(2016-02-22) 《深圳晚报》-领读七天(2016年01月10日) 豆瓣读书-新书快递(2016年02月13日非虚构类) 《深圳商报》-读书周刊(2016年01月17日) 不止读书:2016年2月新书推荐 《羊城晚报》-人文周刊阅读(2016-02-28) 单向街书店-本周荐书(2016-01-17) “深圳书城选书”2016年3月好书 《北京晨报》-人文悦读(2016-01-31)3.《十三不靠》张发财 著 本书系“非主流历史学家”张发财历史段子系列收官之作。张发财写的东西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题材,他不关注宏大叙事,时代变迁,所言尽是些历史犄角旮旯里鸡毛蒜皮的事。
这些事就像散落史海的碎片,经张发财一一拾掇,码齐,一个不小心竟是国士无双了。碎片时代历史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张发财说,我以前现在未来都不要去研究历史。不是皓首穷经,史笔如椽;全是蜻蜓点水,灵光铺满。
历史不必众声合一,它可以是国家的、民族的、人类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张发财没有历史观,也没有野心,但确是在以独到有趣的方式记述个人眼中历史的模样。
本书曾入围以下书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阅读周刊书评推荐(2016年03月22日) 《羊城晚报》-人文周刊阅读(2016-02-21)4.《历史就这七八样》张发财 著 《历史就这七八样》是张发财近五年来的历史专栏结集。这一次,张发财不再满足于百余字的小段子,他希望借由一篇一篇两三千字的小文章,搞搞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
在这本书里,张发财继续发挥其历史狗仔队的特长,抽丝剥茧,大曝历史的隐私。脱去伪装的历史其实很可笑,张发财笔下的历史更加不缺笑料。
诸如为什么得了免死金牌的大臣几乎都不得好死,蒙汗药为什么是居家旅行必备药物,秦桧和李清照是什么亲戚关系,魏晋时候为什么会全民嗑药,武举是哪两个女人开设和废除的,守宫砂是哪种桌面快捷方式…… 张发财就像童话里那个指出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儿,无所顾忌地脱去历史的层层伪装,将历史赤条条地呈现在你眼前。
恶补历史,推荐一本历史入门书籍 ,最好生动一点的
本人也是学文科的,历史虽然上课不听,但是总能考的不错、
这就需要你对历史有高度的兴趣,本人最喜欢的便是历史,尤其是中国民国历史,从民国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感兴趣,
你可以去看看袁腾飞的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
如果你是女生,可以看看穿越小说之类的,最好和历史有所涉猎,这样你就会背景朝代感兴趣了,
虽然本人在初中已经把穿越小说看的发吐了,但如果你是个同人女,也可以看看尼罗的BL小说,关于民国的,这样就会对民国历史很有兴趣了
《中国通史》插图版语言简单,
《远征军日记》以小说的形式讲述民国的一段历史
还有一些民国人物的传记,尤其是唐国刚先生写的,十分有趣,值得一看。
《张学良口述历史》《李宗仁口述历史》《胡适口述历史》
以上都是本人经验。
想了解历史,初学者该看什么书
国史大纲?中国通史?人类学简史?宇宙简史?23333
古文的史记?资治通鉴?XXX解史记,XXX解资治通鉴?
这类玩意主要不是看内容写啥,标题是啥,而是看作者是谁…………大家写的才有可信度、互相印鉴、严而求实
——————————————————————————————————————
豆瓣@大清炮队对《国史大纲》的书评:
中国通史类作品比较受推崇不外乎以下几本,如果想看的话选一部来读即可:
《中国通史》吕思勉 (30-40年代 - 沦陷区), 《国史大纲》 钱穆 (30-40年代 - 国统区)
《中国通史》范文澜 (50-60年代 - 大陆), 《中国通史》傅乐成 (50-60年代 - 台湾)
《中国通史》白彝寿等 (90年代 - 大陆)
还有一部西方视角的《剑桥中国史》(费正清等 - 英文著作)
其中范文澜、白彝寿版《中国通史》和《剑桥中国史》都是大部头,其他的想看到还可以看完。
1. 《国史大纲》是看过的唯一一本繁体字竖排版的书。900多页的书慢慢的大半年才读完。
2. 原来古人这种排版方式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正文分大中小三种字体,分别对应主要内容,细节内容和文中注解。这样全书错落有致,而且易于阅读:不感兴趣的地方直接读大字体,跳过其余,感兴趣的地方可读细节,有疑惑的地方还有插入文中的小字引用部分进一步说明。

3. 一般来说,史学家要秉持的最重要职业操守就是客观公正,此点是也史学家和文人最大的区别。为了避免写出文人写的那种不靠谱的东西,史学家会极力避免情绪化的东西在作品里面。而《国史大纲》却有点不同,不仅有一个激愤的序言,而且开篇前还有一篇长达15节30多页的引论,全部用来对比西方历史,宣扬中华历史的光辉伟大独特先进。不是这位近代最有名的史学家之一不淡定,而是此书成于30年代末40年代初,正是中华民族存亡最危机的时候,而整整100年的摧残也让大批知识界人士对中华文明信心全无,对未来失去方向。因此钱穆要用此书(用作大学教材)提振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期望借历史得到强大的凝聚力,共同读过最危难的时刻。
4. 即使对这本书不感兴趣,序言以及30多页的引论(对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比总结得很好)还是非常值得读读的。
5. 本书以政治、经济、文化为切入点,基本走的都是大脉路,充分发挥了作为史学家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特长,对各时期的政经文变化和原因都有所归纳和总结,严谨而全面,而对历史书籍一般着墨最多的战争方面倒是内容很少。书中对政治制度变化的研究最为完备和成熟,这点也集中体现在他的名作,专门讲政治制度变迁的小册子《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这方面他的权威性应当不做第二人想。
6. 可能是因为处在整个民族最黑暗最无助的时期,钱穆在著作中体现出很多民族主义的立场,对元和清两朝透露出其基本否定的态度。严格上来说这算是小败笔,史学家应尽量客观而少表露立场,不管是民族主义的还是意识形态的,不过处在那种年代,也是情有可原。
另:
相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傅著并没有特殊的史观,却十分重视经过考订的历史现象。钱先生的大著,吸纳了顾炎武、顾祖禹、顾栋高、赵翼和钱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国史大纲》中,埋藏了上百个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傅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是综合已经成定论的许多研究发现,做个总结。两者各有长处。
——许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