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贪图一时之快
历史人物贪图一时之快
一、古代名人贪图安逸的事例有哪些
1、吴王夫差 2、后唐庄宗李存勖 3、唐玄宗 1、吴王夫差,他继父登位之初,励精图治,大败勾践,使吴国达到鼎盛。
在位后期,生活奢华无度,贪图安逸,吴国被越王勾践灭掉,夫差自缢。 2、后唐庄宗李存勖建立了“唐”国,史称“后唐”。
但他建国之后,就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昏昧无知,冤杀大将,宠幸伶人到无可复加的程度,最终被叛军所杀。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写的就是这个事,中心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
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
二、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为了贪图一时毁了国家要事例
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 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厉的禁酒令。
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战,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子反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只得班师回朝。帝王因酒误事有时也是好事,如齐桓公因为醉酒,将帽子丢了, 齐桓公为此事感到羞耻,于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粮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张,打开公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灾民欣喜若狂,当时流传的民谣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一次帽子啊!。
三、历史上有才华但却贪图名利的人
潘安,本名潘岳,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年少时以才名闻世,性格轻狂浮躁,趋炎附势 。
潘岳出身儒学世家。少年时,随父宦游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期就读洛阳太学,二十余岁入仕,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后历任京官,因作赋颂扬晋武帝躬耕藉田显露才华,被当权者左迁河阳县令(今焦作孟州和洛阳吉利区),潘岳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京城做官,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 。 因为母亲生病辞官奉养,在此期间与好友石崇附会贾充外孙贾谧,之后升迁做了黄门侍郎,贾谧开阁延宾,召集天下文士潘安、石崇、陆机、左思、刘琨等二十四人,因文采盖世被称为“鲁公二十四友”。
他们经常活跃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因此也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贾谧“晋书断限”的功劳是潘安出的主意,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附不已,他虽然口头受教,实际上却愈发不知足,始终改不掉。
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遂抓捕潘安,并灭了他的三族。一个好端端,文才俱佳的美男子,由于“性轻躁,趋世利”而卷入一场夺权阴谋中;不但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三族被诛 。
扩展资料: 潘安轶事: 一、望尘而拜 唐代 房玄龄等《晋书·潘岳传》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翻译过来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趋于势力,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总是等到贾谧出门,看到飞起的尘土就开始下拜。
二、掷果盈车 潘岳(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
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潘安。
四、人生之路历史人物事例
史东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贩卖报纸了。
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被赶了出来。他乘餐馆老板不备,又溜了进去卖报。
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可是史东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餐馆。那些客人见到他这种勇气,终于劝主人不要再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
史东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 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达目地绝不罢休——史东就是这样的孩子,后来也仍是那种人。
史东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试着去推销保险了。他来到一栋大楼前,当年贩卖报纸时的情况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边发抖,一边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而可能有大的收获,那就下手去做。
"还有"马上就做!" 他走进大楼,如果他被踢出来,他准备象当年卖报纸被踢出餐馆一样,再试着进去。他没有被赐出来。
每一间办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脑海里一直想着:"马上就做!"每一次走出一间办公室,而没有收获的话,他就担心到下一个办公室会碰到钉子。
不过,他毫不迟疑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个办公室。他找到一项秘诀,就是立刻冲进下一个办公室,就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放弃。
那天,有两个人跟他买了保险。就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他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有了极大的收获。
第二天,他卖出了四份保险。第三天,六份。
他的事业开始了。 二十岁的时候,史东自己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在繁华的大街上销出了五十四份保险。
有一天,他有个令人几乎不敢相信的纪录,一百二十二件。以一天八小时计算,每四分钟就成交一件。
1938年底,克里蒙·史东成了一名拥资过百万的富翁。 他说成功的秘诀是由于一项叫做"肯定人生观"的东西。
他还说:如果你以坚定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艰苦,你反而能从其中找到好处。 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实质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因为任何一项大小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要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学识上想有所创新,越深入难度越大;技术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险阻越多。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里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的结论,也达不到十分之一。
"这就是说,世界上一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是1∶10。至于一般人与这个比率比当然要低得多。
因此,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经受住错误和失败的严峻考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由于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有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人则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然而,错误和失败并不因为人们的不快、悲叹、惊慌和恐惧而不再光临。相反,怕犯错误,怕遭失败,却往往会犯更大的错误,遭更多的失败。
所以,对待错误和失败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人们在实践中为什么会犯错误,遭失败,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要求我们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应该指出,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统一,只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统一,特别是在较大的范围内和比较复杂的问题上,这种统一往往要经历迂回曲折、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要经历一个由不统一到统一,由低水平的统一到高水平的统一的过程。
这是因为从客体方面来说,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近似性,客体发展的无限性和过程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暂时性;从主体方面来说,主体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相对性。离开了或者不能保持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犯错误,遭致失败。
人们在实践中遭到失败,除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外,还有诸多主观原因,主要是: 决心不大,信心不强。有没有决心和信心,这是事情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
古人云:"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缺乏决心和信心的人,往往忧柔寡断,常常错失良机,这正如俗话所说"太刚则折,太软则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自信,那么,他就会连一点小困难也克服不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说道: "大石拦路,勇者视为进步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只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必胜的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一定会获得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急躁轻率,盲目蛮干。
有些人不研究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不了解其发展规律,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情轻率地盲目地蛮干,结果遭到了失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想快反而慢。
"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进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只有那些勤于思考,善于安排的有心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工作进行的。
五、贪图女色拜江山的历史人物
史上最痴情的八位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西楚霸王项羽 (前232-前202),姓项,名籍,字羽,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军领袖,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著名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
中国史上最强武将。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
号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项羽的《垓下歌》使这位杀人如麻的屠夫多了一些柔情,他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广为传颂,同富贵,共生死,确实很感人,比梁祝的故事凄美多了。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9月10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嫡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子、史皇孙刘进之子。
因汉昭帝无子,昌邑王刘贺又被废,所以在公元前74年9月10日(农历元平元年七月庚申日),18岁的刘病已先被上官太后封为阳武侯,随后即被立为皇帝。公元前64年6月(农历元康二年五月),改名刘询。
刘询本是没落的皇族后裔,因为皇室空虚,被大将军霍光接入宫中即位。刘询继位后仍思民间妻子许平君,不畏强权,拒立霍光的女儿为后,把妻子接到宫中封为皇后。
后来,霍光毒死许平君,刘询悲愤交集,发誓报仇。霍光死后,刘询一步一步削弱霍家势力 ,最后抄了霍氏满门。
刘询的爱情故事带有悲剧色彩,让我们学习了,什么才叫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这样同富贵,共贫贱的爱情,才叫真正的爱情。汉光武帝(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公元25年-57年在位,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字文叔,汉族,南阳蔡阳人(今湖北枣阳),汉景帝后裔,汉高祖九世孙。
他在位期间,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刘秀没即位前曾说:“作官当作执金晤,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来如愿以偿。
刘秀即位后,欲封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为了帮助刘秀巩固皇位,让刘秀封功臣的妹妹郭氏为后了。后来刘秀还是废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后,此时的阴丽华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了,这就是流行歌曲里唱的最浪漫的事,与你慢慢变老。
刘秀的后宫甚少,孩子基本上都是阴丽华和郭妃所生,作为皇帝刘秀也算是个痴情皇帝了。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孝文帝也是一个多情种,却鲜为人知。孝文帝的养母(就是那个淫荡的冯太后)在世的时候,孝文帝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小姐,于是把她娶到宫里。
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小姐,没隔多久,就以冯小姐得病为由,把小姐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孝文帝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

三年之后,冯太后去世了,孝文帝立即把冯润小姐接进宫内。可是冯润小姐爱的不是孝文帝,回宫后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还毒死了另一个嫔妃高美人,并把她的孩子抢来当继子。
孝文帝太爱冯小姐了,忍受了她所做的一切。后来,孝文帝为了事业,出宫打仗去了,冯小姐趁机和她的心上人私通,还要把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前线告密了。
冯小姐知道丑事暴露了,于是一不做而不休,又策划谋杀孝文帝,可是又暴露了。孝文帝还是爱冯小姐,又忍受了这一切,没有杀她。
但孝文帝的心已经碎了,终于在33岁那年郁郁而终,在临死前下遗诏,要冯小姐随他到天堂见面,死也要一起死。这样的男人可谓千古第一痴情子,不管他所爱的人对他如何残酷,他还是爱着她,就连死也要在一起。
高纬(556-577年),字仁纲,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576年在位,后主。北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母亲为胡皇后。
天保七年(556年),生于并州的王邸。少年时容仪美好,为父亲宠爱,拜为王世子。
武成帝即位,大宁二年(562年),立高纬为皇太子。河清四年(565年),武成帝禅位于他。
天统四年(568年)高纬亲政。高纬本是好色之徒,无能之辈,但认识了冯小怜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她了,就是上朝时也把她抱在怀里。
周朝进攻齐国时,高纬竟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如何?被虏后唯一个请求就是“乞还冯小怜”。高纬用情之深,深受冯小怜感动,以后虽然换了两个丈夫,但还是想着高纬,一天弹琴时弦断了,于是作诗一首:“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
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然后自杀。
古时,纣王宠妲己,舍弃了江山,他爱的不是妲己本人,而是妲己色相。高纬不同,为情所迷,虽然不宜提倡,但就爱情而言,他绝对算得上痴情子。
高纬(556-577年),字仁纲,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576年在位,后主。北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母亲为胡。
六、在历史中,有关于因骄傲自满而失败的历史人物及故事
1、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惨败
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同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约20公里处的滑铁卢镇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这场决战持续了约12个小时,最终以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战败而告终。从此,拿破仑一蹶不振,
2、关公败走麦城
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
3、龟兔赛跑
兔子向动物们夸耀他的速度,“我从来没有失败过,”他说,“当我奔跑时,没有人比我更快。”乌龟平静地说:“我要与你比赛。”“真是笑话,我可以边玩边和你赛跑。”兔子说。
比赛开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但是他觉得自己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边睡着了。乌龟慢腾腾地却持续不停地走,当兔子一觉醒来,他看到乌龟已经快到终点线了。兔子输了比赛。
寓意: 骄兵必败;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
4、李自成因骄傲而最终失败
李自成,陕西米脂县人,初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
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了统治276年之久的朱明王朝。李自成进京后,军纪严明,基本保持了农民军的本色,但是在胜利之中,滋生了骄傲情绪。
不仅对复杂多变的东北边关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想到如何对付清军,对于部下、士兵的日益腐化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武将忙于“追赃助饷”,文官忙于开科取士、登极大典,士兵沉溺于胜利之中,认为战斗已经结束,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自成本人“不贪财,不好色,光明磊落”,但却“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值得记取历史教训。
5、大意失荆州
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
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