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启功的故事 啓功最推崇的書法家,字寫得無半點火氣
啓功最推崇的書法家,字寫得無半點火氣
憨山大師書法
靈動
憨山,法名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縣古蔡淺人(今安徽和縣綽廟先鋒村)。俗姓蔡,生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師幼結佛緣,十二歲尋佛金陵報恩寺,十九歲削髮爲僧,尤其歷經千辛萬苦重修南華寺,影響深遠,被譽爲中興祖庭宗師。
啓功對憨山大師的書法有過很多評價,其中有一首詩寫道:“憨山清後破山明,五百年來見幾曾。筆法晉唐原莫二,當機文董不如僧。”
憨山《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 ,此本內容爲性理修養之說,涉佛教。寫法上本於王字,不少字的結字與《聖教》相類。然取勢用 筆頗有自己特色,與明末書家喜一筆順勢帶下,連綿不斷的行草寫法迥然有別。
此本總體的特點是靜穆而不乏靈動,端穩而不乏妍美。取行楷法,字字獨立以倚側引勢,以大小錯落取得變化,以粗細輕重顯現節奏。舒展處盡展其勢,內斂處不乏其韻。
全篇章法總有若干重字以醒目,若干輕字顯靈動,通篇取左低右高側勢,款款書來極爲自然,一如一股清泉從山間緩緩而下,絕少火氣和鼓譟之氣,讀來如行雲流水一般,既有古意又有時趣,古意者取大王儒雅的神韻,時趣者,用小王內擫筆法圓轉引帶,以消泯火氣,不過分追求轉折頓挫的變化,因而顯得嫵媚,當然個別筆畫也會顯得不很硬朗而有些飄浮。

從其取法的角度看,憨山悟性極高,有聰慧之氣,所以他的作品前人的影子不多,自己的個性不少,有時還善於在個別點畫中以隸意出之,這在妍美的風格上摻和進了一點古拙的意味。
- 上一篇
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来表达 为什么别人更我说话时我都要在心里先说一遍,但是我为什么该说不怎么会说话?总是有话说不清楚?
为什么别人更我说话时我都要在心里先说一遍,但是我为什么该说不怎么会说话?总是有话说不清楚? 为什么别人更我说话时我都要在心里先说一遍,但是我为什么该说不怎么会说话?总是有话说不清楚?会在心里说一遍是有
- 下一篇
雍正年羹尧怎么死的 雍正王朝:赐死年羹尧,雍正皇帝为何非得派李卫去?!
雍正王朝:赐死年羹尧,雍正皇帝为何非得派李卫去? 导读:《雍正王朝》中,除了有皇帝、皇子、朝臣之间的相互争斗,还有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内斗演绎。皇四子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以后,除了要面对廉亲王胤禩为代表