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要引用临江仙 杨慎
杨慎
杨慎(汉语拼音:Yɑnɡ Shen,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博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新都(今属四川)人。父廷和曾官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杨慎少聪颖,有才名。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卒于戍地。
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其诗现存约2,300首,所写内容极其广泛,凡抒怀、叙事、写景均有佳篇。特别是谪戍云南后所写的寄内、怀乡及描写云南风光的作品,或情真意切,深婉感人,如《江陵别内》、《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等;或笔致细腻,刻画入微,如《龙关歌》。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长处,形成自己“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例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描绘山川风情,颇得乐府遗韵。其《垂柳篇》深具初唐风范。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缀4句送行语,构思新颖,别致清新。

徐光启
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其词于明代堪称大家,为明代词坛上的代表作家。如〔浪淘沙〕“春梦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传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汉杂事祕辛》事皆淫艳而言辞端雅,不见鄙秽。《新都县八阵图记》、《碧峣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还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
杨慎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的杂著,数量颇多,涉及面极广。如《丹铅总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诗话》、《词品》、《书品》、《画品》、《大书索引》、《金石古文》、《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奇字韵》、《希姓录》、《石鼓文音释》等,还有《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地方志及史料。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之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然而,因他久居云南,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
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除诗文外,杂著多达百余种。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为298种。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称《升庵全集》)。其杂著合集另有明焦竑所辑《升庵外集》100卷,明杨金吾所辑《升庵遗集》26卷。词、散曲、弹词另辑有《升庵长短句》3卷、《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
“杨慎7515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