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懿×诸葛亮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司马仲达被骗了吗

火烧 2021-12-07 05:37:42 1058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司马仲达被骗了吗 话说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司马懿率兵直驱西城,此时诸葛亮手中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怎样才能抵挡住老谋深算的司马仲达?诸葛亮心生一计,身穿鹅毛大氅,头戴纶巾,手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司马仲达被骗了吗  

话说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司马懿率兵直驱西城,此时诸葛亮手中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怎样才能抵挡住老谋深算的司马仲达?诸葛亮心生一计,身穿鹅毛大氅,头戴纶巾,手摇羽扇,命两个小童拿着琴,在城楼上等着。魏兵一到,诸葛亮便焚香弹琴,引吭高歌。

司马懿率兵到达城下后,见诸葛孔明如此淡定,便对身边人说“诸葛亮一生谨慎,这城中必定有埋伏。咱们赶紧撤”。于是诸葛亮没费一兵一卒便轻而易举的将敌兵吓退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空城计。

有人说,这是罗贯中编的,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距诸葛亮有千里之遥,两人不可能隔空对决,上演空城计。事实上,和诸葛亮对阵的是张郃。诸葛亮失败后,也立即退回了汉中。

呃,这个故事的确是罗贯中根据郭冲三事改变的。但郭冲并没有说明空城计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所以说空城计也不一定就发生在街亭失守后。咱们这儿暂且不讨论这个故事的真伪。姑且认为真的有空城计,司马懿会上当吗?

我觉得会的。

我并不怀疑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在耍鬼计,毕竟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会派人侦察蜀兵动向,驻扎情况的。但能够看出来并不意味着不会上当,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上当。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养寇自重”。明明可以消灭敌人,但这临门一脚就是不踢。历史上这样做的大将并不少,甚至吴三桂一开始都想留着永历帝以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

那些大将为什么要这样干?直接把敌人灭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不好吗?韩信临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量弓藏。”翻译过来就是卸磨杀驴。第一个有记载这样干的,应该是越王勾践。他赐死文种的时候说:“你教给我7条灭亡吴国的计策,我只用了其中三条,剩下四条你不如献给先王,让他能打败吴国的先王。”

司马懿×诸葛亮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司马仲达被骗了吗

而将杀功臣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的是汉高祖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异姓王一个也没留下。他这样做也很好理解。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我们就知道皇帝并不一定是皇帝生的。拳头硬的才是老大、刘邦不过是泥腿子出身,坐上皇位靠的就是刀把子。你刘邦可以当皇帝,为啥我韩信、彭越就不可以?我拳头没你硬,没你大,但未必将来不比你儿子孙子厉害呀?刘邦这样做也是为了子孙后代扫清障碍。

刘邦之后,开国皇帝都会或多或少的处理下开国功臣。只是方式不太一样。对臣下好点的,剥夺了他们统兵的权利,荣华富贵养起来;对臣下坏点的,干脆按个叛乱的帽子,抄家灭族。

司马懿刚开始或许没有谋朝篡位的想法,但不可能不为自己的将来着想。一旦把诸葛亮弄死,灭亡了蜀国,自己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功高震主,小皇帝会不会找个借口,把自己咔嚓了?为自己的将来着想,为子孙计,留着诸葛孔明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信任是相互的,做老大的一边想着让手下人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一边又在算计手下。注定也会被手下算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