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之王与弓箭女皇升级谁 弓箭之王沒想到是他們?連逃跑時都在射箭的蒙古騎兵都排不上
弓箭之王沒想到是他們?連逃跑時都在射箭的蒙古騎兵都排不上
當年明月應該是評說蒙古的專家。讀史書尤其是明史多年,還沒見到一個人把歷史寫得那麼輕鬆有趣,寫得那麼火。
在《明朝那些事》裏當年明月稱讚蒙古人的戰鬥力相當的強,他們是天生的戰士。成吉思汗帶領他們把戰爭的破壞力狂風暴雨般宣泄到世界各地。
蒙古人是使用弓箭的天才。他們把神箭手稱作哲別。哲別在蒙古人中受尊重的程度要勝過現在的體育明星。他們發明了當時最爲可怕的弓,射程可達300米,無論天上的雄鷹,地上的快馬,重甲之人都難逃其鋒。在當時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種很痛苦的事,因爲他們並不與對方直接用刀劍廝殺,他們用弓箭致人死地。碰到蒙古騎兵時,噩夢就開始了。蒙古人進攻前射箭,進攻的過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時,還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這種類似無賴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瘋!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的蒙古軍隊進攻東歐時,那些體格遠遠比他們健壯的歐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他們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劍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憑藉強弓利箭蒙古人縱橫歐亞。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的箭下顫抖呻吟。直到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一支更善於使用弓箭的軍隊,他們擁有更強的弓箭裝備和射擊戰術,蒙古人遇見了對手,嚐到弓箭嗜血的殘酷和死亡的痛苦。這個對手就是南宋軍隊。
蒙古的戰術極爲簡單,作戰時採用小股騎兵試探,然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方法對敵方薄弱部位實施衝擊。一旦攻擊受挫,立刻撤走,然後尋機從側面突破。機動,是蒙古軍隊的最大優點。
面對蒙古人的來無影去無蹤,南宋軍隊採用以靜制動的戰術。臨敵時,刀槍居前,弓弩在後,當敵人接近至300米時,,令一個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若箭可以射到敵人,則所有神臂弓手一起射之;敵接近至200米時,令一個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箭可以射到敵人,則所有平射弓手齊射;當敵人衝到陣前,則持槍士卒與之肉搏。防守時弓弩的威力就更大了,蒙古人圍住襄陽多年而不能攻克,跟宋軍善於使用弓箭礌石防守有關.
在南宋軍隊當中,弓弩兵佔六成以上。當時軍隊衡量將士的武藝高低,都是以臂力作爲第一標準。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射得一手好箭,能夠百步穿楊被稱爲神臂將;岳飛和韓世忠都是使弓的好手。史稱二人可以挽300斤的硬弓。面對精於騎射的金人和蒙古人,花拳繡腿是不頂事的。單兵騎射能力不足,就採用團隊協作完成攻防。宋軍將弓箭的使用做了細分:弓是步騎通用的,而弩只能步兵使用。這是因爲弩要用腳力張開弩,射程遠,但射擊頻率較低,從敵騎兵進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發弩三到四次.,針對這一缺點,宋軍設張弩人,進弩人,發弩人,來減短髮箭間歇。 著名的神臂弓其實就是一種弩,裝有機關,可由一人發射,射程最遠也可達370多米,且可貫穿重甲,威力驚人。
最讓金軍和蒙古軍隊膽寒的是宋軍的三弓牀弩。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牀子弩是依靠幾張弓的合力數人拉弓將箭射出, 射程可達500米。檀淵之盟前夕,遼國大將蕭達覽即是中了牀子弩箭陣亡的。
可以想象一下數百年前的戰爭場景:蒙古人萬馬奔騰,呼嘯疾攻:宋軍靜立不動,萬盾爲城,弓矢隱其後。神弩呼嘯,萬矢齊發,一時間山崩石裂,海嘯雷鳴,旌旗裂而血雨飛……
南宋間接滅掉了遼國和金國,和強大的蒙古廝殺了半個多世紀。最後南宋的失敗並不是軍隊和武器的失敗,決定戰爭和國家命運的,是雙方最高統治者的心胸和膽略。

在戰爭中,宋軍的戰鬥力無可置疑。就弓箭的使用和顯示的威力而言,宋軍遠遠高於善射的蒙古人。他們是真正的弓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