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杜牧的诗有哪些 世人都说木兰英勇,杜牧这首诗却说出了她内心的凄楚,令人同情

火烧 2022-04-28 09:56:48 1077
世人都说木兰英勇,杜牧这首诗却说出了她内心的凄楚,令人同情 说到巾帼英雄,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 ”代父从军”的木兰。 作为古代不多见的女英雄,她曾多次被搬上荧幕,她的事迹最早见于「 ”乐府双壁”之
杜牧的诗有哪些 世人都说木兰英勇,杜牧这首诗却说出了她内心的凄楚,令人同情

世人都说木兰英勇,杜牧这首诗却说出了她内心的凄楚,令人同情  

说到巾帼英雄,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 ”代父从军”的木兰。 作为古代不多见的女英雄,她曾多次被搬上荧幕,她的事迹最早见于「 ”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辞》。 根据《木兰辞》中的描述,木兰应该生于南北朝后期。 当时朝廷下令征兵,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年幼,无奈之下木兰只能代父从军,披甲上阵。 木兰在疆场驰骋了12载,屡建奇功,等她跟着大军班师回朝时,皇帝论功行赏,欲拜她为尚书郎,但她坚决不受后来解甲归田。 在她回家后,又换上了女装,同行12年的士兵这才知道原来木兰竟是女娇娥。 但是《木兰辞》中并没有提到木兰的结局,后来多流传当时的皇帝知道木兰身世后,曾想召她入宫,她宁死不屈,自尽身亡。 皇帝听说后也大为悲痛,追赠其为「 ”孝烈将军”。 这里的「 ”皇帝”是谁无可考证,木兰的结局也无从得知,但是「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却一代代流传下来。 可是世人只看到了木兰的英勇,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她以女儿之身混迹军营的心酸。 直到唐朝的杜牧,在游览木兰庙后,写下一首《题木兰庙》,道出了木兰内心不为人知的凄楚,读来令人同情。 全诗如下: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的怀古诗一向别出心裁,就像人人都在称赞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他却在《题乌江亭》中说「 ”包羞忍耻是男儿”。 而这首诗也是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凸显木兰的英雄形象,虽然略显悲剧,但我却认为这才是真实的木兰。 诗歌开头以「 ”弯弓征战”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木兰驰骋疆场的英勇形象。 她像男儿一样,一身戎装,征战沙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这一晃就是12年。 可是即使男儿打扮,也改变不了她是个女娇娥的事实,午夜梦回,她也会梦到描眉的少女生活。 一个「 ”梦”突出了她心中的悲伤,「 ”画眉”本是少女再常见不过日常动作,可是对于此时的木兰来说,却只能出现在梦中,心中的伤不言而喻,而这也突出了她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第一句写的是她外在的勇猛,而第二句则着重刻画她内在的少女本色,这样矛盾的木兰才是真实的她。 接着的三四句笔锋一转,写到了和亲出塞的昭君。 她曾多次举杯回望故乡,甚至到拂云堆上祭奠王昭君。 王昭君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汉代的和亲公主。 明面上来看她和木兰没有半毛钱关系,一个是柔弱的美女,一个是勇猛的女将军。 其实不然,她们的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无论是木兰从军还是昭君和亲,都是以女子之身,担负起了家国民族的重责。 而原本在封建男权社会,保家卫国当是男子的职责,可是最后却是红颜背负起了这样的职责,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杜牧在这首诗中没有直接指责男子,而是先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再道出她内心的无奈和凄楚。从而揭露了「 ”安危托妇人”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发人深省。 不知读了这首诗你对木兰是否有了更深的了解?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