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还剩几个连 中国十大大将排名简介 十大大将还剩下几个人【大将之死 子女后代】

火烧 2022-02-16 12:20:27 1075
中国十大大将排名简介 十大大将还剩下几个人【大将之死 子女后代】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

中国十大大将排名简介 十大大将还剩下几个人【大将之死 子女后代】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

为什么会有两种排名?

由于在发布这一消息时,他们的姓名排列如下:粟裕、陈赓、黄克诚、罗瑞卿、谭政、许光达、肖劲光、徐海东、王树声、张云逸,于是,由横到竖看许光达简介,排名为:粟裕,陈赓,黄克诚,罗瑞卿,谭政,许光达,肖劲光,徐海东,王树声,张云逸。但是,由竖到横看,排名为: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不过,依个人看,应取后一种较为准确。

另外,除了粟裕等10人,中央原还拟定授予ln、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我党优秀的军事家大将军衔,但因为他们当时都已经转业,不再负责军事工作,而且本人也提出辞去军衔,故未授予军衔。而徐海东大将和许光达大将个人认为自己军衔太高,提出辞去大将军衔,未被批准。

中国十大大将排名简介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bl。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妻子楚青,原名詹永珠,出生于1923年3月,祖籍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进入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八队、新四军军部速记训练班学习,1939年3月就加入了gcdzg。1941年,18岁的楚青与34岁的粟裕在新四军司令部结为终身伴侣。

岳父詹克明,是一位银行家。

长子粟戎生,中将军衔,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1966年加入gcdzg。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7年击落美侦察机作战中荣立三等功。

次子粟寒生,1947年出生。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曾任南方远洋总公司党委书记。

女儿粟惠宁,大校,原二炮研究院主任级。

女婿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1946年7月生于山东,文革前为北京第八中学1966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加入gcdzg,后任解放军第39军244团政治处主任。现为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还剩几个连 中国十大大将排名简介 十大大将还剩下几个人【大将之死 子女后代】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 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1970年3月25日,在bl、qj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郑州。

第二任妻子周东屏。

大女儿徐文金。

二女儿徐文惠。

大儿子徐文伯。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终年58岁。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1988年11月6日,谭政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1989年03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妻子朱仲芷、伟涛。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dp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 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妻子韩碧,儿子张光东,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md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1978年赴联邦德国治疗腿疾时去世。

妻子郝治平。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王树声夫人杨炬。1983年离休,现为解放军304医院顾问。

长子王鲁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鲁光

二子王楚还。

三子王建初。

小女王季迟。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zg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ph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许光达简介,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于1969年6月3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1岁。

妻子邹靖华。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十年流水共行云,斗大山庵历几春,清朝将相当年事,公主生还帝感深,剩喜清新诗句好,天下英雄惟使君,春风几度生芳草,吟看好个语言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