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盘点人类历史上那些毁天灭地的巨炮就算地下三十米也让你粉身碎骨

火烧 2023-02-25 22:26:56 1051
盘点人类历史上那些毁天灭地的巨炮就算地下三十米也让你粉身碎骨 巨炮的诞生 公园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陷入了奥斯曼大军的重重包围,作为「 ”东罗马”的最后堡垒,这座坐落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古城在
盘点人类历史上那些毁天灭地的巨炮就算地下三十米也让你粉身碎骨

盘点人类历史上那些毁天灭地的巨炮就算地下三十米也让你粉身碎骨  

巨炮的诞生 公园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陷入了奥斯曼大军的重重包围,作为「 ”东罗马”的最后堡垒,这座坐落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古城在「 ”西罗马帝国”覆灭的一千年里,凭借其天险地利和巍峨高耸的城墙一次又一次的抵挡住了各路强敌的入侵攻势,为欧洲古典文明保留下里最后的火种,但这次敌人的武器库中出现的新式武器装备将彻底打破攻守之势的平衡! 据称奥斯曼为了此次的攻城战,雇佣了一位叫做俄本的匈牙利工程师,建造的巨炮长约8米,直径750毫米,可以将544公斤的炮弹发射到1一英里远地方,尽管此时代火炮作为一颗新星闪亮登场但在基层作战中,传统的冷兵器依然是制式装备,刀枪剑盾的铿锵于火炮的轰鸣,共同谱写出一曲华丽的战争交响乐。要越过高耸的城墙杀伤敌人,弓箭的曲线射击方式依然是一种可行之策,而此时简陋的火炮却没有曲射功能想要发挥火力,必须占用一线的宝贵空间,于是乎传统的投石机仍然被攻守双方大量使用。 此次奥斯曼人所使用的攻城巨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装填速度极慢,需要三个小时的准备才能够完成一次射击,这给了拜占庭守军以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受损的城墙,所以奥斯曼大军的初次公式并没有顺利拿下这座坚固的城池。不依不然的奥斯曼人昼夜不休的发动新的攻势,而顽强的拜占庭人凭借其坚固的城墙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了奥斯曼人的进攻。经过近两个月的持续轰击,曾经不可一世的坚城壁垒早已是千疮百孔,5月29日,奥斯曼军队发动了围城以来做大规模的一次攻势,准备一举夺下该城,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终告失守,年仅21岁的奥斯曼苏默罕默德二世,携着新时代的武器击碎了守护欧洲东大门千年之久的最强壁垒。 在此之后,岁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日益精进火炮的炮管可以做的越来越薄,重量也越来越轻,这使其能够更加灵活的机动部署到野战战场,炮系出身的拿破仑大帝便异常的重视野战火炮的运用,不管行军到如何苛刻的地形都要带上几根大粗管子,尽管此时代的火炮对步兵的杀伤力并不高,但其巨大的射程能使其大范围的控制战场,在主力线列步兵接敌后,远距离支援过来的几轮炮火往往能成为「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此时代滑膛火炮的最华丽的演出无疑是在狂暴的大洋之上。由于每门火炮都需要人力于前膛装填炮弹,为了保证其足够的设计频率和灵活性,木制风帆战舰都是以中小型火炮的密集阵列配置来发扬火力的,随着铁甲蒸汽战舰的出现,后膛装弹的线膛炮全面取代了古老的滑膛炮,巨大即真理的时代开始统治海洋。 巨炮交响乐 由于此时代海军是巨型火炮的主要用户,大部分只是巨炮都是为战列舰量身定制的,所以陆上要塞的防御炮台有很多都是对老旧战舰炮塔的「 ”废物利用”而对海军火炮最出彩的一次改造当属「 ”巴黎巨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僵局使得作战双方要想打击敌人纵深目标必须要使用一种射程超远的武器。1918年3月,德军首次使用的这门超级大炮,射程达到了131公里,从其巨大炮口里发射出的炮弹,直接越过对峙的前线,落在了法国首都巴黎的市中心,这门巨炮口径只有210毫米,但是却有着36米长的身管,其实这跟长长的炮管是将210毫米的炮管插进380毫米的炮管内进行拼接而成的,为了支撑细长的炮管不知语音自身重量而弯曲,整段炮身都假装了辅助支架,此炮使用195公斤发射药可将98公斤的炮弹加速至1600米每秒的速度,炮弹飞行高度可达40公里,是第一种达到平流层的人造物体,高空稀薄的空气也有利于减小阻力、提高射程,但是当然如此远的射程就没有什么精度可言了,但对于一款「 ”对城宝具”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此之长的身管对炮弹的极限加速对炮膛的磨损是十分巨大的,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每当发射完50发炮弹过后磨损比较严重的炮管会送回军工厂进行扩充内膛,从而改造成238毫米的炮管,然后送回前线继续使用。据说最后有的炮管甚至被扩充到了260毫米,可谓是物尽其用到了极致,节俭到了”令人发指「 ”的地步! 巴黎巨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僵局的局面使得重炮轰击成为了一种常态,而其对战略要地的坚固军事据点来说,威力巨大射程够远的巨炮更是成为了攻城掠池的最佳选择。在1914年8月,德军对比利时列日要塞的进攻中可算得上是一战中「 ”攻城级”巨炮最成功的演出了,烈日要塞的设计标准是承受210毫米榴弹炮的攻击,而德军动用了口径高达420毫米的「 ”大贝莎”巨炮,其每颗炮弹的重量就达到了惊人的820公斤,而其采用高角度的抛射模式更是直接砸穿了列日炮台的钢筋混凝土穹顶,此次战役德军一共动用了4门「 ”大贝莎”巨炮,从8月12日起持续队列日要塞的各个炮台发动轰击,直至8月16日列日要塞的12座大型炮台全数沦陷,8月17日德军越过列日要塞,按照施丽芬计划继续横扫剩余的比利时,8月20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不战而降。 大贝莎巨炮 介于一战中巨炮应用的成功经验,德国在二战期间也十分重视此类「 ”对城宝具”的研发与装备,但新时代德国伞兵近似开挂一般的闪电奇袭使西欧一系列的要塞还未来得及及时反应便宣告失守,本来应该被巨炮重点照顾的法国马其诺防线更是被德军玩起了「 ”防止play”这使得德军装备的攻城巨炮们直至东线苏德战争爆发以后才有了用武之地。1941年6月27日,在「 ”巴巴罗萨”第一波攻势下负隅顽抗的苏联布列斯特要塞收到了德军的「 ”重磅礼物”参与此次攻坚行动的「 ”卡尔”型臼炮所发射的巨型炮弹直径达到了600毫米重量2170公斤,可穿透450毫米钢板或者3500毫米厚的水泥墙壁,这种火炮德国一共制造了6台,其全部装有自行地盘,可以依靠自身动力拖着124吨重的沉重身躯做缓慢的短距离移动,该炮每射击完一次后就需要将炮管调回水平位置装弹,标准装弹时间在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一个小时发射出去6发,这对于此等级别的巨炮来说,已经算得上是相当可观的射速了,唯一的缺憾就是其过于短粗的炮管使得炮口的初速只有220米每秒,射程仅仅只有4320米,为了尽量弥补此缺陷,德军于1942年为「 ”卡尔”研制了更为「 ”细长”的540毫米炮管,新炮管的初速为380米每秒,射程则增加了将近一半以上达到了10000米左右。但此次攻击布列斯特要塞只能算得上是德军的小试身手,而接下来对黑海之滨的重装堡垒的围攻才算是让这些”对城宝具「 ”真正的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卡尔臼炮开火 位于黑海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周围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沙俄时代便已经成为了一座高度军事化的要塞港口城市,苏联时代更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化改造,从克里米亚机场起飞的苏联轰炸机,时刻都威胁着德军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所以德军拿下克里米亚半岛势在必行,而塞瓦斯托波尔正是此处最后也是最硬的一块骨头。1942年6月,德军所有重炮集结完毕,开始向塞瓦苏托波尔发出最后的审判,此次参与攻坚战的除了卡尔臼炮以外还出动了人类历史上投入实战最大尺寸的火炮系统「 ”古斯塔夫”列车炮,此炮的口径达到了800毫米,射程48公里,而想要操作此炮则需要一支500人的炮兵营才能够完成操作,这支独立的专项部队分工细致,其中包括指挥、运输、伪装、以及炊事,另外还专门为这门巨炮铺设了专用的铁轨以及防空警戒等各项专用设施,而这些更是需要一支多达2500人的保障部队来进行保障,该炮于1942年3月被打包进25节车厢运往克里米亚,巨炮的射击阵地被选在了塞瓦斯托波尔东北方向的贝克奇撒莱附近,随后德军工兵一遍将巨炮卸载装配,一边铺设用于转向和瞄准的专用弧形铁轨,由于此次的攻击目标塞瓦斯托波尔在陆地方面已成为瓮中之鳖所以德军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从容的完成巨炮的部署准备。6月5日,「 ”古斯塔夫”巨炮在两台柴油机车的推动下缓缓驶出掩体,进入发射阵地,巨炮后部的升降机将重大7.1吨的复合穿甲弹抬升至炮架上层,通过特制的运输车将炮弹运送至炮尾的装填位置,当炮弹被顶入炮膛后分为多组的发射药包也在金属药筒的兜罩下一起被顶入炮膛,装填完毕后「 ”大多拉”终于能骄傲的将它那32米长的雄伟炮管高高扬起了,随着第一发炮弹的发射,这声震天动地的巨吼也拉开了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最后攻势的序幕。随后德军其它各型巨炮也争先恐后的将炮弹倾泻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之上,至6于17日古斯塔夫列车炮共向塞瓦斯托波尔区域发射了48枚炮弹,摧毁目标包括「 ”斯大林”、「 ”莫洛托夫”、「 ”西伯利亚”堡垒以及「 ”马克沁高尔基一号”炮台,其中最出彩的一次战果是对白崖据点的攻击「 ”大多拉”一共向其发射了9枚炮弹,最后一枚直接穿透了10米厚的混凝土墙壁,将位于地下30米处的弹药库引爆,巨大的连锁爆炸甚至击沉了附近港湾内停泊的一艘舰船,直至7月4日苏联守军投降为止,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几乎被完全摧毁,德国人在这块86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倾泻了3万吨的弹药,曼施坦因也因此此战功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并得到了「 ”塞瓦斯托波尔征服者”的美誉!这次战役震撼登场的800毫米巨型列车炮德军一共制造了两台,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这台是一号机「 ”古斯塔夫”广为流长的「 ”大多拉”其实是二号机的官方称号,不过既然叫的人多了,老大索性也就跟老二姓了。当「 ”大多拉”轰击完塞瓦斯托波尔以后,炮管里的膛线也基本磨得差不多了,于是便被打包运回德国,更换炮管复刻膛线,但战事不等人,生死角逐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于7月17日爆发,「 ”二多拉”于8月中旬被运抵斯大林格勒以西15公里处,至9月13日巨炮终于完成战备部署,不过很快苏军酝酿的合围攻势就令这门1350吨的笨重巨炮处于被俘虏的危险境地,为了避免此等王牌宝具落入敌人之手,「 ”二多拉”也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终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陆地战场,大兵团大范围的穿插机动已成为战争主流,如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坚作战,在整场战争中所占的比例已非常稀少,制造和维护费用皆为天文数字,作战准备耗时费力的超级巨炮亦成为了战略意义上入不敷出的资源黑洞。 古斯塔夫列车炮 相比于庞大笨重「 ”多拉”和射程短小的「 ”卡尔”K5列车炮可谓是深谙中庸之道的杰作,修长苗条的整体车身,使得K5无论运输状态还是撸炮开火都能在一条普通的双轨铁道上完成,此炮283毫米的口径在「 ”多拉”和「 ”卡尔”面前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较小的弹丸也使得炮手们的装填工作更加轻松,大大缩短了火炮的射击装填时间,如果进行不计观瞄落点强撸的话,K5理论上可以达到3发每分钟的射击频率,而K5列车炮的另一项巨大优势来源于其21米长的高倍径炮管,这根76.1倍于口径的管状神器甚至超越了虎王坦克长88倍径,255公斤的炮弹经过长长的炮管可加速至1120米每秒,射程可达惊人的62公里,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K5列车炮在战场上的应用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轰击坚城壁垒又可以招呼散兵游勇,即可以跟随部队攻城拔寨,又可以蛰伏防线后方伺机发威,优异的性能使得这门「 ”小巨炮”在德军前线部队中深受好评,其25门的畅销量也使得其成为二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列车炮。西线的多佛海峡、东线的列宁格勒、意大利的安齐奥战场、甚至北非的突尼斯,简直可以说「 ”哪里有德军哪里就有K5”相较于设计精良的德国列车炮,俄国人的办法则显得简单粗暴的多,TM-3-12型列车炮便是将老式战列舰上的12寸(305mm)火炮拆下来直接搬上了铁轨,更小型的TM-1型的180毫米列车炮干脆连炮塔也一起搬上了平板车,相较于这些依托铁轨部署机动的列车炮,苏联人更喜欢将重炮装上履带式拖拉机的地盘。被称为「 ”斯大林之锤”的B-4型203毫米榴弹炮产量高达871门,而它的放大版BR-5型280毫米榴弹炮产量也达到了47门,这种「 ”拖拉机重炮”既能够远距离曲线轰击又可以近距离直瞄攻坚,它们咆哮着的伟岸身影几乎成为了苏联红军攻城拔寨的标志。 K-5列车炮 ”小怪兽「 ”的诞生 说了这么久的苏德巨炮,美帝可能不高兴了,不是咱没实力而是「 ”实乃吾未发力汝已嗝屁”(我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本来美帝也想对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来一场「 ”以炮会友”314毫米的「 ”小戴维”迫击炮便成为了人类制造过的口径最大的线装火炮,不过此炮的实际弹体重量也仅有1.6吨,尚不及「 ”卡尔”更勿论「 ”多拉”尽管「 ”多拉”的穿甲弹重达1.7吨但装药量仅为250公斤,其所使用的另一种4.8吨高爆弹弹头装药量为700公斤,但这一切在美帝的下一项秘密工程面前都是浮云。在广岛投下的这颗4.4吨重的「 ”小男孩”释放出相当于1.3万吨TNT的巨大能量,一切传统的「 ”对城宝具”均已终结,与核力量的合体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核爆 美帝1953年的这次M65原子炮试射所释放出的能量已超过了广岛「 ”小男孩”这种280毫米的核大炮很快被部署到了冷战对峙的最前线—西德和南韩,而作为好基友的苏联当然也不甘落后,拉出了口径400多毫米的巨型「 ”核胁”炮回应之,不过相比于务实的美帝来说显然无意与毛子比粗犷,制造了20多门M65于1963年全数退役,不是美帝良心发现,而是核武小型化技术的进步是的核弹头也走起了萌系路线,如今就算最普通的美军现役M109自行榴弹炮也能发射W48微型核弹头,其72吨的TNT当量虽然无法与战略核武器相提并论但完爆二战时期的任何「 ”攻城巨炮”都是没有问题的,可见在当今时代技术的进步早已使武力值爆表溢出,美军的M109自走炮从1963年服役至今仍未被淘汰,原因很简单,在战力数以亿计的战略核武器所构建的全球「 ”秩序”下,费钱费力研制新的「 ”战9渣”去替换掉老旧的「 ”战5渣”显然是一件很久的事,只要这些「 ”廉颇老矣”的装备足够胜任「 ”殴打小朋友「 ”的任务即便「 ”老骥伏枥”也还是可以「 ”志在千里”的!除了应对战争之外,超级巨炮还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了另一条全新的思路。 M65原子炮 巨炮新纪元 「 ”巴巴多斯”大炮是由两根美海军406毫米舰炮拼接改造而成的卫星发射器,这门长36米口径424毫米的巨炮在实验中成功的将一枚90公斤重的炮弹抛射到了180千米高的太空,从1962年到1976年间,此炮进行着不断的实验与改进,但最终还是因性能不敌「 ”正统火箭”而下马。其实以单一炮管极限加速弹丸所碰到的技术瓶颈早在「 ”巴黎巨炮”时便已经出现,元首末日科技之一的V3火炮便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之道,其130米长的超级炮管,采用多级发射药梯次加速的模式可令150毫米口径的弹丸加速至1500米每秒射程可达165千米,尽管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数据并不算很逆天,但「 ”多级加速”的思想却启发了新时代大炮另一种技术革命的诞生,继「 ”石炮”变为「 ”火炮”以来,冲出管状形态限制的新一代「 ”战争之神”也即将呼之欲出!!! 巴巴多斯大炮 巴巴多斯大炮开火瞬间 纯手打不容易,喜欢的朋友点赞加关注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