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业国家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投降前日本糧食短缺,如何保命?4類食物就在身邊,原來都可以吃

火烧 2021-07-14 17:41:30 1073
投降前日本糧食短缺,如何保命?4類食物就在身邊,原來都可以吃 1944、1945年的冬春,或許是日本投降前最寒冷的季節。整整半年,日本沒有給民眾發放燃料了,嚴寒之中的日本人,早已習慣了用燒焦的殘餘木片
工业国家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投降前日本糧食短缺,如何保命?4類食物就在身邊,原來都可以吃

投降前日本糧食短缺,如何保命?4類食物就在身邊,原來都可以吃  

1944、1945年的冬春,或許是日本投降前最寒冷的季節。
整整半年,日本沒有給民眾發放燃料了,嚴寒之中的日本人,早已習慣了用燒焦的殘餘木片燒飯,艱難地維持著生命。
餓死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投降前的最後黑暗,料想當下人不會感知。
1945年的日本
政府戰時實行特殊的經濟制度,為全民統一分配生產額,統一配給物資,全國運行達到高度的集中統一,為與英美開戰,婦孺老幼皆備戰,舉國拼了。
儘管如此,日本遠遠無法與美國抗衡,鋼鐵20:1,石油200:1,飛機5:1,國力懸殊的狀況,幾乎沒有改變。
太平洋戰爭伊始,東條英機就對糧食和副食品實行嚴格的配給,成人每天口糧330克,以家為單位,憑糧本在指定的米店購買。
而且下令禁止只吃白米,要糙米精米混著吃。
日本的糧票
隨著戰爭的繼續,農產品深受影響,大米年產量從1000多萬噸降到1945年的660萬噸,餓肚子已是常態。
副食品的配給與戰前比,更是銳減,肉減少到1941年的20%,糧油、糖幾乎沒有。
黃豆、花生等能拿去提煉工業用油的東西,都被政府徵用了,連商店貨架上的零售米酒、糖都被用來提煉酒精了。
配給的食物,經過營養專家的精準測算,以熱量定量,由戰前的每天2160卡,降到每天1900卡。
1945年的日本
為了充分吸收營養,專家們還向民眾推薦一種最科學高效的飲食方法,號召大家進食時要反覆咀嚼,細嚼慢咽。
同時,政府號召大家開拓食物來源,發揮聰明才智,探索更多可以吃的東西。
這些東西如今看來都不是食物,但在彼時日本人眼中,卻是救命貨:
①橡果
橡樹果實我們在動畫片《冰河世紀》的開頭常見,那個松鼠抓一枚橡果跑來跑去。橡果仁里有豐富的澱粉,一度是人類早期的食物來源,但因味苦而澀被小麥大米取代。
現在日本重新撿起來,列入政府制訂的食物名單,號召小學生去野外收集500萬石。
②鋸末
說來難以置信,谷糠、花生殼、鋸末原來可以當作人們的食物。這些東西小編兒時只在動物飼料中見過。
據說,鋸末可以被一種發酵菌分解成粉末,然後以1:4的比例與麵粉混合,就可以做成糰子、薄餅或麵包。
③花
花和嫩葉可以食用,小編也是從日本戰敗時的食譜中看到的。為了補充人體礦物質的不足,政府鼓勵人們把沏過茶的茶葉、玫瑰的種子、花和葉子收集起來吃。
有誰能想到玫瑰種子可以吃?
④昆蟲
牲畜類的就不要想了,要優先供應軍隊,狗也被人們打死吃光了,這時人體對蛋白質源源不斷的需求如何解決呢?
當時大阪的一份報告說,蛋白質不足,可以從以下動物、昆蟲中攝取:
蠶蛹、蚯蚓、螞蚱、家鼠、田鼠、蝸牛、蛇、青蛙……
營養專家稱,如果好好消毒,老鼠的肉吃起來,就像小鳥的味道。
當時的報刊上,有許多介紹如何獲取新食物的文章,如《這樣吃——只要發揮聰明才智,必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食物來源》《怎樣吃橡樹子》《讓我們捉螞蚱吧》。
臨近投降,日本民眾就是在這樣的食譜中熬過了最後時刻。
當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宣布「終戰」投降時,一個常被家人趕出去捉青蛙吃的小學女生說,她的第一反應是,再也不用與青蛙大眼瞪小眼了。
================
參考文獻:胡博、約翰·道爾《擁抱戰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