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地理位置特征 埃及浮雕特征
埃及浮雕特征
浮雕、绘画:
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埃及的浮雕多为薄浮雕,即图像低于背景平面的凹雕。
在新王国时期,这类浮雕有很大发展,遗留下来的作品很多。
这些绘画和浮雕的题材不少是反映社会的生活,包括农业、园艺、手工作坊的各种劳动场面以及畜牧、狩猎、统治者日常生活、市集、运输等等。
古埃及审美思维的完整性在壁画浮雕上的具体表现为严格遵守“正面律”和多点透视法则。
埃及人受原始宗教灵魂不死的观念制约和巫术法则的影响,相信灵魂的客观存在,认为一个人有相应的五个灵魂,联系着今生与来世、此岸与彼岸。
为了死后能继续拥有生前的一切他们运用纯属的技巧,全部地无遗漏地在墓壁画上表现对象的所有方面,完整的表现任何事物的全部特征,力求“绝对真实”。
埃及壁画和浮雕创作对“正面律”和多点透视法则的严格遵守,证明“古埃及的艺术家在雕刻物像时只认可三个角度:全正面,严格的侧面和严格的俯瞰。

似乎,古埃及的艺术家在观察客观对象时依据的是长方体的基本形,他从长、宽、高三个轴向去认识一个物体。
我们不能不由此联系到几何学在古埃及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优势地位。
当你刚刚面对埃及的壁画浮雕,你也许会觉得浮雕形象的雕刻过于程式化而不自然,壁画样式发展基本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有遵循传统的表现方法和极为相似的题材,相同的姿态和类同的服饰。
但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他们仍有着异样的肃穆、庄重的美,显示出惊人的稳定性。
埃及壁画的美正深藏于历史反复的研读当中,了解的愈深,感动则愈深。
壁画里没有任何随意的、偶然的东西,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与安排都服从同一种规则或程式秩序。
“正面律”以及“格层法”的运用正是古埃及人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对美术作品功能上的要求和对美的认识及把握方式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造就了古埃及美术独特的面貌。
在这里,古埃及人的永恒观念以及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之上的对美术的需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