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价货币和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增减对基础货币有什么影响
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增减对基础货币有什么影响
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增减对基础货币有什么影响
由于基础货币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因此,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考察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是最为方便的。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如下几大项:(1)贴现及放款;(2)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3)黄金和外汇储备;(4)其他资产。与此相对应的负债项目主要有:(1)流通中的现金即通货;(2)国库及公共机构的存款;(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4)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等于全部资产减去除基础货币之外的所有负债,因此,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变化。(一)资产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如果一家银行收到1000万元的外汇,则会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增加1000万的外汇资产和1000万的存款负债,卖给中央银行后,会使自己在央行的存款资产增加1000万,同时减少1000万的外汇资产,而中央银行会同时增加1000万的外汇资产和银行的存款负债。其结果是基础货币增加了1000万元。如果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1000万元,商业银行得到1000万元的支票后,可以存到中央银行,也可以提现,无论如何都将使储备资产增加1000万元。如存到中央银行则会减少1000万的债券资产和增加1000万的在央行存款,中央银行则增加1000万的债券资产,同时增加1000万的商行在央行存款或通货。如果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公众收到支票后存入商业银行,那么自己会减少1000万的政府债券,同时增加1000万的存款,商业银行收到你的支票则会同时增加1000万的储备与1000万的存款负债,而中央银行则同时增加1000万的政府债券资产和1000万的商业银行存款负债;如果公众收到支票后不是存入银行,而是提现,则自己会减少1000万的政府债券,同时增加1000万的现金,而中央银行则同时增加1000万的政府债券资产和1000万的流通中现金,可见,无论是出售者存入商业银行,还是提取现金,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再贷款,则会使中央银行同时增加1000万的贷款资产和1000万的商业银行存款负债,而商业银行增加1000万的储备资产和1000万的从央行的借款,如果提取现金,则同时增加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从央行的借款,中央银行则同时增加贷款资产与流通中的现金负债。(二)负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如果财政部发行1亿元国库券,先是存入商业银行,然后转入央行账户。那么,财政部将减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资产,同时增加在央行的存款资产;商业银行则同时减少1亿元的准备金资产和1亿元财政部存款负债,而中央银行会增加1亿元的政府存款负债同时减少1亿元的准备金存款负债。如果你在邮政储蓄所存入1000元,邮政储蓄所再将这1000元的现金存入中央银行,那么,自得邮政存款增加1000元,同时现金减少1000元,邮政储蓄所同时增加在央行的存款资产和储户存款负债各1000元,而中央银行则增加1000元的邮政储蓄存款负债,同时减少1000元的流通中的现金负债。这样就使基础货币减少了1000元。
我国中央银行是如何买进外汇储备的?而外汇储备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基础货币供给的?
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除境外法人和自然人持有的外汇可以在指定银行开设现汇账户外,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外汇收入必须按当日外汇牌价卖给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由于受外汇头寸的限制,多余头寸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再卖出。而中央银行充当银行间外汇市场唯一的做市商。比如,你是一个企业主,你的产品今年出口到美国赚了1000美元,但是在中国美元是不能直接用于支付的,你必须将这100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也就是说国家要用人民币买你赚到的美元,这样你的美元利润变成了人民币,而你赚到的美元则成为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国家在从企业手中“买进”外汇的过程中,就是使用的基础货币,相应的就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如果企业的外汇收入为A(以美元计价),当时的汇率为f(直接标价法),外汇指定银行则动用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购汇,但由于外汇头寸的限制,外汇指定银行也只能持有k×A(0<k<1)外汇,其它的(1-k)×A外汇也只能由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收购,这样央行又新投放了(1-k)×A×f的基础货币,使得基础货币达到:B*=B (1 -k)×A×f。这样的结果是,外汇储备被动集中到国家手中,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引起外汇占款乃至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
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灵活、保值、增值”,保持外汇储备的货币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目前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相对于其他币种来说,保留美元还是比较安全的,虽然现在美元在不断的贬值,但是还是要不继续支持他,让美元保持一定的价值,否则如果美元全盘崩溃,那么中国的那部分美元的外汇储备就会“蒸发”了,中国将血本无归,可以说中国现在持有美元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继续购买。
外汇市场及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量有何影响,请结合实际说明
目前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及再贴现这四个方面。
我国外汇占款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外商的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游资。1994年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建立了强制性结售汇制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净增的外汇占款使中央银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也就是说,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也会增加。
中央银行的外外汇资产如何影响基础货币变化?
外汇资产就是用以控制自己货币的稳定,如果自身货币相对于那种货币贬值的话,那么就可以将该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抛出,增大流动性来使该种货币贬值,达到自己货币的相对稳定。
公开市场效应。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基础货币影响来自7个方面 1是央行收兑黄金 2是央行向商业银行贷款 3收兑外汇 4财政透支 5央行购买有价证卷 6央行对票据再贴现 7 央行支付利息
外汇储备增加实际是央行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元,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一般用于维持汇率稳定等,同样有强烈的本国货币升值也会导致热钱流入导致汇率储备增加,说白了就是央行干预汇率而印钞去兑换美元。所以外汇储备上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基础货币上升
同样,外汇储备下降,其实是用外汇储备去购买人民币,市场上的人民币就减少了,基础货币减少。
这个就是央行收兑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本国货币币贬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影响不是单一的,假如本国存在巨大资金流出风险,国内货币承压,此时关键点位发生本国货币贬值,国家就会动用外汇储备去抛外汇买本国货币,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但在平常的市场行为,波动不大,不存在巨大汇率政策压力情况下,市场交易贬值是正常的,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本国经济趋势向好又是储备货币,一般再汇率下跌时会迅速有市场资金来买入本国货币,导致本国外汇储备增加。
因此此事件不能单一来讲,需要结合大环境给出评估。
记得采纳哦,谢谢!
基础货币的增减受什么因素影响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央银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国外净资产数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其他项目(净额)
有问题要多多百度,答案遍地都是啊!
什么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多少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外汇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国家银行持有的以外汇为金融工具的财产,外汇储备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基础货币?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中央银行能否控制
基础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1、央行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2、国外净资产数额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3、对政府债权净额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
4、其他项目(净额)
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 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不可兑现的负债,央行通过垄断对基础货币的铸造为政府获取铸币税,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来调控经济,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