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狗不理由来 “狗不理包子”名字的由来

火烧 2022-01-29 19:54:26 1088
“狗不理包子”名字的由来 狗不理始于清朝咸丰年间,由直隶省武清县下朱庄人高贵友创始,高贵友乳名叫“狗子”,他自幼居于天津,在当时南运河畔的刘家蒸吃铺做帮工和学徒,高贵友用3年掌握做包子和其他面食的手艺

“狗不理包子”名字的由来  

狗不理始于清朝咸丰年间,由直隶省武清县下朱庄人高贵友创始,高贵友乳名叫“狗子”,他自幼居于天津,在当时南运河畔的刘家蒸吃铺做帮工和学徒,高贵友用3年掌握做包子和其他面食的手艺,然后开办一家名“德聚号”的小吃铺,专营包子。

由于当时德聚号的包子色香味形俱佳,生意十分兴隆,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因此,很多顾客都戏称他为“狗子卖包子,不理人”。

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而他所经营的包子便因此而得名“狗不理包子”。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尝后大悦,说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的香,食之长寿。”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扩展资料: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

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

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狗不理由来 “狗不理包子”名字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不理包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