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皇帝高洋是哪个朝代 北齐王高洋的历史
北齐王高洋的历史
一、有没有人知道蓝灵王的历史资料
是兰陵王吧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二、兰菱王的真实历史故事
高长恭(约541年―573年),一名高孝瓘,汉族,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据《北齐书》,《北史》等史书记载,兰陵王名为高长恭,一名高孝瓘,但据兰陵王墓所出土的碑文《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志》[1]记载,兰陵王名为高肃,字长恭,与史书记载有异。高长恭为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累迁并州刺史。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河清三年(564年)十二月洛阳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哪里不平哪有兰陵王,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撤退。这场战役是高长恭最受注目的战役。根据《北齐书》的记载,士兵们为了这场战役而歌诵他,后来就变成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2]同年十二月,他被任命为尚书令。
三、北齐穆邪利到底是什么养性格的女人,看了这个历史以后,我总觉得她
入宫得幸穆邪利,小名黄花,后改名舍利,本是北齐后主高纬第一任皇后斛律皇后随从的婢女。
她的母亲名叫轻霄,本是穆子伦家中的婢女,后到侍中宋钦道家中,与人私通后生下穆邪利,不知她的姓氏宗族,有人说穆邪利就是宋钦道的女儿。宋钦道的妻子妒忌就在轻霄的脸上刻上“宋”字。
乾明元年(560年),宋钦道被处死,穆邪利因此被送入宫中,受到高纬的宠爱,宫内称为舍利太监。女侍中陆令萱知道她受宠,便把她当作自己女儿抚养,举荐为弘德夫人。
[1] 立为皇后武平元年(570年)六月,穆邪利生下皇子高恒。当时高纬没有确立继位人,陆令萱私下结交等待,以监护抚养的责任不可以没有继位的君主,当时斛律皇后是丞相斛律光的女儿,担心她怀着仇恨,先让母亲抚养,立为皇太子。
陆令萱以国姓的重要,穆、陆声音相对,上奏赐姓穆氏。高纬第二任皇后胡皇后被废,亦有陆令萱的帮助,所以穆邪利得以立为皇后。
[2] 母不得见武成帝高湛在位时,曾为高纬的母亲胡太后制作珍珠裙裤,所花费的不可计算,被火烧掉。高纬立穆邪利为皇后以后,又为她制作。

正值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母亲叱奴太后去世,高纬下诏命侍中薛孤、康买等人为吊唁的使者,又派经商的胡人带着彩色锦缎三万匹和吊唁的使者一同前往,想购买珍珠为穆邪利制造七宝车,北周人不肯和他们交易,然而终究造了出来。在此之前童谣说:“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
黄花是穆邪利的小名,童谣说的是黄花不长久了,高纬自从立了穆邪利以后,昏昧饮酒没有节制,所以说清觞满杯酌。陆令萱的儿子骆提婆被下诏书改姓为穆,陆令萱号为太姬,都是因为穆邪利的缘故。
穆邪利既然以陆令萱为母,穆提婆为家,更加不理睬生母轻霄。轻霄后来治好了被刺字的脸,想要求见,胡太后、陆令萱派人把她关压控制起来,终究不能见面。
[3] 沦为娼妓隆化二年(577年)正月,高纬传位其子高恒,尊胡太后为太皇太后、高纬为太上皇、穆邪利为太上皇后。[4] 高恒即位二十五日后,北齐京师邺城沦陷,北齐灭亡。
入周,据称她与胡太后沦落为妓女。后嫁盐商为妾。
盐商之妻妒悍,将穆皇后一顿打,赶出家门,穆邪利一路乞讨回长安。2趣闻轶事起初,折冲将军元正烈在邺城东面的水中得到印玺献上,印玺刻有四字“天王后玺”,大概是后赵石氏制作的。
高纬诏书通告,认为是穆邪利的吉兆。
四、历史上的胡太后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1.胡太后是北齐安定郡人,其父为胡延之,母亲为范阳卢道约的女儿,兄为胡长仁。天保(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年号,公元550年——559年)初年,长相出众的胡氏在朝廷选美中被选为长广王妃。公元561年,武成皇帝高湛继承了北齐的皇位后,将长广王妃胡氏册立为皇后。
2.北齐武成帝(537~569年),即高湛。北齐皇帝。公元561~565年在位。高欢第九子。文宣帝时进爵为长广王,拜尚书令兼司徒,迁太尉。天保十年(558年),废帝与尚书令杨欲削减宗室诸王权势,遂与常山王演、勋贵贺拔仁等密谋,于乾明元年(560年)发动政变,杀杨及废帝,并立演为帝。是为孝昭帝。次年,孝昭帝死,继位并改元大宁。后禅位于太子纬,自为太上皇帝听政。后病卒。庙号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