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上就进行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了,我期末考试才考了全校第22.这次我想考第一,我要怎样去学习?

火烧 2022-08-16 10:41:00 1074
马上就进行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了,我期末考试才考了全校第22.这次我想考第一,我要怎样去学习? 马上就进行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了,我期末考试才考了全校第22.这次我想考第一,我要怎样去学习?英语还算简

马上就进行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了,我期末考试才考了全校第22.这次我想考第一,我要怎样去学习?  

马上就进行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了,我期末考试才考了全校第22.这次我想考第一,我要怎样去学习?

英语还算简单,单词课文要很熟,语法的话要记牢,记到什么地步,记到你连教别人都可以很顺口地说了出来。(我勉强做到这一步)
数学是题海战术。(我们班有个女生,她数学总是在95附近,初二上学期抽考,龙岗区第三。)
语文要靠你自己的理解,多去感悟生活,多去看名著,就会慢慢提高了(名著一般都是前面很无聊的,后面才好看。而且它的道理很深刻,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在此推荐:《约翰·克里斯托夫》罗曼·罗兰著)。
历史说白了,就是背。(我们就是因为背,死死地背,于是历史经常考90以上。只是还要努力去关注电视里的新闻,因为有可能会考到。我们初一就中枪了。要牢记地理,如果有地理的话。)
科学的话,这个勉强不来的,只不过它的题型很经典,找几个书中比较重点的弄懂,还有常识也要记。
暂时就这么多,有问题再追问吧。

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的历史主要考那些?

1课 隋文帝和大运河 2可3可统治措施
4可科举制创立 影响 和作用
我不一一说了,后面你自己总结吧,好好背就行了 祝你成功!

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作文题目猜测

那一天属于你

请问,谁有初一下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卷?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学月月考试卷(150分)
班级: 姓名: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A卷100分)
一、选择题。(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确凿zuò 叮嘱zhǔ 讪笑shàn 瞬息shùn
B. 菜畦qí 脑髓suǐ 骊歌lí 嫉妒jí
C. 军帖(tiě) 蝉蜕tuō 攒动zǎn 肿胀zhǒng zhàng
D. 骇人hài 沮丧zǔ 踱(duó)步 机杼(shū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懊诲 竹筛 缘由 花坛 B、耻笑 廊簷 包袱 栅栏
C、简陋 狂谰 湖泊 忌妒 D、忧郁 瞬息 沮丧 屏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军训,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B.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D.不管他们在工作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成绩是主要的。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C.《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
D.《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城南旧事》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这是千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我们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6.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高山之巅(山顶) 踱来踱去(慢慢的走) 亘古(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延续)
B.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水开) 木屐(鞋)
C.来历不明(历史) 来势汹汹(洪水汹涌) 军帖(字帖)
D.卷卷有爷名(父亲) 诧异(惊奇) 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象一阵烟似的窜出来,空气里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这是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认识一种虫,名曰: “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B.“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D.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没来上学。
9.读下列诗句,选出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余闻之∕也久。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用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正确的语序是( )(2分)
(1)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被水完全被封住。
(2)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
(3)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破裂声。
(4)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
(5)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至于完全结冰。
(6)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
A.(2)(3)(5)(6)(1)(4) B. (2)(5)(6)(3)(1)(4)
C.(2)(5)(6)(1)(3)(4) D. (2)(3)(1)(5)(6)(4)
二、默写填空(8分)
1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1分)
12.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1分)
1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心急! :(2分)
14.《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描绘月夜清朗秀美的诗句是:(2分)“ , ”。
1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古往今来有无数人吟诵它,请写出你积累的关于黄河的名句:(2分)
“ , 。”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孃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6.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
(1) 赏赐百千强( ) (2) 策勋十二转( )
(3) 稍稍宾客其父( ) (4) 不能称前时之闻( )
17.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对镜帖花黄 B.项为之强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泯然众人矣
18.从乙段文字中,按提示将下列型别的句子各选一句。(2分)
(1)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翻译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分)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分)
B卷(5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①,而目不知,乌在②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
客有任③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也,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不若己。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注释:①黑子:黑痣 ②乌在:何在 ③任:信任
21.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1)于: (2)假: (3)恶: (4)匿:
22. “鲜当意也”一句中的“鲜”字应读 (音),它的意思是 。请写出带有这个字的成语 。(3分)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

(2)泰然谓美不若己。
24.我们的眼睛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原文) 。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二、 现代文阅读
(一)(14分)
(1)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2)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公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4)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开启监狱大门的钥匙。……
(5)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5. 划线句子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 。(2分)
26. 写出能表达小弗郎士心情变化的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
( )——( )——( )
27. 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⑴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这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弗朗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8. 怎么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开启监狱大门的钥匙”?(3分)
(二)十八英里的惩罚 (14分)
我成长在西班牙南部一个叫伊斯蒂普纳的小社群里。1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说我可以开车载他到一个叫米加斯的村庄,大概18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然后我需要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去加油。那时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用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开车把父亲送到了米加斯,说好下午4点再来接他,然后我去了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把车放在了那里。因为我还有好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我决定去加油站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然而,我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节当中了,以至于忘了时间。当最后一部影片结束时,我看了看表,下午6点。我迟到了整整两小时!
我想父亲如果知道我一直在看电影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他肯定不会再让我开车了。我决定告诉他车出了一些毛病,需要修理,可是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然后,我把车开到我们约定的地点,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地等待着。我首先为我的迟到道了歉,再告诉他我本来是想尽可能快地过来的,但这辆车的一些主要部件出了毛病。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
“对于你认为你必须对我撒谎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失望,杰森。”
“啊,你说什么呀?我讲的全是实话。”
父亲又一次看了我一眼。“当你没有按时出现的时候,我就打电话给加油站问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告诉我你一直没有过去取车。所以,你瞧,我知道车根本没有任何毛病。”一阵负罪感顿时袭遍了我的全身,我无力地承认了我去看电影的事实以及迟到的真正原因。父亲专心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
“我很生气,不是对你,而是对我自己。你看,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一个父亲其实是很失败的,如果这么多年来你依然感觉你必须对我撒谎的话。我很失败是因为我养了一个甚至不能跟他的父亲说真话的儿子。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对我这些年做错的一些事情进行谴责。”
“但是父亲,从这儿回家有整整18英里。天已经黑了,你不能走回去。”
我的抗议,我的道歉,以及我的后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徒劳的。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要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父亲开始沿着尘土弥漫的道路行走。我迅速跳上车并紧紧地跟着他,希望他可以发发善心停下来。我一路上都在祈祷,告诉他我是多么地难过和抱歉,但是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著,思索著,脸上写满了痛苦。整整18英里的行程,我一直跟着他,时速大约为5英里。
看着父亲遭受如此肉体上和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是我所面对过的最令人难过和痛苦的经历。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自此,我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谎。
29. 作者当时产生“负罪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0. “我”想让父亲坐上车,减除步行的劳累,是为他好,为什么作者却说成是“希望他可以发发善心”?(2分)

31. 找出文中能够反映出父亲当时心情的句子。(2分)
32.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 (4分)

33.我不得不让父亲走在车外,并将要学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课”,为什么说是最痛苦的一课?(3分)

三. 语言的实际运用(12分)
3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主要内容(不超过28字,共4分)
从今日上午9时到下午1时30分,成都七中、八中等42所城区学校约2万多名学生将陆续从所在学校出发,他们将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的要求,在下午1时30分前,步行到达成都体育中心,参加在该处举行的成都市首届初中生综合运动会。二环路的17所学校约4000名学生则乘车前往。学生如此大规模地在集中的时间内出行,在成都市还是第一次。市教育局对此表示,让学生步行参加运动会是为了倡导学生加强日常锻炼。
35.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唐娜上完体育课,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了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呢!”唐娜不好意思的笑了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前方的垃圾筐。
(1)张敏的言外之意是: 。
(2)唐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
36.名著是指导我们人生的好教材,从你所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本),简要制作一张名著推荐卡。(4分)
书名:
作者:
推荐理由:

四、作文(60)
20.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选一题。
(1)走近书籍,我们丰富了知识,受到精神上的薰陶;走近自然我们学会了平等,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走近生活我们收获了感动,受到心灵上的震撼;走近名人,我们穿越了时空,受到了灵魂上的洗礼……
请以“走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2)《 触动我的心灵》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D C B A D B
二.默写填空(8分)
11.略.12.略13. 略1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15.略.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16.(1)有余(2)记(3)“当做宾客”或“以宾客之礼相待”(4)相称17.D
18. 对偶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或“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排比句:爷孃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19.翻译略。20.作文略.
B卷21.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比(2)借(3)厌恶(4)偷偷地22.xiǎn,少,鲜为人知。23.(1)眼睛能看清楚的物体,但看不清自己的面貌 。(2)心安理得地认为最漂亮的只有自己。24. 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人要有自知之明,人需要别人的批评,使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一)(14分)25.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26.平静 难过 气愤 27.⑴ 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⑵ 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⑶ 小弗朗士的联想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28.亡国了,当奴隶了,如果牢记了自己的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起爱国之心,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好象拿着一把开启监狱大门的钥匙。”(三)29、“我”的粗心和父亲的关心所形成的“爱”的落差深深地刺痛了“我”30.父亲减轻身体上的劳累可以让“我”受惩罚的内心减少些自责。31.父亲专心地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著,思索著,脸上写满了痛苦。32、严于律己,严格教子,有责任感。32、“我”亲眼看着父亲遭受肉体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我”也因撒谎而饱受煎熬,这比肉体上的惩罚更为痛苦。三.语言的实际运用(12分)34.城区两万名中学生步行到体育馆参加首届中学生综合运动。35.(1)你只讲究个人卫生,而不注重环境卫生。(2)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改正的。36.略

我现在刚上初三下学期,马上面临本学期第一次月考,这次考试我们是第一次开卷考政治历史,请教下怎么复习

1先看一遍课本,要快,快速浏览,记不住也没关系,有个大体印象2按目录记住目录,记住纲领,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3 找出重点,以及可能的考点(老师常讲的强调的)加强记忆,然后重复23步。最后几天再最后一遍重复过程123。

初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人教版的)

这是我上初一时一点点积累的,您慢慢看~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方案:
一、 所有同学必须掌握的内容:
1、选择题部分:学检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测评、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二所有选择题
2、材料题部分:下发《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上的11道大题
二、程度较好的同学能力拓展(每天覆习两课,完成下发习题):1-22课
学习程式:看书 背诵 默写 家长抽查
(6月6日)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隋朝:
1、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2、 统一: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 治世局面:隋文帝——开皇之治。
4、 隋炀帝的统治: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和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作用: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A、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秦汉) B、发展繁荣的时期 C、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D、衰落时期(明清)
2、古人云:“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指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隋朝大运河
3、大运河开通的历史背景(或历史条件)是
①国家统一 ②社会安定 ③经济发展 ④人民努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隋朝大运河堪称古代世界之最,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政权 B、方便隋炀帝巡游江南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边防,消灭南方割据势力
6、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三、背《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第一题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唐朝
1、 建立:李渊,定都
2、 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的治世局面
(1)原因 皇帝:勤于政事
吸取隋亡教训,确立治国思想:大臣:廉洁奉公
(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
治国政策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 、
教育:完善科举、扩充国学
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3、“政启开元,治巨集贞观”:武则天统治时的局面,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重大举措的是: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 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的直接目的是:A、巩固统治 B、减轻人民负担 C、提高办事效率 D、加强中央集权
3、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B、必须善于用人和纳谏
C、必须实行科举制 D、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4、后人对武则天的统治基本给予肯定,称她“政启开元,治巨集贞观”,这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视农业的发展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三、背《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第二题
完成时间: 分钟 家长抽查背诵:掌握100% □ 掌握90% □ 签字:
学习日期: 月 日
学习程式:看书 背诵 默写 家长抽查
(6月7日)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盛世局面
(1)原因
①稳定政局②任用贤才:姚崇。③重视地方吏治。④崇尚节俭。⑤民族政策开明 ⑥完善科举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农业
(1) 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2)耕作方式:南方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水稻,(3)饮茶之风盛行。
⑷生产工具制成曲辕犁和筒车(分别用于灌溉和耕作)
手工业
(1)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超。(2)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是重要代表。
商业
(1)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2)长安城内分市和坊,住宅区称坊,商业区称市,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繁荣景象出现在
A、隋文帝统治时 B、唐太宗统治时 C、武则天统治时 D、唐玄宗统治时
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
3、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前往长安的“市”中采购商品,不可能买到
A、茶叶 B、指南针 C、唐三彩 D、青瓷
4、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下列哪些现象是可以看到的
①耕地使用曲辕犁 ②灌溉使用翻车 ③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 ④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⑤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⑥普遍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1、创立:隋朝
背景:魏晋以来,门第是选官主要依据。
2、建立与完善的过程:
①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官。
②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开始诞生。
③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规模
④武则天时,首创了殿试和武举。
⑤唐玄宗:重考诗赋
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为重要。
(3)评价:
1)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统治基础。
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4)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随着时间的推移,束缚了思想。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关于科举选官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选官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3、关于科举制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没有家庭背景不能做官的局面 B、国家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 D、禁止高门权贵的子弟入朝为官
4、关于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
C、开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5、科举制通过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从本质上说是为了:
A、创设新的制度 B、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C、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6、唐朝的下列皇帝中,比较重视科举的不包括: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下列关于唐代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代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B、唐太宗扩大了国学的规模
C、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考试命题主要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8、唐朝时期,导致士人用功读书,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推动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经济高度繁荣的必然结果 D、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
9、“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仕 D、勤政爱民
趣味题:*唐朝诗人孟郊参加科举考试,经几度落榜后,年近半百终于金榜题名,不禁意气风发,写下“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朝看尽长安花”的诗句。孟郊的故事反映了下列哪几种现象?
A.“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B.“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D.“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E.“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完成时间: 分钟 家长抽查背诵:掌握100% □ 掌握90% □ 签字:
学习日期: 月 日
学习程式:看书 背诵 默写 家长抽查
(6月8日)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1、唐朝的民族政策:
2、表现:
(1)西域: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吐蕃:①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并定都逻些。
②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作用是
③把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首领是:
A、松赞干布 B、怀仁可汗 C、 渤海郡王 D、颉利可汗
2、“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靺鞨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3、著名的歌唱家柴旦卓玛是藏族歌手,你知道藏族的祖先是:
A、回纥(维吾尔族) B、吐蕃 C、六诏居民(彝族和白族) D、突厥
4、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接受了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5、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为一家
C、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6、下列哪项不是隋唐两朝的相同点:
A、初期统治者采取较开明的统治政策 B、经济由发展、繁荣而遭到破坏
C、重视发展同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 D、被农民战争直接推翻
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开明 B、开放 C、歧视 D、崇敬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1、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主要表现:
(1)与日本 ①遣唐使:隋朝时,已有遣隋使来华,唐朝时人数增多。他们回国后依照唐制进行了改革。
②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悉心传播唐文化。
(2)与新罗: ①新罗派留学生和使节来唐朝学习,并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了科举制。
② 新罗物产居唐进口首位。
(3)玄奘西游: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前往天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并著成《大唐西域记》。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唐朝时期,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2

阳江一中2014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这个可能不会有人给你

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作文可能出的型别

半命题

马上就进行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了,我期末考试才考了全校第22.这次我想考第一,我要怎样去学习?

2016年度五河三中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单

找到市的查询分数网站!输入自己的考生号,座位号或者密码,就能得到分数!或者释出成绩的隔天学校就会通知你来领成绩单!

大学期末考试难吗?都怎么出呢?第一次考试,有点怕。

不用太过担心,保持正常心态就可以了,没你想的那么难,比高中的期末考试简单多了,基本上只要是上课听了,期末复习复习也就差不多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