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章李鸿章 晚清重臣、大清裱糊匠李鸿章死后,给他的后人留下了什么遗产?
晚清重臣、大清裱糊匠李鸿章死后,给他的后人留下了什么遗产?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大清走向灭亡的时代,满清这艘破船内外交困、风雨飘摇。
李鸿章为挽救大清做了很多工作,也做出来很大贡献。由此好多李粉们对他大加吹嘘,接着国际友人礼节性质的话茬夸他是千古完人。其实马关条约签订之前谈判的时候,李鸿章像狗一样摇尾乞怜,日本人一点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弱国无外交。你让一个乞丐去当美国国务卿也一样威风,你让普大帝去当索马里的总理也一样狼狈。
在当时的体制下,就凭着李鸿章那点本事和大脑里的思维和观念,你让他当大统领,未必比慈禧做得好。

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李鸿章卖的是慈禧的江山,人家慈禧都不急。你生的哪门子气?对大清统治者来说,江山是他们的,只要不危及自己的统治,别说卖一个台湾,就是卖十个台湾,哪怕把东三省龙兴之地都卖了,人家爱新觉罗家族都不会心痛。
说句实事求是的话 ,李鸿章不是汉奸也不是什么伟人,更不是怎么伟大的爱国者。只不过是个慈禧的高级打工仔,为了追逐名利而忙碌的平凡人,我们对李鸿章也不必求全责备。
人都有老的时候,1901年那个凄凉的秋天,七十八岁高龄的李鸿章拿着一支毛笔,代表清政府和列强颤颤巍巍地在《辛丑条约》签下自己的花名。这是''李签约''最后的绝唱。
四个月之后,李鸿章的生命就走到尽头,在寒冷的冬天撒手人寰,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78岁。
作为一个打工仔,李鸿章的结局是圆满的。李鸿章死后大清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各国使馆下半旗致哀,慈禧老佛爷送了挽联,称他是旷世奇才、国之栋梁。
李鸿章病重时,慈禧多次派人前去看望,问他有什么要求,李鸿章说不想让后人得到朝廷额外的照顾,只想让他们自食其力,做个守法公民。
都说李鸿章是救世主是大英雄,可是他活着的时候,没有避免甲午海战中国惨败,没有避免中国遭受列强的欺辱;死后地球照样转圈,中国人照样一日两餐,世界末日也没有到来。
大家也别为李鸿章的后人担心,李中堂早就为自己安排好了后路。
李鸿章和大清的栋梁如军机大臣那桐等人早就看透满清气数已尽,在他们慷慨激昂说要爱大清保大清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准备救生圈了。他们加紧聚敛财富,在外国银行存下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巨款。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就指示亲信掠夺钱财,此后利用职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洋务运动的改革开放时,李鸿章不失时机利用跟洋人合作,进口设备和武器的时候尽情收取回扣。
不仅如此,李鸿章还在慈禧的允许下开办了自己的兵工厂——江南制造局,名正言顺地聚敛财富。当时老百姓说李大人是''洋务洋务,为自己服务'',“宰相合肥天下瘦”。
李鸿章死后,家人''腰缠万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说李鸿章留给子孙六千万的遗产。李鸿章的一个人的公开财产五千万,(不包括他的弟兄、侄子、外亲和其它亲属的资产。)而美国媒体披露李鸿章仅仅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就达3亿多,世界各地的存款不计其数,已经无从统计。如果仅仅是六千万的话,那李中堂简直就是一个大清官了。
梁启超说:''大家都说李鸿章富可敌国,此其事殆不足信,他的资产也就是数百万金,意中事也。''数百万金大约合今人民币9亿元左右。如果算上李鸿章在香港和美国日本等地的房产,数额就不可思议了。
李鸿章儿子共6人,其中3个孩子夭折,另有女儿三个。三个儿子存活下来的儿子分别是长子李经方( 过继而来),次子李经述,三子李经迈。
分遗产的时候,李鸿章把主要财产分给了三个儿子。
李鸿章的后人有的开办钢铁制造厂,有的从事纺织机械,有的经营船舶制造,有的开银行,有的搞教育,有的搞稀有金属冶炼,有的则投资证券,总之李家是盛产亿万富翁的群体,李鸿章的直系后代都在海外定居。李鸿章活着为大清鞠躬尽瘁,深爱着这片土地,死后也该让自己的后人到外面的世界生活了,不能世世代代当大清的裱糊匠。
总之,当不少人为李鸿章的呕心沥血心疼的时候,李鸿章早就默默地为后人准备好了后路。
当不少人为《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痛心疾首、悲痛欲绝的时候,李中堂并没有痛不欲生,人家只是一个打工仔,犯得上为老板的公司倒闭去拿根绳子跟老板去煤山上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