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应该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我国图书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

火烧 2021-12-29 07:48:28 1085
我国图书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 本文系作者认真的向钱赚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国的图书文物浩如烟海,虽然是珠玉和糠秕杂陈,可是其中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无数宝贵的资料。
应该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我国图书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

我国图书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  

本文系作者认真的向钱赚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国的图书文物浩如烟海,虽然是珠玉和糠秕杂陈,可是其中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无数宝贵的资料。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所谓「 ”书有七厄”,损失是严重的。然经过有心人士的辛勤搜辑,仍能在祖国历史上重放异彩,成为研究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不过要有人把他整理出来。的常。,在1935年间,蒋政府曾以「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名义,以备战为名,把一些古物书籍在伦敦展览,回国之后运到广西,后来又运送到台湾。 解放前夕,蒋政府又把北京、南京各大图书馆所藏的宋、元善本以及富有资料性的书籍档册大批输送到台湾。在这种情况之,郑振铎先生曾写有《古物何日归来》一文登载在《大公报》上,也未能发生很大效力。解放以来,根据国家政策,整理了各大图书馆的藏书。又经过郑振铎、徐森玉、赵万里诸位先生从港、澳爱国人士手中购回来珍本秘刊,如宋本《前汉书》、孤本宋刊唐代诗人《张承吉集》(现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北宋石经》等书。 自土改以后,在徽州发现了大批的家谱、地契、小说版画以及明代的通俗读物日用百科全书(像《居家必备》、《万事不求人》之类书籍),四川巴县方档册,江苏苏、松各地的「 ”叫歇碑”,都是崭新的资料。可是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 ”四人帮”一伙大量摧毁祖国文物,抄掠全国各地方私人的藏书,甚至各地方县立图书馆的藏书,以「 ”破四旧”为名,被送到造纸厂里去造「 ”还魂纸”,可以说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场空前浩劫。 但是各地的群众和图书馆中的有心人士,从造纸厂中出价拣收抢救了一部分,把它蓄藏起来。粉碎「 ”四人帮”以后,为了实现周总理生前关于编辑《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的指示,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领导下,编辑工作已迅速开展起来。有心人士所拣收回来的图书也成为编辑善本书目所依据的一个部分。待将来台湾回归,祖国的文物图书得以散而复聚,那将更生光彩。我以能有机会到江浙各地去采访阅读了各地图书馆的藏书,十分高兴。 当然,像沈阳故宫所藏的满文老档及各种档册,日本占领时期满铁的图书,以及最近山西发现古本书籍,陕西西安发现大量的周、秦、汉、魏的砖瓦石刻、敦煌的壁画和晋唐手写的经卷和遗物,也还应该去访问一下。现在,我不揣固陋,本着「 ”古为今用”的方针,提供出来一个线索,就我到南京、扬州、苏州、常熟、上海、杭州、宁波和成都八处调查图书馆的藏书的实况、藏书的内容,以及各馆藏书在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上提供资料所起的作用,分别条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沈阳故宫 共胖中曾一、南京图书馆藏书。南京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都建立于清朝末年,来源很早,所藏图书基础极为雄厚。早在清朝末年,杭州丁丙八千卷楼的藏书都收集到该馆中。馆址在南京龙蟠里,叫做国学图书馆。馆长柳诒征先生曾编有馆藏宋元佳本《盋山书影》和《书目》,并影印了大量的文史图书。后改名为中央图书馆,解放后定名为南京图书馆。馆藏图书五百万册,善本书约两万部。蒋政府统治时期运到台湾去的宋、元以来善本书籍共有十三万册。目前存在朝天宫的书籍有八十万册,解放以来,就没有动过。 该馆善本书籍补充的来源就是没收了汉奸陈群所办泽存书库的书籍,现在颐和路收藏线装善本书籍的分馆,就是泽存书库的旧址。在土改期间,苏南文管会收集了大批书籍,都归到该馆。「 ”文化大革命”以后,明清史学家朱希祖先生所藏研究明清史尤其是南明史的重要史籍文集也归到该馆中收藏。该馆所收的宋、元佳本书籍虽然多被运送到台湾,可是自解放以来又新收进了东南各地的文献,自从元、明以来的典籍,尤其是南明野史,以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的杂史笔记,所藏的史籍资料种类尤为繁多,较胜于前。 朝天宫 近代史研究所罗尔纲同志曾据以编成《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在中华书局出版。还有明清时代未刻过的诗文集,朱希祖所藏研究明末清初的史乘,像明张岱《石匮书》前后集为凤嬉堂稿本、陈再生《启祯遗诗选》吴钟峦《十愿斋集》(清康熙初刻本)、彭孙贻《流寇志》等,均为研究明史及明末清初历史和明末农民起义的最重要资料。现在该馆正在积极编辑目录,整理爬梳,供科学研究的应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