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还是震撼 三国最令人震撼的七句话:曹操的最霸气,姜维的最感人
三国最令人震撼的七句话:曹操的最霸气,姜维的最感人
汉末分三国,天下群雄并起,《三国演义》描写了这段中国历史。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不同,罗贯中对正史进行了艺术加工,对那段历史进行大概的梳理,并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7、鼠辈何不惜命也!——文鸯在三国演义后期,绝世猛将相继去世,蜀国五虎上将也相继凋零,世间少有武艺冠绝天下的战将。但文鸯在三国后期大放异彩,颇有赵云之风。
下面是《三国演义》书中对文鸯单骑冲杀敌阵的精彩描写: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6、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陈宫
陈宫先随曹操,大力支持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后跟随吕布,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陈宫随吕布一同被曹操所擒,但他决意赴死。《三国演义》中每看到此处,总被陈宫所感动。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吕布文有陈宫,武有张辽,惜不能用!
5、大丈夫生于乱世之中,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这是太史慈的遗言,读来热血沸腾。
太史慈有勇有谋,武艺精湛,是三国演义中东吴武艺顶尖的武将。太史慈在孔融手下能突围求救,箭无虚发;在刘繇手下能与孙策单挑不分胜负。由此可见,太史慈武艺高强。太史慈在三国各种传记中名声都不错,重义的性格也为世人承认,比如江表传里记载了孙策评价太史慈的一段话:策曰:“诸君语皆非也,孤断之详矣。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复忧也。”
4、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天生反骨,一副奸臣相,但不能否认他的军事才能。刘备攻下汉中后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魏延负责镇守汉中近十年,北拒曹魏,建兴八年大破进犯汉中的魏将费瑶和郭淮。魏延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可谓是蜀汉后期的头号大将。魏延素与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斩,并被夷灭三族。魏延性格骄矜,无容人雅量,此为祸乱之始。纵使为军事奇才,也无法大放异彩。
3、“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这三国演义中短短的两句话,把关羽的狂傲之气描摹的淋漓尽致。正史中,陈寿评价关羽为“威震华夏”。关二爷若没有自傲这个毛病,也许真能堪称三国第一将。但是没了狂傲之气,还是二哥关羽吗?
关于关羽武艺的记载: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正史中三国仅此一位。
2、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姜维虽然姜维的用兵师承诸葛亮,但我们对比诸葛亮和姜维的用兵方略,两人还是略有不同。姜维的行军极为大胆,与诸葛亮的谨小慎微很不相同。姜维对于进兵方向的选取非常有侵略性,每次都一定要从魏国割下一块肉来才肯罢休。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防御边关十余年,费祎死后姜维独掌兵权,他继承诸葛遗志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胜负。后来姜维于剑阁守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投降后,钟会在剑阁还是奈何不了姜维。投降后,刚烈的姜维仍想诈降曹魏,逆天改命,如此的战斗意志,堪称名将。
1、曹操吾好梦中杀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设使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