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唐之八岁宰相免费 成功帮助皇帝铲除权宦的大唐宰相,晚年却因私藏胡椒粉被灭族
成功帮助皇帝铲除权宦的大唐宰相,晚年却因私藏胡椒粉被灭族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一个盛年壮汉转变为暮年老者,即便叛军首领——安禄山、史思明已被处死。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死法十分相似,可谓难兄难弟,不愧是一起

成功帮助皇帝铲除权宦的大唐宰相,晚年却因私藏胡椒粉被灭族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一个盛年壮汉转变为暮年老者,即便叛军首领——安禄山、史思明已被处死。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死法十分相似,可谓难兄难弟,不愧是一起造反的铁杆盟友。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与宠宦李猪儿联手暗害,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与部将谋杀。罪魁祸首虽死,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却直到宋朝建立还未消散。唐朝在动荡全国的安史之乱后,后代君主虽有励精图治,收效甚微,整体趋势是走下坡路。君臣互相猜忌是大唐无法真正复兴的根本原因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逊位,唐肃宗李亨即位,唐王室虽然丧失彻底掌握全国的实力,却依旧有天下人认可的正统地位。忠君爱国的文人士子、侠客豪绅、猛人壮士源源不断地涌入大唐中央朝廷。玄宗朝的元载出身寒门,经不起大鱼大肉的吃食,满足他嗜学爱读的想法还是足够的。 元载博览群书,科举考试却多次不中,快彻底死心放弃的时候,大唐皇帝李隆基举行策论,寻找民间擅道家学术的精英。策论是给出一个论点,全文以此论点为核心进行通篇写作。当机会出现了,元载很好地抓住了它。道学,元载从小热衷且精通。 元载一举中进士,彻底翻身,从一个有点文化的普通百姓成为功名在身的公务员。就这样,元载的仕宦生涯开始了,从一个苦寒之地的小县县尉做起,从地方长官做到等同宰相职务的中枢官职——同平章事。安史之乱爆发时,元载避祸于江南,李亨灵武即位后,元载颇受重用,领江淮转运使(主管运输的肥差),加御史中丞(主管监察的权差)。江淮转运使兼御史中丞,这是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若元载贪污,谁敢谁能查到他这个检察人员头上。 唐肃宗病逝前后,元载借着揣摩圣意和交好权宦,平步青云,不断升官加爵,实权官职和荣誉虚衔皆有,福荫子孙。新即位的唐代宗李豫,待到自己皇位稳固下,便和元载等大臣商量一起铲除朝政权宦。鱼朝恩和李辅国直接或间接地死在元载手中。 因此事元载深得圣眷,野心逐渐膨胀,开始了「 ”乱臣贼子”的作死。大历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公元777年),元载被捕下狱,同日被赐死,妻儿及家族受其牵连全被诛杀。政治上的罪就不说了,大致就是皇帝不喜他,需要把权力拿回来。贪污罪还是很值得一提的,元载家中被搜查出800石胡椒粉。 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石差不多是一百升。唐代一石是五十三公斤,800石差不多就是42.4吨(另一说64吨)。大家觉得这个很多吗?一位宰相,一位从地方肥差一步步升上来的宰相,家中有这么财产很奇怪吗?800石胡椒粉能卖出的价值不下百万,但这又如何?很多吗? 私以为元载这份贪污数量实在算不上什么。西汉县令级别的官吏一年俸禄八百石。胡椒是从较远的地区运回大唐境内的,有人说它的价值坎比黄金。以开放包容著名的大唐,还会不允许宰相富贵吗?史书记载,唐代宗李豫用了很长一段话辱骂元载。 任职宰相十五年的元载被轻易灭族的原因恐怕不是贪污,而是皇帝李豫想立威厉行改革,想通过发展生产的国家政策,兴复大唐荣耀。不巧的是,杀鸡儆猴的最佳对象就是朝野颇具威望的元载。元载是李豫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过错有多少有多大,难以见得。 元载是开元盛世的「 ”产物”,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相及就职地方时颇有功绩,得到上司下级百姓的称赞认可。 后话:史书上,元载除了被杀前几年有明确的结党营私、犯上作乱的恶行记载,之外都是善行能政,基本没污点。 很赞哦!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