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广“节能建筑”
电与现代化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电能的建筑会给居住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一幢幢高楼大厦的能源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并影响到周围环境。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状况呢?世界环保组织指出:发展“节能建筑”应成为一个国家制订能源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发达国家把发展“节能建筑”与推广“智能建筑”结合了起来,通过“智能建筑”来达到节能的目的。随着电脑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日臻完善,已经完全有条件对建筑物的节能进行综合管理并获取最佳效果了;各种新型的节能手段,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的推广,以及节能灯的广泛普及,使设计“节能建筑”已不是很困难;大量节能建材进入市场,使城市建筑物的设计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根据世界环保组织的调查,发达国家发展“节能建筑”的成绩相当显著,在已经推广“节能建筑”的城市中,就建筑物本身来说,单位建筑面积耗能下降了25%~35%,有的甚至达到40%以上;就整个城市而言,美国拥有“节能建筑”的城市,能耗普遍下降了3%~6%,这意味着该城市每年可以节省能源开支数亿美元!
发展“节能建筑”同革新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和强化环保意识正在融为一体,这是当今许多国家执行节能与环保政策的重要特色。专家们认为,这种结合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经济效益,远比采用局部措施强得多。在能源匮乏的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规模化发展“节能建筑”,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制订综合方案,合理投资,突出重点,结果,日本城市的“节能建筑”面积以年均25%的高速度发展。在此期间,日本城市能耗降低了6.6%,如果再考虑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好处,发展“节能建筑”收到的经济效益还将高得多。
在我国,“节能建筑”也正成为城市建筑的一大方向。例如,上海市在1996年建成的住宅中,共有15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使用了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使用新材料的建筑面积比1995年同期增长了50%。1996年,上海市共投资了2.4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住宅建设的试点工作,还专门制订了“上海市新型墙体材料试点小区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暂行规定”,从而使这项试点工作有了具体的标准,并且明确了外墙、屋顶、窗户的传热系数要求,如使用了保温隔热性能优良、气密性好的塑钢窗,屋顶采用坡形,外墙采取了多种保温隔热措施,又改善了目前混凝本空心小砌块保温隔热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以后“节能建筑”大规模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节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