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魅音 傈粟族历史行情
傈粟族历史行情
傈僳族传统体育节日是什么
阔时节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
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 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
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除夕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
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 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传说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
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
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
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 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阔时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
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
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吃饱了,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
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活动交流感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块平地上固定好。
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 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损。
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敢折服。
刀杆节 刀杆节是傈僳族的节日,已有数百年历史。 相传明代外族入侵云南边疆,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骧带兵御敌,逐敌后在回京途中,于二月初八不幸被奸臣害死。
为了纪念他,傈僳族决定将二月初八作为“刀杆节”。 节日这一天,人们要举行上刀山、下火海的活动,几名“香通”(刀杆表演者)裸露上身,光着脚板,在火炭上来回打跳,并模仿各种禽兽的动作,直至火堆熄灭。
然后几名傈僳族男子爬上高约20米,插有36把长刀的粗木木杆,到顶端后,将小旗掷向四方,并点燃鞭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傈粟族先后成立了哪些自治地方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简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
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 怒江州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傈僳族占51.6%。

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两个县和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早自东汉、唐以来,这里就是中国大西南的组成部分,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
截止到2014年,维西县辖3个镇、7个乡,共有3个社区、79个村。2012年末,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人口为154127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7717人,占总人口的89.35%。
2012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生产总值达到265673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79:32.93:52.28。
海参崴的历史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上海参崴曾自新石器时代时起,这里已渐见人类活动。
唐朝时属于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君主制国家—渤海国的率宾府辖地(698年—926年); 辽朝时属上京道率宾府所管;金朝时属上京路辖下恤品路所管;元朝时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明朝时曾属奴儿干都司(1409年—1434年)。 清朝时该地为吉林将军的领地内。
自1630年代开始,君主制王朝沙皇俄国的探索队进入该地区,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武装冲突。
虽然在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但是,嘉庆之后的清朝国力不振,在1858年清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罗斯帝国的胁迫下与其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两年后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中央区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 在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但由于有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目标攻击辽东半岛和大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1917年11月—1922年的反抗白军、乌军、黑军、绿军等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的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反对共产党的势力在此渗入俄国远东地区。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导致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1922年由苏联红军收复。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发表致中国国民及北洋民国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中国对外东北的领土恢复了一丝的希望。但自1924年约瑟夫。
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中国。 1930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卫国战争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卫国战争期间,此城市成为租借法案中太平洋航线的主要落货港口。1954年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曾到临该城,并表示其可以跟美国的旧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为苏联远东地区最重点的发展城市之地位。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1991/05/16),明确和确定已达成一致地段的中苏国界东段边界线走向。[6]2001年7月16日,zggjzxjm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缔约双方根据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 继续就解决中俄尚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进行谈判。
中国民间依然有声音抗议当年俄国强占海参崴。
云南怒江兔峨土司衙署有何历史价值?云南怒江兔峨土司衙署有何历史
土司是指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 地区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这 种官职的人。
兔峨土司衙署和六库土司衙署均为云南怒江傈 僳族自治州旅游名胜。兔峨土司衙署于民国十一年( 1922年)建成,为一进二堂三院的布局,梁柱结构,占地990平方米。
兔峨土司,白 族,为明洪武+五年(1382年)授封兰州土司罗克(兰坪历 史上兰州土司的第一世祖)的后裔。民国后传至罗星,为最 后一位土司,其家族治理兰坪有500多年历史。
兔峨土司衙署建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 族自治县兔峨乡西面的梁岭山,依山势递层而建,建筑形式 为白族传统的四合五天井。 主要建筑及匾、对联均保存完好, 工艺精雕细刻,建筑精美。
照壁前有两株200多年的巨大榕 树,因此树今年落叶,来年则轮到彼树,从无差错,故被称 为阴阳树。兔峨土司衙署是云南旅游名胜怒江境内土司衙门 中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建筑群,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粟和黍有什么区别,现在市场上价格是多少
诗经》中常常黍稷连称,周族的祖先称后稷,稷成为百谷之长。
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黍的出现次数很多,黄河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谷物遗存中又以粟最多。黍和稷到底是同一种作物或两种不同的作物?千余年来文献中一直争辩不休。
以稷为粟和以稷为黍的,各自引经据典,互相辨驳,积累的文字,令人目眩,而且枝节横生,又有以稷为高梁的插曲,附和者都是经学大师、训诂名家。除以稷为高梁已遭摈弃外,稷即粟和稷乃黍(穄)的争论仍未结束,就其影响来说,似还以稷黍(穄)说占优势。
如果稷即穄(也即穄)是正确的,就不必浪费笔墨,再展开辩论,如果稷穄(黍)说是不正确的,总不能听其以讹传讹应该还其本来面目。稷总不能既是穄(黍),又是粟,任人各取所需,那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博物馆或展览会上介绍古代的农作物,说黍即稷或说稷是粟就会给参观者灌输完全不同的概念;写农业史的文章或教材讲义也会碰到这个问题。
至于学术上探讨古代的作物起源、种类,编写中国植物志之类的专书等等,都不能避开这个问题。所以澄清这个问题,并非钻牛角尖,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笔者是主张稷即粟的,以下就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以就正于农学界。一、 黍稷的植物分类地位、形态特性及其有关文字前人辨黍稷的文章限于历史条件,不讲形态分类,一味地引经据典或辗转相引,重复繁琐,令人生畏。
现在我们有条件,应该改变一下方式。首先,我们可以明确,“黍”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的“黍属”(Panicum),栽培黍的学名是Panicum miliaceum.“粟”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的“狗尾草属”(Setaria),栽培粟的学名是Setaria italica. 二者是两个不同“属” (genus)的作物。
但二者在栽培条件的需要方面非常相似,地理分布也很一致。古籍上有关黍和稷的名称(文字)很多,为了避免重复征引,现将它们简化列表绘图如下(表1)。
表1 黍和粟的植物形态及其有关文字————|黍 Panicum miliaceum|粟 Setaria italica植物形态|甲骨文(图略)|甲骨文(图略)有关文字|黍,穄,稷,*[原字麻下加黍],糜子,秬(黑黍),秠(一稃二米)|禾,粟,稷,谷,粱,粢,秫(黏粟),*[原字麻下加黍](赤苗粟),芑(白苗粟)、穧上表及附图是本文的开场白,以代替繁琐的文字引述,目的在说明:(1)黍及禾(粟)从甲骨文起即区分得很清楚,争论的双方在这一点上完全认识一致。(2)问题出在稷上,主张以稷为黍的,把稷归入黍一边,以稷为粟者,把稷列入禾粟一边。
(3)黍和禾粟各自还有其他的同义词、别称、类型称呼等,双方基本上也没有分歧。以下先就黍稷的历史作一些回顾。
二、 南北朝以前对黍稷的理解和现代对黍稷的理解为了尽量减少引经据典,现将北魏《齐民要术》以前古籍上对黍稷的注释举例归纳成表2。表2 北魏以前对黍和稷的解释朝代|作者|著作|主要解释战国|孟子门人|《孟子·滕文公》|“礼曰;诸侯助耕,以供粢盛。”
东汉·赵歧注:“粢,稷。”战国|——|《穆天子传》|“膜稷三十车。”
东晋·郭璞注:“稷,粢也。膜,未闻。”
西汉|戴圣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冬令,…首种不入。”东汉·郑玄注:“首种谓稷。”
西汉(?)|——|《尔雅·释草》|“粢,稷。”西汉·犍为舍人注:“粢,一名稷。
稷,粟也。今江东呼粟为稷也。”
东晋·郭璞注同。东汉|许慎|《说文》|“稷,穧也。”
“穧,稷也。”“穄,*[原字麻下加黍]也。”
“穧,穄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详见“种谷第三”:“谷,稷也,名粟。”
“黍穄第四”将黍穄同谷(稷)分开叙述从表2可见,在北魏以前,汉晋的注释家都释稷为粟,并无分歧。但是试看现代辞书中对黍稷的解释却迥然不同,变成了黍即是稷(表3)。
黍稷问题并不限于国内,近年来国外发表的论文中涉及黍稷的,也多有类似的纷歧(详后)。将表3同表2比较,可见在两汉时期认识一致的稷即粟,到了现代的工具辞书中,变成稷黍是同一作物了。
表3中1~8代表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辞书工具书,它们对稷的解释都一致,其根据也都相同,主要来自《本草纲目》(直接或间接的)。9~11这三种辞书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办法,即作黍解,不加判断,但都倾向于稷黍在前,稷粟在后。
表3现代辞书中对黍和稷的解释举例序|辞书名称|对黍稷的解释和主要根据1|《中国高等植物图谱》(第5册,1976,科学)| Panicum稷属Panicum miliaceum黍,稷,糜子Setaria italica 小米,粱,粟,谷子(据2)2|《经济植物学》(胡先骕著,1953,中华)|以稷为黍,称散穗型的黍为稷型;侧穗型的黍为黍型,密穗型的黍为穗黍型。主要据《本草纲目》3|《英汉拉丁植物名称》(1961年,科学)|Broom corn millet为黍,稷,学名P. miliaceum4|《植物名汇》(日)|以稷为黍,P. miliaceum据《本草纲目》5|《植物图鉴》(日)|以稷为黍,P. miliaceum据《本草纲目》6|旧《辞海》(中华,1939)|以稷为黍,P. miliaceum据《本草纲目》7|《当代汉英词典》|译稷为Panicle millet,相当于黍8|《英汉农业科技词典》(农业出版社,1976)|译Broom corn millet为黍,稷,学名为P. miliaceum9|新《辞海。
介绍"渤海王朝"的历史
公元7世纪末到10世纪中叶,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大片土地上,存在着一个强大繁盛的国家——渤海王国,这个被誊为“海东盛国”的国家,在史学界以“谜中王朝”而著称。
中外学者对渤海王国的兴趣特别大,这主要是因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延续的时间比中国周边任何非汉民族建立的王朝都长,其版图又包括东三省的东北部及前苏联海州一部分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二是它通过鸭绿江江口,渡日本海与日本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它在中国、日本与朝鲜的文化交流中起了中介的作用民然而,由于基本史料的缺乏,人们对渤海王国作了种种猜想:渤海王国的建立者是谁?王室是否朝鲜人?政权性怎样?它的都城在哪里?渤海王国的真面目何时才能显现在人们面前?等等。 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有些疑案解决了,有些谜迄今还罩着神秘密的面纱。
渤海王国的建立者究竟是谁呢?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没有解决的问题。唐武后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营州契丹李尽忠叛唐发难,趁此机会,被强迫移民到此地的渤海始祖东奔建立了震国;唐则天后圣历年间(697一699年),渤海王国建立。
但这个王国的创立者是谁呢?历来就有两种说法。《唐书·渤海传》把众所周知的大柞荣作为渤海王国的始祖;但在《新唐书·渤海传》中就复杂了,传说当时妹榻族酋长允四比羽以及大柞荣的父亲乞乞仲象一起逃出营州。
建立渤海王国的是乞乞仲象。这两种最基本的史料提出两种不同的说法,引起了学者们的争论。
日本的池内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一个折衷说法:《浙唐书·渤海传》中的乞乞仲象在后世没有另外庙把,根据这一点,似乎可以推断大柞荣和乞乞仲象是同一个人,乞乞仲象是建国前在营州所用的本名,大柞荣则为建国后所改的中国式的名字。可惜这一巧妙的解释井没有有力的史料作基础。
迄今为止,渤海的建国者到底是谁还没有定论,这样连始祖都不清楚的王国在历史上实在是罕见的。 渤海的建立者是哪个民族的人?这些是和渤海始祖之谜相联系着的一个谜。
〈唐书·渤海传》己载:渤海鞋朝大柞荣者,本高句丽别种也。”有朝鲜学者据此认为大柞荣是朝鲜人,建立渤海王国的是朝鲜民族,进而把渤海王国与朝鲜联系起来。
柳得恭在《渤海考》里就明确他说:“夫大氏者何人也?乃高句丽之人也。其所有之地何地也?乃高句丽之地也《新唐书·渤海传》的说法又不同:“渤海,本粟未韩朝,附高句丽者,姓大氏粟未蛛辐是隋唐时中国东北部蛛偶七部之一,居住在松花江流域,据此,则大柞荣便不是高句丽人,而是依附于高句丽的粟未轩朝族人了。
解放以后,随着考古文物发掘,结合文献记载,中国学者普遍主张并接受这一说法,姜守鹏《从古文献看渤海国族娄属问题》详细论述了“稣蝎主体是由肃慎抱一勿吉一革 未朝人演变而来的。这样,关于渤海王室源于朝鲜的说法便值得怀疑了。
从渤海工国建立者的族源之谜,又引出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渤海王室和朝鲜高句丽玉朝有血缘关系吗?一般论者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血缘关系,因为并无确切史料可以证明。 但仍有学者坚持认为,渤海的王室与高句丽王朝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1933年,日本白乌库吉在《关于渤海国》一文中指出,据史料记载,渤海致日本国书,几乎都写成:“高(句)丽王敬问……”渤海王也自称为高句丽后裔;查看管原道真《类聚国史》,就可以发现来往日本的渤海使臣大部分都待高句丽王室名,或中国式名字,而持满洲式名字的人极少。 论者推断,大柞荣象《旧唐书》所记的那样为高句丽人,构成渤海王室和上流社会中枢势力也是高句丽人,被统治者为妹革爿易人,渤海王国是高句丽遗民利用鞋榻族建立起来的。
如按这种假说,那么,渤海王国就可能是朝鲜移民在中国边境建立的一个国家了,这就势必引起中国唐朝与朝鲜高句丽时代的一系列历史疑案来。 1936年,稻叶岩吉提出过更奇特的说法,他认为韩蝎不是种族名,而是梵语m曲kh,意为“大人”,大炸荣和乞乞仲象都是女真的巨酋,以这个巨酋为中心建立的渤海国,不仅有女真人,而且包含了高句丽人,其统治阶级为女真人,而文化则全被高句丽人所独占。
于是,在探讨渤海王室同高句丽王朝关系时,渤海王国的政权性质问题就提了出来。解放前这个问题极少涉及,那时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渤海看成是朝鲜移民建立的一个国家;解放后,中国学者对此予以关注,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渤海王国是我国唐王朝辖属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杨昭全在《渤海是我国唐王 朝辖属的少数族地方政权见《求是学刊》1982.2)一文中从六个方面加以论证:①渤海是我国境内民族轩蝎建立的;②渤海的地域是我国领土;③渤海接受唐朝册封、受爵,并向唐朝贡;④渤海受唐管辖,其疆土为庙的行政建置;⑤官吏由唐朝任命,渤海国王子弟及一般人可以在唐做官;③唐文化广泛地传人渤海。 比 较起来,这种说法容易为人接受,但具体史实如何,还需要探讨。
渤海王园疆域到底有多大?历来就有不同说法,丁若铺《我邦疆域考》中讲:细地加以考订,鸟田好认为其边界应超越历来认。
云南省有哪些旅游景点喔
丽江天气是高原气候,早晚温差大温差在10度以上,一般是早晚厚外套或者羽绒衣(即使夏天也是),白天大多都阳光明媚(即使冬天也是)。
丽江的紫外线很强如果是爱美的人请带好护肤品。 一、吃 说实话,被各大旅游书籍记录的丽江小吃几乎没几样好吃的。
丽江粑粑就是没放料的烧饼,过桥米线也就是一碗鸡汤,其它就更不用说了,连纳西本地人大多都已经习惯接近川菜风味的改良后的纳西菜了,个人觉得在丽江算是美味的饭馆有新城象山市场的腊排骨和洋芋鸡,古城五一街上的有家餐厅的技术水平较稳定,尤其是他家的五香鸡翅、鱼香茄子、铁板豆腐、辣子鸡还不错,还有红烧猪脚更是好入味啊,详细的地址你可以进丽江自助游攻略网里看看。还有蜜饯铺和酱菜铺也很不错,路边摊的油炸土豆水煮蘑菇之类也可以一试。
至于满古城到处都在卖的牦牛肉干,你就只当普通牛肉干的价钱买就好了,一般一斤在十几二十块。 二、买 丽江主要的特产是普洱茶,银器玉石,木刻木雕,皮毛皮包,披肩围巾等手工制品。
普洱茶的功效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相对其它茶更温和,暖胃不伤胃,还可以降血脂,老人更宜饮普洱茶,因为普洱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丽江作为云南的重要交易地点,懂行的人买的两百块的普洱,在其它城市也值上千块了; 丽江古城到处都在卖的东巴卷烟都是假的,纳西本地的传统都是使用竹筒水烟抽旱烟丝。丽江古城到处在卖的皮毛基本上都是山猫和大狗的皮,不会有什么所谓的草狼草豹,但是作为装饰品仍然不错,视毛色可以砍价到100元--300元之内。
丽江古城自古就是银器玉石的交易集市,饰品不仅款式新颖而且价格低廉,一般十几二十块钱就能买,贵的也有近百上千的好货,一般即使在丽江,也根本没有99.9含量的纯银,最多92.5,所谓假一赔十这种话千万不要信,大部分店铺卖的银器你就只当几十块买个款式就好,这些特色款式虽然在丽江的价格相对便宜,但在其它城市也至少要翻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才能买到; 丽江的木匠大多采用杜鹃木进行雕刻,线雕一般五十到八十元,浮雕则视具体工艺和大小尺寸定价,一般在三四百块钱左右,店铺一般会报价八百到一千左右,比较有特色的有猎归图,战神优麻,大鹏鸟曲多,青蛙巴格等。 提示:几乎上述内容我们都找到了购物批发店或平价店,但仍然希望客人先去古城逛逛店铺砍砍价充分掌握市场行情,然后再我们带去买东西,这样才能体验到购物的快感哦~~购买纯银饰品、玉器翡翠、水晶宝石、高原药材等贵重物品时,无论是在多信任或者规模多大的店铺,都建议你去质量监督局进行检测。
即使是我自己买或者带客人去相熟的店里买这些,我们都推荐去监督局检测一下,因为放心购买才可以使自己在旅途中愉快。 三:玩 丽江周边主要的景区有被喻为冰川公园的玉龙雪山,无拘无束美丽原始的泸沽湖,湿地候鸟群聚的拉市海,穿越原始森林的茶马古道,空旷草原的香格里拉,未被征服的神山梅里雪山,丹霞地貌的千龟山,丰富植被生态的老君山,徒步圣地的虎跳峡,祖祖辈辈生活在一块巨石的石头村等等。
丽江的文艺演出主要有鲁班鲁饶、丽水金沙、纳西古乐、印象丽江;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酒歌等等。 建议来丽江不要参加什么丽江X日游,那样会跟赶鸭子似的,一点都没有游玩的乐趣了,即使你第一次来丽江玩,只要找到信任得过的客栈老板提供游玩建议也足够了,既省钱又好玩。
我们可组织四日路线左右的拼团名额。 建议不要骑马上雪山,建议即使要去三千米以上的高海拔景点,也必须在丽江游玩修整几天以便适应高原反应的过渡期。
不同季节适合玩不同的景点,我们会给你一些游玩建议的,丽江的自然风景很多,适合多次游玩,建议不要一次就想玩遍所有著名景点,一方面时间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如果遇到某个景点季节不对的时候去游玩它,反而会失去真正体验经典的乐趣,比如十月份的玉龙雪山经常被雾挡住,这时候你走马观花地玩一遍也照样没意思,那个季节需要天气大晴雪山才能玩得好。还不如先玩季节适合的景点,不适合的景点下次再来游玩,丽江吃喝玩乐可以搜索【丽江葵花宝典】,丽江自助游攻略可以搜索【丽江旅游知识问答】。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请抱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当地相对简陋的生活设施,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丽江周边虽然自然风光比较迷人,但是出行游玩仍然受天气变化以及个人喜好等因素影响,请适度做好一些心理准备为妙。
四、住 来丽江古城我有两个建议,一个就是不要跟团,一个就是不要住酒店或酒店式的客栈,因为你是来旅游而不是休养,你是来体验纳西特色,而非上海某个高级酒店。来丽江玩建议住在古城的客栈内,价钱相对低廉,但是享受到的民俗风情绝对超值,来丽江古城还住古城外的酒店那真是算白来丽江呢。
选择客栈应该选择吃饭购物便宜实惠又好玩的地方,而非选择四方街酒吧街附近,因为住宿需要的是闹中取静的地方。我认为客栈本身就是丽江古城的很重要的景点之一,如预订酒店或者酒店式的客栈会很没特色很乏味,会令你的丽江之行失去很多美好的体验及回忆。
丽江的客栈一。
有谁知道“粟”姓的起源,我要的是有模板的回答模板是:第一:有几
粟 ①姓纂:汉有治栗都尉,因官以为姓。
②姓氏考略:按治栗都尉,为治粟内吏之误,望出江陵。 ③魏志:有魏郡太守栗学。
④中国姓氏集:宋时有粟大用,字行之,武宣人,仕至南雄太守。 1。
历史名人: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 早年参加革命,一九二七年从共青团转为中国***党员,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一九二八年上井岗山。
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连、营、团、军、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一九三四年参加红军北上先遣队。失利后转战浙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任闽浙军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支队副司令,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师长政委、苏中军区和苏浙军区司令员、政委,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
他戎马生涯身经百战,指挥才能卓越,为人民解放事业战功卓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大将。 解放后历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政委等职。
是党的八大至十一大中央委员,十二大中顾委常委。又是全国人大二、四届常委、五届副委员长。
2。粟镇漧 粟应元 粟应彰 开祖:粟镇漧,原名乾,字健阳号开亿,生殁阙葬万寿都五甲山塘冲今名桑枣冲徐家塘左岸洲边乾山巽向碑记丈尺上齐骑仑下抵田边左右有壕四抵窖石为界。
配李:生殁阙,葬万寿都五甲洲边兴亿祖合冢,生子:应彰;应元;应臯一派祖:漧祖长子,粟应彰,字德铭,原明生殁阙,葬万寿都五甲洲边乾山巽向碑记。配苏,生殁阙,葬万寿都五甲洲边兴德祖合冢。
生子二:万缘;万益。次子:应元:字达科,生殁阙,葬万寿都五甲洲边乾山巽向碑记。
配马氏,生殁阙,葬万寿都五甲洲边与达祖合冢。 32。
湖南长沙 粟氏族谱 民国10年 32卷首 粟彬主修 江陵堂 木活字本 30册 30*17。5 派 02-后 始9-1 3。
长沙河东夹塘粟氏 谱称该族原籍江左,五代时有宦星沙者,后唐同光2年(925)始隶星沙籍。 宋真宗时,粟大用以神童官翰林学士。
迄元时聚居河东夹塘,人烟户口成大村落,遂更名粟夹家塘。元至治间陈张寇乱,加以辰蛮骚扰,人靡孑遗,族人迁徙者不知凡几。
独明乾公,讳暨,居塘右金凤山,故以乾公为始祖,以乾公子应字派为第一派。五世衍为友广、友善、友云三房。
清康熙38年(1699)始修族谱,乾隆7年(1742)、道光12年(1832)、同治11年(1872)、光绪28年(1902)续修,1921年六修。长房祠位于金山,二房祠位于金家垅,三房祠位于板石,总祠位于金凤山。
老派:应万宗祖友志文廷崇再允兴正逢子法维时显翼福庆长增。 新派:源钟泰运世业昌荣直大敦厚先德克承光华远荫恩瑞锡人。
该族名人粟龙山,记名提督补授甘肃宁夏镇总兵。粟戡时,湖南都督府外交司司长,著有《湖南反正追记》。
粟掞,著名书法家。粟一凡,工程力学专家。
武冈由斯桥粟氏 始迁祖受公,江陵人,明初徙武冈南关外。 会同粟氏 该族衍自江陵,后迁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东方厢柑子坪。
元初年间顺朝公以武进士镇楚之南寇,殁于王事,子孙遂居辰州。至明洪武18年(1385),通魁公徙居会同高溶村。
长子总会公世居于此;次子总全公又徙城东之清溪小坡旧寨。 五世克元、克先二公再徙龙塘。
族谱始修于清乾隆19年(1757),嘉庆11年(1806)、咸丰4(1854)、光绪18年(1892)续修。 会同粟氏 始祖传诏公,原籍江南凤阳,其子富国于宋绍熙元年(1190)徙居黔阳托口,四代孙朝渊、朝仪、朝宗先后迁居会同。
邵阳大湾冲粟氏 始迁祖仲库公,明洪武8年(1375)携子元进、元达、元述,自江西迁邵阳小南路,卜籍大湾冲。清道光12年(1832)三房合谱。
宗祠原建于大蒲塘,后移建牛厂坪。族人分布在义胜乡第五、六、七、八、十一保,东乡之仁风、黑田铺之贤田村等地。
至1948年,已传32代,男女丁口约万余人。 溆浦粟家村粟氏 始迁祖天崇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元至正时迁来。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明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2、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3、规则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成文规则;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如风俗——不成文规则。
※4、规则的作用:规则不是为约束、控制人的行为,而是为了人们能够有序、安全、健康地生活。规则表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效率。
同时,在规则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公平公正。 5、成克杰在当官期间(人大副委员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
法庭认定成克杰的行为解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已构成受贿罪,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的全部财产。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谁触犯了法律,无论地位多高,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6、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 7、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8、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秩序。 9、许多规则都 源于生活并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马路和人行横道的出现、斑马线的产生,说明规则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个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是人们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制定出来的。)
10、当新情况出现时就需要制定新规则。 太空交通规则的出现说明任何规则的出现都是有理由的。
制定适用于太空社会的新法规,是现代空间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考虑新的规则,即使在太空这样一个与人们非常遥远的空间,也应该对它有所规范,保证它的正常秩序。
※11、我们是规则的遵守者,又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规则。
(如班规的制定) 12、社会大众有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利和途径、政府选择消费者代表的过程。说明规则的出现产生于问题,应用于现实。
它不是为约束、控制人的行为,而是为了人们能够有序、安全、健康、舒适地生活。 ※13、在我国,重要的法律都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全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第二课 ※13、每个公民(包括未成年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生命健康权(最基本的权利)、受教育权、被监护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著作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等,所有权利都要按照规则,依法行使。 14、保护公民权利的法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宪法——根本大法,规定和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或民法通则——也有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规定和保护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或义务教育法——保护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或教育法——保护受教育权 ※15、未成年人的应尽的义务: (1)在家义务: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勤劳俭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服、洗碗、拖地等; (2)在校义务:受教育、努力学习、团结友爱、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等; (3)在社区的义务: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
16、只有人人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许多义务是规则赋予我们的责任。 17、有关义务的规则,体现为成文的规章、法律,也体现为日常的道德规范。
18、无论在家庭,在学校,在任何地方,我们都是社会的成员。我们在充分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忠实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义务。
19、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规则,也没有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规则。 ※20、在规则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是我们自由成长的保证。
※21、自由总要以规则作为前提和保障。 ※22、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人类社会中,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个人的自由只能是在规定的范围内的自由。
规则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以保证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 23、P49欧洲交通故障的事件说明如果不按规则行事,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自由就更无从谈起。
从本质上说,规则的出现和制定是为了社会运行更有序、更公平、更合理,人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而不是约束人的自由。 24、社会越发展,越进步,规则越完善、越细致。
如穿衣带帽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影响了市容和国家形象,就另当别论了。 第三课 22、为了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国家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建立起提供救助和补贴的制度,叫做社会保障制度。
※23、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救济(贫困地区和贫困居民)、社会福利(各类残疾人和生活无保障人员,如无人抚养的儿童或无人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