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是什么什么违成语大全 成語: 事與心違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11-03 11:06:27 1054
成語: 事與心違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484成語: 事與心違注音: ㄕˋ ㄩˇ ㄒ|ㄣ ㄨㄟˊ漢語拼音: hì yǔ xī wéi參考詞語: 事與願違釋義:義參「事與願違」。見「事與願違」

成語: 事與心違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484成語: 事與心違注音: ㄕˋ ㄩˇ ㄒ|ㄣ ㄨㄟˊ漢語拼音: shì yǔ xīn wéi參考詞語: 事與願違釋義:義參「事與願違」。見「事與願違」條。Emoji符號: 事違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事與心違”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典源: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源,提供參考。#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2>我憤歎,曾莫能儔3>!事與願違,遘4>茲淹留5>。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注解〕(1)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2)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3)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4)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5)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書證:01.唐.崔祐甫〈祭董大使文〉:「弔隨慶集,事與心違。良知與主,昨是今非。」02.清.陳維崧〈金菊對芙蓉.語響潭煙〉詞:「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與心違。」 成語接龍

“事”字結尾的成語

人浮於事無所事事咄咄怪事少不更事意氣用事無濟於事若無其事草草了事無補於事少不經事一無事事無益於事不成一事草率了事節外生事

“事”字開頭的成語

事半功倍事過境遷事在人為事與願違事與心違事不兩立事事無成事過情遷事與志違事半功百

“違”字結尾的成語

是什么什么违成语大全 成語: 事與心違是什么意思?
陽奉陰違事與願違事與心違境與心違力與願違志與願違事與志違時與願違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事與心違”分成的單字詳解:

事, 與, 心, 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