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冤 厉鬼之冤
厉鬼之冤 清时,河南淮阳有一书生,众人都叫他贾生,贾生生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颇具潘安之貌,文采风流也首屈一指,是众多学生中的翘楚,性喜吟诗作赋,善摆弄琴音,因而是当地所有闺中女子的如意郎君之选。贾生

厉鬼之冤
清时,河南淮阳有一书生,众人都叫他贾生,贾生生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颇具潘安之貌,文采风流也首屈一指,是众多学生中的翘楚,性喜吟诗作赋,善摆弄琴音,因而是当地所有闺中女子的如意郎君之选。贾生虽有潘安之貌,绝世才华,但却不近女色,喜欢潜心研究佛学。但他父母心中的夙愿是让贾生能够上京赴考,谋得一功名,也算光宗耀祖了。贾父多次规劝,但总被贾生婉言谢绝,只推脱道,功名利禄皆为过往云烟,普度众生才是毕生所愿。贾父无奈,总是怅然而去,时间久了,周围的人便传开了,说贾府有一怪胎,生的俊美,但是不问世事,只一心向佛。
在淮阳城东,有一城隍庙,专供神灵,而那年淮阳恰逢干旱,城中农物颗粒无收,饿殍遍野,人们便讥讽贾生,说贾生每天谈经论道,沉迷佛法,但并未给城内居民带来任何福利,反而导致了连年灾旱,人们便把所有的怨恨都归咎到贾生身上,以为是贾生每天研习佛法,而不慎引怒了众多神灵中的一员,让他心生了嫉恨,便降祸淮阳,人们说的头头是道,最后便不胫而走,这些虚假的传言,人们便也信以为真。
贾父看到民意难违,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中,将贾生偷偷送出淮阳城,给他备了足够的食粮,让贾生在路上充饥。贾父又告诫贾生,你因潜心修佛,而犯下众怒,从今以后的路上你要自行郑重,早日考取功名,了平了民怨。
贾生听了,不以为然道,我自己的路我会自己走,绝不会让别人左右了我。
贾父气极,张手便要打他,口中吼道,你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看我不打死你。
贾生巧妙地躲过了贾父的捶打,没有再理会他,便扬长而去了,家父看着贾生离去的背影总是心有不舍,但却难以启齿,只留下两行清泪,目送贾生离去。
贾生因自小生活富裕,并不通晓生活知道,不懂得节俭,一路上铺张浪费,很快贾生便囊中如洗,生活变得拮据起来,直到有一天贾生终于花完了身上最后一锭银两,无处安身,便来到城外的一处破庙,准备暂度几日,再想其他的谋生之道。
贾生背着行囊,步履蹒跚,来到这处破庙,破庙的门匾上刻着几个很醒目的大字,城隍庙,贾生这才知道,这几日自己一直逗留,今天才到了城东。城隍庙周围很破败,也许是长久没有人去洒扫,因而到处都是残枝败叶,城隍庙上也结满了一层层的蜘蛛网,那些蜘蛛好似并不惧怕生人,在网上来回的爬来爬去,很是恣肆。
贾生推开庙门,只听“噶”一声,木门上面的门梆子便应声而落,庙内一阵阵的腐臭味发散开来,他很不适应的打了一个喷嚏,看着周围的环境,顿感自己此时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再看墙角发现还蜷缩着几只灰溜溜的老鼠,在啃噬着什么,但它们并没有因为贾生的到来而显出任何的慌张。
他向前走去用手擦拭了正对着正门处的一尊雕像,才发现这塑像生的诡秘,眉眼中有种戾气,直钩钩的盯着他,贾生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眼睛瞥向一旁,不愿再多看一眼了。
此时,已临近黄昏,周围渐渐的暗黑了下来,经过贾生费力的清扫,庙内终于干净了许多,尚可以作为安榻之所,暂避风雨。
贾生疲惫的躺在雕像下面,因为白天太过劳累,便沉沉的睡去,不多时,庙中鼾声四起。这时,天已经全然黑了下来,整个庙宇远远看去,显得那么破败,有种阴森森的恐怖感,尤其是当庙门那上面尚未剥落的符咒,被风撤撕的四散飞扬时,整座庙便硬生生的像一座鬼域。
贾生真熟睡的香甜之际,突然好像听到门“吱呀”的一声开了的声音,他睡眼朦胧的向门那边瞧去,却发现空无一物,贾生觉得是自己听错了吧。翻了个身后,又沉沉的睡去。
恐怖庙
很赞哦!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