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论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恰恰是對大夫和庶人的寬容,並非特權

火烧 2022-01-26 14:15:07 1043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恰恰是對大夫和庶人的寬容,並非特權 古人云: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於是後世之人衆說紛紜,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一直認爲,這是古代士大夫的特權,他們犯了罪可以不用上刑,這也是對古代平
论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恰恰是對大夫和庶人的寬容,並非特權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恰恰是對大夫和庶人的寬容,並非特權  

古人云: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於是後世之人衆說紛紜,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一直認爲,這是古代士大夫的特權,他們犯了罪可以不用上刑,這也是對古代平民的歧視,因爲貴族對待他們不用禮儀。說句實話,我小時候也是這麼理解的,所以我認爲古代的社會很黑暗,因爲他對待各個階級的人都是很不平等的,憑什麼瞧不起庶民?憑什麼對士大夫如此寬容?

但是隨着年齡漸漸的長大,學到的知識越來越豐富,我們漸漸明白了。古代社會還沒有現在這樣健全的法律體系,所以他們的禮儀和刑法也是在一步一步的摸索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且,“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也絕對不是對平民的歧視,更不是對士大夫的特權政策,這恰恰是古典禮樂制度一個特別的原則。

我們先來解釋什麼是“刑不上大夫”?

這句話並不能解釋爲貴族士大夫犯法就不用受刑,要知道,叫做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麼如果按照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意思,這兩句話豈不是互相矛盾了?遍翻史料,我們會發現,很多古代的士大夫犯了罪之後也是會被處刑的,比如秦朝的商鞅就被處以“五馬分屍”的極刑,秦朝的李斯也被“腰斬”,這些名貴一時的士大夫在犯了法之後,或者被誣陷了之後,還是會被處以刑罰的。

而所謂的“刑不上大夫”真正的含義就是“士可殺,不可辱。”也就是說士大夫如果犯了法,朝廷是不能像對待庶民那樣對待士大夫的,皇帝往往是賜白綾,賜毒酒,或者絞死,總之就是留你一條全屍,而不是給你臉上刺字,割掉你的鼻子,剁了你的手或者腳之類的懲罰,因爲這種懲罰是帶有侮辱性質的,除非說你犯了不可饒恕的重罪,否則一般情況之下,上面會考慮留你一條全屍,這就叫刑不上大夫。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是念在你是個文化人,皇帝給你一個體面的死法,但是最終你的結果和庶民是一樣的。

那麼什麼叫做“禮不下庶人”呢?這個你就要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當時的社會上可不像我們現在的社會上,現在社會人人都識字,當時社會遍街都是文盲,而當時儒家的那一套繁文縟節特別特別的繁瑣,又是下跪,又是作揖的,如果一個大字不識到平民百姓在平常生活之中要履行這些繁文縟節,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爲當時的老百姓天天要去地裏種地,要收麥子,要除掉雜草,他們如果見了面也實行儒家的那一套,那整個社會的勞動效率會大大下降,當時的貴族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就實行了這麼一個特殊的原則,那就是禮不下庶人,老百姓相互之間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大家隨意點就好了,這是真正的便民實惠啊。並不是說我們瞧不起老百姓這個意思。

故而,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恰恰是對大夫和庶人的寬容,而並非特權,這樣既保住了士大夫的面子,維護了上層社會的地位,又方便的平民百姓,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的政策了。

​所以,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歷史,不要認爲古代就是黑暗的,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在大體的規則上,上層社會者是要主持公道,保持公平的,一旦這個天平失去了平衡,那一定是亂世,然後人們再從亂世中建立一種新的平衡,再安定的生活了幾百年。

如此,這兩句話的意思大家瞭解了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