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总舵主被秒了 “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是如何從一代文臣變成絕世大俠的
“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是如何從一代文臣變成絕世大俠的
金庸小說《鹿鼎記》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劇中的主人公韋小寶也是衆人皆知,而韋小寶的師父——陳近南,大家應該也都不會陌生。他是金庸小說筆下的絕世大俠,並創立了反清復明的組織“天地會”,是天地會的總舵主。
“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這位集忠義和蓋世武功於一身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在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陳近南這個人物呢?真實的陳近南是否與金庸小說中所寫的一樣呢?
歷史上是否有陳近南存在?電視劇中的陳近南,確實有一位歷史原型存在,陳近南的原名叫陳永華,明朝崇禎七年(1634年)生於福建龍海,父親陳鼎在崇禎十七年考取進士,而這一年正是崇禎自殺,明朝滅亡的時間。陳鼎爲了躲避戰禍回到家鄉,過起了悠閒的士紳生活。
崇禎雖然已經自殺,但是在淮河的以南地區依然是明朝,明朝自明成祖之後,一直實行的是兩京制,南京擁有一整套中央機構,當北京政府停擺,南京弘光朝很快開始了運作,而陳鼎便投靠了南明政權。
另一邊,清庭正在與大順軍展開殊死戰鬥,多爾袞傾盡主力軍隊,終於消滅掉李自成的殘軍。而當時的山東、河北等地的抗清義軍已多達數十萬人,清軍四處派兵抵抗,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攻打江南南明政權。正當這時,假若南明政權若是憑藉淮河步步向北推進,即很有可能收復失去的領地,最壞的情況也就是劃江自守;然而弘光朝卻奉行“聯清滅寇”政策,再加上南明內部各自爲政,相互拆臺,瓜分遠勝於清軍的百萬軍隊的力量,而錯失了光伏明朝的最好良機,導致最終南明朝滅亡。
弘光朝不到一年,就被清朝多鐸大軍所滅,往後的形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浙江官員推舉魯王朱以海爲監國,福建的鄭芝龍擁立唐王朱聿鍵爲帝,即是隆武帝,這時的陳鼎你就是在隆武帝的陣營中。然而好景不長,1646年,清朝大將博洛剿滅掉魯王勢力,很快南明的隆武王朝也岌岌可危,總領軍務的南安侯鄭芝龍背叛隆武帝投降清軍,他的兒子鄭成功勸說不成,怦然堅持與清軍抗戰。不久隆武帝被俘自殺,隆武政權覆滅,接着永曆帝朱由榔在廣西即位。
鄭成功開始在福建招賢納士,短時間便召集數萬大軍,繼續抗擊清軍,並信奉永曆年號,並親自拜訪陳鼎勸說加盟。南明永歷二年(1648年)鄭成功授予陳鼎同安縣教諭,負責招收人才。正當陳鼎重新開始施展自己的才華時,清軍攻破同安縣便開始屠城,誓死不投降清軍的陳鼎選擇自殺,年僅15歲的陳永華克服重重困難找到父親遺體並運回老家安葬,從此身負國仇家恨的陳永華果斷投入到反清的事業當中。
被鄭成功賞識,得以施展才華幾年之後鄭成功鞏固了金、廈地區,意圖恢復大明江山,便開始收攬天下俊才,23歲的陳永華正意欲報效明廷,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對陳永華也是賞識有加。
陳永華多次爲抗擊清軍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鄭成功讓陳永華輔佐將自己的兒子鄭經,並讓鄭經以禮相待。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便提升陳永華的官職,讓他繼續留守在廈門輔佐世子鄭經。6月吳三桂將永曆帝一家繳殺與昆明,鄭成功也暴病身亡,南明王朝滅亡。分散在閩臺兩地的軍隊開始內亂,臺灣地區的鄭氏族親蠢蠢欲動,想要自立爲王,並推舉鄭成功胞弟鄭襲爲護理,黃昭則密謀以“延平郡王遺命”廢除世子鄭經,金廈方面軍也有人與黃昭勾結。
鄭經得知後,在衆大臣的推舉下登基嗣位,任命周全斌爲五軍都督,任命陳永華爲諮議參軍,任命馮錫範爲侍衛,商討平亂臺灣鄭襲的事宜。最終鄭家軍在陳永華的謀劃參謀下,於潦港之戰射殺黃昭,鄭襲戰敗投降,鄭經順利繼承王位。從此,陳永華在軍中的地位和權位越愛越高,鄭經也越發離不開他。
金門廈門失守,退守臺灣清康熙二年,大清集結江南所有兵力,大舉進攻佔據金門、廈門的鄭家勢力,一年後金廈相繼失守,眼看復明無望的陳永華便跟隨鄭經退到臺灣。雖然經歷慘敗,鄭經還是念在陳永華守土有功,將他晉升爲勇衛兼監軍御史之職。
經過長達20年的戰亂,清朝終於平定了江南地區,鄭經聽取了陳永華的建議,決定先隆治臺灣,再伺機等待機會。
協助鄭經治理臺灣鄭成功雖然收復了臺灣,但是在治理臺灣的事情上,多半是出自陳永華之手,在史書中他被譽爲“東寧臥龍”,只要是指他在管理臺灣內政上,猶如當年的諸葛亮治蜀一般。
1.陳永華開荒種田,頒佈屯田制度,進行大規模農業種植,並將守備部隊轉爲屯田兵,臺灣百姓豐衣足食。
2.豐衣足食之後,陳永華深感教育的重要性,說服鄭經建立孔廟和書院。在陳永華的推動之下,鄭經政府建起了教育書院和孔廟,並建立起一整套科舉制度覆蓋全臺灣。
鄭經重返大陸反清復明吳三桂、尚之信和耿精忠三大藩王勢力越來越大,並威脅到清朝康熙政權,康熙皇帝決定撤藩,引發起了震驚華夏的三藩之亂。1673年鄭經與耿精忠相約以“復明”的名義親率大軍出征,鄭經命陳永華留守臺灣作爲後勤補給,便攻破福建清軍。
大權在握的陳永華是否創立“天地會”?1674年陳永華被鄭經授命全權負責處理臺灣事務,這段時間大權在手的陳永華,是否真的想電視劇中的那樣,創立了反清復明的天地會並擔任總舵主呢?
歷史上的“天地會”真實的創建者是軍事割據集團“康美木楊城”,爲首十八人爲異性結伴兄弟,這些首領均和鄭成功有過合作,但是矛盾不斷,最終他們投降清軍。三藩之亂之後,木楊城的首領弟兄大多都死於非命,天地會遭遇重創,知道乾隆時期,天地會才逐漸的又發展起來。
被馮錫範、劉國軒搶權三藩之亂被清軍平定後,經歷慘敗返回臺灣的鄭經意志消磨,無意再管理朝政,從此縱情酒色,陳永華多次勸諫皆無用。反而將臺灣政務委任於陳永華,自己躲在深宮繼續享樂,不久後病逝於臺灣承天府。
此時臺灣的監國是鄭克臧,同時她也是陳永華的女婿,侍衛大臣馮錫範見陳永華父子掌權,心生妒忌,便於劉國軒合謀陷害陳永華,劉國軒趁機奪取兵權。
深感被騙後的陳永華心生怨憤,從此退出政壇隱居,1680年陳永華因感風寒去世。

一年後,馮錫範發動“東寧之變”,弒殺監國鄭克臧,將鄭經的次子鄭克塽扶上王位,也意味着鄭氏政權的即將終結。
【文/文字看歷史,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